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有没有人奇怪过:为什么,美国人、印度人从未在印度投资建厂?!
共 8542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有没有人奇怪过:为什么,美国人、印度人从未在印度投资建厂?!
共 8542 个阅读者
可以说,美国老早就已经向印度打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就像美国三十年前向中国开放市场一样,可是为什么美国人从来也没兴趣在人力成本远比中国低得多的印度投资建厂?!
甚至是就连富可敌国的资本家一大堆的印度资本家,也从来没想过要在自己的祖国投资建厂?!
别说什么印度政府贪腐、行政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要知道,印度可是一彻头彻尾的民主国家诶!老百姓的民意支持率,就是每一个印度政党的命根子!因而,当年创造印度经济增长奇迹的辛格,如果,严惩贪腐、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有效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就能为印度人吸引来外资,在印度投资建厂,进而有效的改善印度老百姓的就业,最终赢得老百姓对国大党的民心所向的话,辛格早就去做了,根本轮不到莫迪今天来干!!而且,辛格执政的那些年,印度GDP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左右,甚至是比中国的GDP增速还高,印度政府不可能会缺钱!
说实话,印度这超级丰沛的人口红利,远不止是中国人看着眼馋,美国人、印度人早就眼馋了无数年了,可是,印度的荒漠化程度早就超高了,印度高度匮乏淡水啊!没有足够的淡水资源,别说中高端制造业了,你连做个鞋子都做不出来,而且,印巴的土地全都涵养不住水土,不下雨还好,一下雨就极有可能酿成洪灾,印巴现在还在泛滥成灾的洪灾里,苦苦挣扎呐
要说到精明,美国人比猴都精,印度人也不傻,如果,能够有机会将印度的人口红利转化成利润,美国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厂早就在印度遍地开花了,根本不可能轮得到中国人来捡这个大便宜!
占位标签-勿删!!
从常规上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低收入国家后,当经济学家说的所谓的人口红利用完,或者我理解的当低收入国家的工人收入已经稳定,开始追求更高收入,即所在国已经不再是低收入国家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继续向其它低收入国家转移。
但是这个理论对中国来说没有成立:
一、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后,中国是在沿海接收的这些产业,当沿海的收入提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转移出中国,或者说在其它国家没有找到这么大规模的劳动力群体,没有中国这么大的周边配套产业(以浙江的袜业来说,在大规模的袜厂群10公里内,原材料供应厂,包装厂,铝扣件厂,织袜设备厂等一应俱全,如果袜厂搬迁到泰国或马来西亚,所有的配件都要从第三国海运抵达),也没有中国这样稳定的投资经营环境(别说红包的事情,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一样);
二、中国疯狂的修路,使内陆地区的投资环境逐步看齐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人口红利在内陆被深度挖掘。
三、中国是一个有完整工业链的国家,这点很重要,只是一般人没注意到,以服装来说,以前广州是外资来建服装厂,从原材料到设备全进口,我们就是来料加工,后来原材料自产,再后来设备自产,最后连老板也自产了,整个产业被吃干抹净(这种事情不是个例而是标准流程,凡是进入中国的产业行业,最后除了少量高端品牌国外还能存活,其余中低端都最后被中国企业取代了)。然后,重点是由于中国是拥有完整工业链的国家,中国不仅仅是取代了进口,同时在进口设备的基础上还能进行进步,提高设备效率,简单的来说就是更少的工人,更高的产量,这个是最关键的人口红利,虽然单个人口的收入提高了,但是单位产品的人力成本减少了,其比产业转移到第三国还要减少成本。
由于中国和四小龙以及其它低收入国家的根本性不同,导致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而且是黑洞式的世界工作。
占位标签-勿删!!
