帖子主题:爱沙尼亚二战电影《1944》震撼来袭(上):德军爱沙尼亚籍志愿兵大战苏军坦克
共 61114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爱沙尼亚二战电影《1944》震撼来袭(上):德军爱沙尼亚籍志愿兵大战苏军坦克
共 61114 个阅读者
最近在网上偶然发现一部爱沙尼亚今年才上映的二战电影,名字叫做“1944”。影片讲述东线1944年的战事中,被征召的爱沙尼亚人在苏德双方阵营中厮杀的故事。影片前半部是以德军阵营的视角讲述的,而后半部分是以苏军阵营的视角讲述的。本片有两个男主角,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
先来一张电影海报
由于图片众多,这一贴只先简要讲述电影前半部分的内容。在本片前半部分出现的男主角(1号/德军阵营)似乎是个军官,为了方便记忆和辨别,在本贴中称之为”队长“。
影片一开始就是德军爱沙尼亚籍志愿兵阵地遭受苏军炮击的场景
队长在苏军炮击下显的有些深沉
苏军炮击即将结束,爱沙尼亚籍德军开始在战壕部署战位
苏军T-34坦克开始冲下土坡,坦克后面跟着苏联步兵
战斗打响
此次惨烈的战斗最终以爱沙尼亚籍德军的胜利而告终
战斗结束后,队长心情沉重
晚上战壕里又来了两个爱沙尼亚籍新兵
队长教他们武器如何正确使用和在战场上的注意事项
一切事情处理好后,队长开始给他的妻子写家信
信写的可真不少
晚上商讨进攻战术
夜晚向苏军阵地隐蔽前进
白天在苏军阵地旁突然发起进攻
上面来人进行视察
无事时在战壕里喝酒消遣
战场看似很平静,但一个战友把头伸出战壕后、被苏联狙击手当场爆头
大家都震惊不已
战局继续恶化,爱沙尼亚籍德军被迫放弃阵地、开始向西撤退,路途中遇到许多向西撤离的爱沙尼亚难民
爱沙尼亚游击队向爱沙尼亚籍德军要了许多武器
难民们累的疲惫不堪
这时天空中飞来了两架苏军的伊尔2装甲攻击机
难民们注意到了苏联攻击机的到来
攻击机开始降低高度飞了过来
爱沙尼亚籍德军开始四散寻找隐蔽
难民们开始四散逃跑
苏联攻击机开始向难民扫射并投掷炸弹
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还傻乎乎的站在那里
一个爱沙尼亚籍德军士兵试图救小女孩,但被苏联攻击机当场打死
苏联攻击机绕了一个圈又回来了
这次队长去救、侥幸成功了
队长把卡车让给了难民
现在战友们只能徒步向西撤退了
爱沙尼亚籍德军开始在新的防线上挖掘阵地
爱沙尼亚当地人送来了食物
好日子总是不长久 ,苏联坦克又来了
注意,此时男主角(2号/苏军阵营)跟着苏联坦克发起了进攻
队长还在拼命射击,但MG42机枪对T-34坦克毫无杀伤力
队长最终被男主角(2号)用波波沙冲锋枪给打死了
打到最后,听到对方的语言后、双方才发现原来双方都是爱沙尼亚人,双方停止了交火
爱沙尼亚籍德军主动撤离了
男主角(2号)在队长尸体的衣服上发现了一封家信,然后他收了起来
电影上半部分到此结束,此时电影的视角由德军的队长转换到苏军的男主角身上,电影的下半部分,他将带着这封家书找到队长的妻子,然后又发生了一些事。
在此上传几张电影下半部分剧情发展的电影截图
爱沙尼亚二战电影《1944》中的女声插曲
占位标签-勿删!!
这些垃圾国家现在为了黑苏军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德国纳粹都成了好人了。。。
看看乌克兰。。。什么玩意。
辱没祖宗。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我觉得这个片子和《卡廷惨案》一样,是自家历史上丢人的故事;换我都不好意思拍。
举个例子:电影《鸣梁海战》,棒子国小水师狠狠埋伏倭瓜国一顿,赏了小鬼子一顿脆的。
小鬼子这个国家出名的脸皮厚,但是也没敢臭不要脸把这个电影拍出来告状,博同情。
反倒是大波波和爱沙尼亚两家,干了不要脸的事儿,被人家敲打一顿整舒服了;战场上打不过,拍个电影换眼泪博同情。
《卡廷惨案》发生地点是俄、波两国数百年反复争夺的地盘,在二战前夕,俄军再次击败波兰。当时国际环境风雨飘摇,必须急速稳定占领区;对面不仅仅是凶恶的纳粹,还有庞大的西欧阵营;旁边还有刚刚让自己重伤未愈的北欧。按照苏维埃传统规定,反抗军领导人都必须押送到西伯利亚劳动营改造到死;相比较而言,其实枪决更仁慈一些。不了解苏维埃、不了解两国百年恩怨,更不了解欧洲烽火的人,断章取义的去用所谓“人文关怀”角度判定苏维埃凶狠无耻的那些可怜‘不明真相围观群众’实际上是被电影忽悠了。
本电影《1944》呢??已经是二战后期了,不顺天而行也就罢了,偏要逆势而,把屁股放在被埋葬的纳粹。这事儿,难道就不觉得丢人吗??
