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2015温暖老兵---徐州团队在行动
共 17210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2015温暖老兵---徐州团队在行动
共 17210 个阅读者
羊年伊始,零下6度是低温也没能阻止铁血老兵徐州援助团志愿者的脚步。
2月8日,天气晴朗,铁血老兵徐州援助团携手骊影车队和幸福9号的志愿者一起看望老兵蓝红安老人、王振山老人、陈玉新老人和董志刚四位老人。
一大早,徐州铁血老兵援助团“领头羊”李春民和志愿者在商量行动细节。
骊影车队整齐划一的坐骑。
穿着统一的服装的车友,等待出发。
中间的志愿者身着龙牙极地防寒服,甚是抢眼。
徐州援助团携手的2家团体共三十余人,上至70多岁的志愿者下至6岁的孩子在集合等待出发。
第一站来到老人蓝洪安家。
九十多岁的蓝老精神矍铄,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风范。
蓝老是黄埔军校16期学员,后至瑞金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为黄埔军校17-19期教员。1941年入第五军96师,次年春加入远征,2周后从高黎贡山回国。解放后,在监狱呆了17年,1975年被特赦。现为徐州民革党员。
老人兴致勃勃和我们聊起峥嵘岁月。
卧室里以前没有发现的老人年轻时的夫妻合影。
黄埔同学会的珍贵合影。
部分志愿者的合影。
接着我们驱车来到了离市区30公里外的柳新看望王振山老人。
壮观的摩托车队。
老人知道我们来特意换上“制服” 和围巾。今天的老人特别开心,精神状态比上次见到要好很多,愿老人永远是好状态。
94岁的王振山老人身体硬朗,由于战争腿已经萎缩,听力有些障碍,说起话来反应相对迟缓。和王振山老人交流,能从他铿锵有力的言语、笃定的眼神中读出一位老兵的风采。
老兵王振山十七岁的时候就参军了,参加过抗日战争,他所在的国民政府革命委员会苏北交通工作队还有一个别名是“铁路破坏队”,主要任务就是在徐州破坏经过此地的日军火车,阻止日军继续向西、南两个方向运送人员与物资。
老人的院子能站下很多人,大家合影。
6岁的志愿者是徐州领队李春民的儿子,从小就教育孩子,孩子长大后肯定是国家栋梁。
徐州国防园今年搞了个抗日展,上面2图是老人的家属为展览准备的资料,看到有关部门重视抗战老兵,志愿者也由衷的开心。
王振山老人在徐州是个名人,报纸,电视台都做采访过。
“虎父无犬子”老人的儿子也是个英雄---冬季下河救人,被评为“见义勇为”模范。
陈玉新老人,1939年入黄埔七分校17期9总队2大队6队步科学习,一年后调至炮兵大队一中队炮科。1942年毕业后,分炮兵第二旅二营任三排少尉排长。6个月后去陆军大学西北参谋班学习一年,1943年秋分到19集团军总司令部阜阳参谋处2科任上尉参谋,参与制定涡河防御计划。
同样是老人知道我们来,穿上上次送来的衣服,倍感精神。
徐州团队的姊妹花,漂亮不?
董志刚老人,1939年入黄埔本校17期1总队2大队5队步科学习,两年半后(1942年)毕业分配到国民党空军警卫旅四团[团长汪炳南]四连二排任中尉排长,负责彭山机场地面警卫工作至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返回原籍,同年年底到云南昆明整编193旅旅部任搜索连上尉连长。
老人身板依然硬朗。
志愿者在和老人交谈。
结束了一天的探望,志愿者的脚步没有停留,为下一个目标奔走。
老兵的回忆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共和国的和平,无比宝贵。时间对于老兵来说,很紧迫,老人们一天天老去,一个个离开。我们能做的不多,对这些抗日老兵来说,社会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也不该忘记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更不该忘记这些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做出贡献的抗日老兵。如果,您愿意,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铁血老兵援助团!
相机 三星PL120 尼康D5100
时间: 2015.2.8
天气: 晴
地点: 徐州
奉献爱心,请点击铁血老兵公益-公益捐助页面进行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8624281_1.html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