从常规上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低收入国家后,当经济学家说的所谓的人口红利用完,或者我理解的当低收入国家的工人收入已经稳定,开始追求更高收入,即所在国已经不再是低收入国家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继续向其它低收入国家转移。
但是这个理论对中国来说没有成立:
一、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后,中国是在沿海接收的这些产业,当沿海的收入提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转移出中国,或者说在其它国家没有找到这么大规模的劳动力群体,没有中国这么大的周边配套产业(以浙江的袜业来说,在大规模的袜厂群10公里内,原材料供应厂,包装厂,铝扣件厂,织袜设备厂等一应俱全,如果袜厂搬迁到泰国或马来西亚,所有的配件都要从第三国海运抵达),也没有中国这样稳定的投资经营环境(别说红包的事情,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一样);
二、中国疯狂的修路,使内陆地区的投资环境逐步看齐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人口红利在内陆被深度挖掘。
三、中国是一个有完整工业链的国家,这点很重要,只是一般人没注意到,以服装来说,以前广州是外资来建服装厂,从原材料到设备全进口,我们就是来料加工,后来原材料自产,再后来设备自产,最后连老板也自产了,整个产业被吃干抹净(这种事情不是个例而是标准流程,凡是进入中国的产业行业,最后除了少量高端品牌国外还能存活,其余中低端都最后被中国企业取代了)。然后,重点是由于中国是拥有完整工业链的国家,中国不仅仅是取代了进口,同时在进口设备的基础上还能进行进步,提高设备效率,简单的来说就是更少的工人,更高的产量,这个是最关键的人口红利,虽然单个人口的收入提高了,但是单位产品的人力成本减少了,其比产业转移到第三国还要减少成本。
由于中国和四小龙以及其它低收入国家的根本性不同,导致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而且是黑洞式的世界工作。
占位标签-勿删!!
先说说纪律性。一条流水线,某个工位迟到,整条线瘫痪无产出。纪律对大工业生产很重要的。
再说说服从性。如果每个员工都极度维护自己的一切权利,凡事都要100%地民主公平,那样会争吵不绝,效率低下的,很多时候,视角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适度的忍让与服从,对协作共事很重要。
再说说理想与信仰。一个好员工,他会自我鞭策努力向上,他愿意努力向上爬,承担更多的责任,获取更多的酬劳;一个不好的劳工,他挣俩零花钱,就想着去沙滩晒太阳,喝啤酒泡妞了,不上班了,等囊空如洗了,再去找活干。这两种人,他们的理想与信仰绝对不同。
再多的就不想说了,谁不服就去印度开厂,亏到哭的时候,就明白了。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印度GDP16245.52亿美元 实际增速10.4%,名义增速28.1% 增速超过中国
印度中央统计局2月28日发布了2010-11财年3季度(2010年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估算数据。数据显示,2010年四季度,印度GDP按2004-05财年市场价格产计算同比增长9.7%,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按要素成本计算同比增长8.6%。分季度来看,按要素成本计算,一季度增长8.6%,二季度增长8.9%,三季度增长8.9%,四季度增长8.2%;按市场价格计算,一季度增长11.2%,二季度增长10.2%,三季度增长10.4%,四季度增长9.7%。
占位标签-勿删!!
制度的问题,这个真真是制度问题,私有制为主的国家基础设施不好是通病,尤其是穷国,这个拿中国农村来说就很容易说清楚,比如说旱田改水田要引水渠,集体所有制的时候可以发动大家一起去挖,私有后没人去管这事,都知道水田好,这水渠是没人挖的,涉及到谁出工出钱的问题,而且这种公共设施投资大没收益就不会有人去干,除非政府投资,而穷国政府没多少预算用于建设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不好,意味着水电运输等一系列的问题,投资办厂肯定就不行。能投资的地方首先基础设施要便利,所以中国最近和印度谈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贷款出工帮造,之后才可以招商引资。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美国在印度的公司曾经出过事故,官司打了很长时间,其实印度公司的管理和工人水平真不行,不过美国公司也要负责,后来美国人赔了不少钱。不过你不用奇怪,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对制造业采取了引导,吸引外资到本土,创造就业机会。美国的经济一直在世界经济链条的上游,美国在世界的投资很大部分都集中在了金融投资,资源投资方面,对制造业的关注也集中在本土了。印度人虽然渴望投资,但印度的法律、政府运作效率、基础建设、国内矛盾、民族主义,各种问题都比较多且复杂,很多外国投资人都比较头痛。
如果印度想扩大外国投资规模,最好的办法就是挑个地方,搞特区搞人员流转,重新构建合适的投资环境。其实和中国人差不多的形态。
占位标签-勿删!!