作为斯拉夫人,站在种族歧视分子的立场上,甘当伪军为歧视自己的反动分子当狗腿子,这事儿,难道就不觉丢人吗??
最后,一个民族一半当共军,一半当伪军;炸战场上死掐;这事儿难道就不觉得丢人吗?
干了这么丢人的事儿,发生也就罢了;居然还好意思拍摄出来。真不知道他们脑子是怎么长得。
占位标签-勿删!!
你的意思是,苏军阵营男主角先杀了队长、然后再上他老婆?额,我发了一个下半段剧情的帖子,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不过2号到最后也死了。
占位标签-勿删!!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想把话题迁扯到政治上,谈论本片的武器装备和拍摄效果不是更好吗,希望大家以军事的角度讨论本帖,而不要过多的迁扯到政治。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我觉得这个片子和《卡廷惨案》一样,是自家历史上丢人的故事;换我都不好意思拍。
举个例子:电影《鸣梁海战》,棒子国小水师狠狠埋伏倭瓜国一顿,赏了小鬼子一顿脆的。
小鬼子这个国家出名的脸皮厚,但是也没敢臭不要脸把这个电影拍出来告状,博同情。
反倒是大波波和爱沙尼亚两家,干了不要脸的事儿,被人家敲打一顿整舒服了;战场上打不过,拍个电影换眼泪博同情。
《卡廷惨案》发生地点是俄、波两国数百年反复争夺的地盘,在二战前夕,俄军再次击败波兰。当时国际环境风雨飘摇,必须急速稳定占领区;对面不仅仅是凶恶的纳粹,还有庞大的西欧阵营;旁边还有刚刚让自己重伤未愈的北欧。按照苏维埃传统规定,反抗军领导人都必须押送到西伯利亚劳动营改造到死;相比较而言,其实枪决更仁慈一些。不了解苏维埃、不了解两国百年恩怨,更不了解欧洲烽火的人,断章取义的去用所谓“人文关怀”角度判定苏维埃凶狠无耻的那些可怜‘不明真相围观群众’实际上是被电影忽悠了。
本电影《1944》呢??已经是二战后期了,不顺天而行也就罢了,偏要逆势而,把屁股放在被埋葬的纳粹。这事儿,难道就不觉得丢人吗??
作为斯拉夫人,站在种族歧视分子的立场上,甘当伪军为歧视自己的反动分子当狗腿子,这事儿,难道就不觉丢人吗??
最后,一个民族一半当共军,一半当伪军;炸战场上死掐;这事儿难道就不觉得丢人吗?
干了这么丢人的事儿,发生也就罢了;居然还好意思拍摄出来。真不知道他们脑子是怎么长得。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投靠美国?小国打内战,像伊拉克乌克兰,大国像苏联,分裂了还要搞你,不搞惨你不罢休!别拿韩日说事,韩日是第一批投靠美国的,并且人家也争气,日韩把军事指挥权都给美国了,另外,美国没钱时日本能把20年的积蓄全给美国,看看广场协定。韩国在美国打越南时帮忙阵亡上万人,国内美军基地几十个,美爹说啥就是啥。现在去投靠美国,你拿什么和日韩比?菲律宾投靠美国更早,自己不争气,美国会去帮他?所以说想要投靠美国1,对内要压榨,把好处给美国。2,美国想打谁无条件支持,自带干粮武器和炮灰。3,核武,远程都要裁掉,老大看着不爽。4,自己努力,养好自己时帮老大养些国民。5,金融一定要交给美国弄,你们这帮小弟不会玩这类高端的,说白了,问你拿钱时省得通知你了。6,战略储备你把钱给美国,美国帮你弄。啥,没钱,你这穷鬼,爱干嘛干嘛,老子懒得理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乌克兰和俄罗斯在沙皇俄国就存在的矛盾你非要按二战的阵营来区分?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吞并的时候是自愿的吗?纳粹德国打进苏联的时候确实被他们当成救星来着,与正义,意识形态都无关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先说大局,3楼这样说并不是他是什么粉。而是他属于正义阵营的,二战就两个阵营,我们也是属于正义阵营的国家。3楼不是在维护俄罗斯而是在维护正义阵营的合法性。反而你却典型的分不清事实为敌人招魂,邪恶阵营就德日意为主。还有俄罗斯有几十个不同的名族组成的,所以乌克兰绝对不可能是俄罗斯的祖宗
占位标签-勿删!!
其实二战中,好多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国家都是被苏联逼向德国的,比如芬兰!苏联为了防御德国的进攻,吞并了中欧北欧很多国家或地区。他们直到苏联解体才独立…而这些小国为了独立而依靠德国,说实话我们也不能过多的责怪他们!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