---<h1 class="title maintitle" id="3735497">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编辑</h1>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印度博帕尔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影响巨大。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大灾难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由于这次事件,世界各国化学集团改变了拒绝与社区通报的态度,亦加强了安全措施。这次事件也导致了许多环保人士以及民众,都强烈反对将化工厂设于邻近民居的地区。
<h2>
</h2>
死伤者数以十万计,对环境更造成难以补救的破坏。
<h2 class="headline-1">2伤亡数字编辑</h2>直接致死:2.5万人 间接致死:55万人 永久残废:20多万人
<h2 class="headline-1">3具体介绍编辑</h2>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突然传出几声尖利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在一声巨响声中,一股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并很快扩散开来。这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农药厂发生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液体。这种液体很容易挥发,沸点为39.6℃,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0多人毙命。
当毒气泄漏的消息传开后,农药厂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很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一路上摸索着前行。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h2 class="headline-1">4还原现场编辑</h2>空气中弥漫恐怖气氛和死尸的恶臭
1984 年12月2日午夜到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人们还沉浸在美好的梦乡里。没有任何警告,没有任何征兆,一片“雾气”在博帕尔市上空蔓延,很快,方圆40平方公里以内50万人的居住
区已整个儿被“雾气”形成的云雾笼罩了。人们睡梦中惊醒并开始咳嗽,呼吸困难,眼睛被灼伤。许多人在奔跑逃命时倒地身亡,还有一些人死在医院里,众多的受害者挤满了医院,医生却对有毒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
多年后,有人这样写道:“每当回想起博帕尔时,我就禁不住要记起这样的画面:每分钟都有中毒者死去,他们的尸体被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然后放到卡车上,运往火葬场和墓地;他们的坟墓成排堆列;尸体在落日的余晖中被火化;鸡、犬、牛、羊也无一幸免,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没有人烟的街道上;街上的房门都没上锁,却不知主人何时才能回来;存活下的人已惊吓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表达心中的苦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这是我对灾难头几天的印象,至今仍不能磨灭。”
混乱,从最开始就是灾难的一部分。那时,普瑞任博帕尔警察局局长,他回忆说:“1947年印度分治惨案发生的时候,我并不在场。但是,我听说了那个故事:人们只是惊惶的四处逃命。我在博帕尔看到的这一幕着实可以和那时候的那种惊慌混乱相比了。”
“空气中弥漫着剧毒气体。虽然实际上人们都是朝相反的方向跑的。但是我还是跑向杀虫剂厂。大概是晚上12点左右我到了工厂,我问那里的工作人员泄漏的是什么气体,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毒。但是他们没有回答我的任何问题。直到凌晨三点的时候,才有人从工厂来到警察局告诉我那种泄漏的气体是异氰酸甲酯。我从日常记录簿上撕下来一张纸,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我现在还保存着这张纸,留作纪念。”
人祸,人祸,还是人祸
到底是什么气体能够含有如此剧毒,导致如此惨重之后果?一连串的证据表明,在这个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善后过程中,联合碳化物(印度)公司一再犯错,导致这起事故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中毒事件。
博帕尔事件是发达国家将高污染及高危害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个典型恶果。事故发生后,美印双方就谁是主要责任者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最后,这桩案子以美国的巨额赔款了结。其实,无论双方怎样争辩,人们只要把博帕尔农药厂的安全装置和美国本土上类似工厂的安全装置做一个对比,就会对此问题一目了然。美国本土的这类工厂都设有先进的电脑报警装置,并大都远离人口稠密区,而博帕尔农药厂只有一般性的安全措施,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居民。
20世纪后半叶,公害问题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此谈虎色变,十分敏感。由于对此制定的环境标准越来越高,致使很多企业都把目标转向了环境标准相对不高的发展中国家。这些企业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热衷于吸引外资,重视技术和设备,忽视安全和环境保护,把一些发达国家几乎不允许设立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所谓的“工业的重新布局”——把污染企业从受控制区域向不受控制区域转移,被称为“污染天堂”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贫困、工业缺乏和对环境服务要求不高,表现为倾废设施经济价格不高。一个国家如有丰富的“自净”能力的资源,有足够的自净潜力,“清洁”工业就会相对不发达;如果“自净”能力枯竭,则“肮脏”工业衰竭,而“清洁”工业发达。目前,这种“污染天堂”战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环保组织的尖锐批评。
灾难的源头:管理错误+工人失误
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下午产生的。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由于该公司杀虫剂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内。MIC 是一种氰化物,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次有水渗入载有MIC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最后导致罐壁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
其实,储藏罐内的MIC气体储量本身就值得怀疑。“MIC是一种化学过渡态物质,每个人都知道储藏它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没有人敢管理大量的MIC气体,也没有人敢长时间的储藏它”。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奎雷施说。他说,“公司在管理这种放射性气体的时候太过于自负了,从来没有真正的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而据调查,事实是,当时公司在杀虫剂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尽力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险情时,杀虫剂厂的重要安全系统或者发生了故障或者被关闭了。
毒气泄漏过程中,未教市民如何逃生
在事发之后,该工厂仍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尽管向警察报告情况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奎雷施说。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当毒气从储藏罐中泄漏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迅
速决定把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故意说得轻微些,想以此来挽回形象。灾难过后的几天,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甚至在灾难的即时后果——几千人死亡,更多人将一生被病魔缠绕 ——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
惨案发生后,未向医院提供毒气信息
事发后的救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当时唯一一所参加救治的省级医院是海密达医院。该医院的萨特帕西医生对2万多具受难者的尸体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表明 “从气体中毒者的尸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至少27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只可能来源于他们所吸入的有毒气体。然而,公司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说明该气体含有这些化学成分。” 这位医生说,“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正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方法”,“由于公司处理这种气体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联合碳化物公司有责任向公众和医疗组织建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由该公司提供的关于治疗措施的信息。”公司的调查信息,包括1963 年和1970年在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进行的调查信息,都被视为“商业秘密”而一直没有公开。
<h2 class="headline-1">5处理结果编辑</h2>25年后才判决
印度中央调查局在灾难发生后曾对12名相关人士提出指控,包括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时任首席执行官沃伦·安德森和公司的8名印度籍高管以及公司本身和旗下的两家小公司。
德新社报道,共有12名法官审理这一案件。法官听取178名目击者证词,审查超过3000份文件后作出这一判决。8名涉案人员因“玩忽职守”获罪。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法院负责本案的首席法官莫汉·蒂瓦里说:“8人均有罪。”
由于一名遭到起诉的印度高管已经死亡,这家法院7日以玩忽职守致他人死亡判决余下7名印度籍高管有罪,但没有立即宣布量刑。这7名被告包括当时的印方主席克沙布·马欣德拉,很多人已经是70多岁,按照这项罪名,他们最多将被判处两年监禁。
毒气泄漏事件的幸存者和家属以及当地的活动家7日早早聚集到法院周围,举着横幅抗议对肇事者的惩罚太轻太晚。由于做出有罪判决的是印度的一家地方法院,被告还有权向高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博帕尔毒气泄漏受害者抗争”组织的卡尔尼克无奈地说:“即使最后被判定有罪,2年的监禁又能代表什么,再说他们还可以上诉。”“只有当有罪的公司和个人得到足够的惩罚,才能实现公平公正。”
美方被告赔钱了事
作为本案的主要负责人,公司的美国老板安德森没有出庭受审。灾难发生后,安德森曾在印度遭警方拘捕,但很快就离开印度回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印度法院的审理程序中露面,目前他生活在纽约。去年7月,这家法庭对安德森发出逮捕令,并要求印度中央政府向华盛顿施压要求引渡,但一直没有下文。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政府是否曾就此事向美国交涉。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该公司在1999年被陶氏化学收购。陶氏化学在2009年博帕尔泄漏事件25周年时曾表示,联合碳化物公司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来帮助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称印度政府有责任向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医疗服务。
2009年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在当年爆炸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导致当地很多人生病。因为毒气泄漏失去工作能力或者患上慢性病的受害者当年获得了1000到2000美元不等的赔偿,但是还有很多受害者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印度总理辛格在泄漏事件25周年纪念活动中称这起悲剧“一直折磨着所有印度人的良心”,承诺要继续解决当地饮用水遭污染问题。
----------------------------------这个可不是一个普通农药事故 死几个人??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这还是印度这个国家并不太重视产业发展结构造成的,印度是民主国家,但也因为是民主国家,领导班子一换,前政令完全推翻推行新政和自己主张,肯定不会帮前任歌功颂德。民主国家太民主,在发展期也不是好事,建工业园,得用地,那个住户要是不愿意,你拿他也没办法。印度人不注重今生,修来世,自然不会那么热情工作,这跟用人单位的目标相去甚远,印度强大的公会,当你发现员工完全没法达到你的要求,你还解雇不了,够不够痛苦,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上百种语言,印度的官僚体系,印度的基建……种种种种,一边是民主却封闭的印度,一边是专制却开放的中国,你是老板你会选那一个。
占位标签-勿删!!
别看不起人,在中国,现在一半以上都是中专毕业,也就是十八岁吧,尤其是东部地区。读了初中叫做九年义务教育期满,初中毕业才能读中专。初中毕业16岁的已经没以前多了。大专、大学毕业的也很多。在印度,可没有这种条件。学习知识是可以提高智力、改变人生的,工作起来就没有那么“笨”。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