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56半精度如何?可以当狙击步枪用吗?
共 8866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56半精度如何?可以当狙击步枪用吗?
共 8866 个阅读者
56半自动要做狙击枪必须要经过改进。枪管要做长些,膛线的缠距要缩短,导气管要尽量紧贴枪管。枪托要做直要抬高,让枪托底板上缘高于枪管轴线,还需要增加贴腮板,还可以考虑折叠式枪托。如果精度还不满意,可以考虑浮置式护手,让枪管仅和机匣刚性连接,其他部件无任何接触。最后是,取消固定弹仓,并增加可携式的弹匣。
上面都是外观和功能上的小修改,真正的大问题在于SKS的先天不足。首先是“机匣+机匣盖”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射击时机匣盖受震动而松动,直接加装瞄准镜会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原56半自动是在护手上加装缺口照门)。还有就是弹种,个人建议淘汰7.62X39,采用7.62X51或者5.8X42.
解决机匣盖松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成无托枪,再换成弹匣供弹,用7.62X51或者5.8X42。这个在国外已经有了先例,比如M14的无托版和SKS的无托版。
占位标签-勿删!!
56半在设计上就没有进行狙击的改造余地,它是一种二战末期的设计产物,在外形上有老式步枪的结构型,而内部结构是接近突击步枪的类型,其设计要求是要在机械瞄具条件下可以有相对高的精度,火力可以和56式突击步枪形成搭配。在机械构造和弹药选择上都没有提升为狙击步枪的空间。我个人认为,狙击步枪在枪膛、结构布局和弹药方面都是专门设计的,与普通步枪不同,56半是可以再400米内进行调整的,可以通过使用光学瞄具提高200-300米的射击精度,但是超出400米就已经达到弹药飞行极限了。56半在100米内的精度是没的说!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M3MM33M3 在第5楼的发言: 不同的战场条件需要不同的武器装备,像在越南密集丛林中,需要56冲八一杠这种射程中等但火力猛的近战武器,但在西藏高原这种人稀草荒双方阵地相隔很远的地区,就需要射程远精度高的63式自动步枪,所以63式步枪并不是一无所长,进行合理的改造,它就能成为镇守高原的利器。 |
63式的威力和射程跟56半、56冲没啥区别,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弹药,既仿AK47的53式7.62×39mm步枪弹,同样的子弹不同的步枪发射起来只存在精度和有效射程的差别,威力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关键不在于枪而在于弹药,像青藏高原那种作战环境,如果放在百年前一战时期,最适合它的武器反倒是大量的栓动步枪和重机枪搭配,但现在战争条件下,交战双方都拥有强大的空地支援打击火力,步兵的作用基本就是最后的清扫残余,大规模阵地攻坚战爆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倒是两方面短兵相接突然爆发的小规模遭遇战几率极大,这时候短程速射武器的用途就会极大的体现出来,当年我军之所有凭借56半合少量56冲的搭配,在轻武器的射速上完胜印度军队,而当年的印军装备的还是二战时期的栓动单发武器。并且我军与之对战的部队完全没有跟其进行正规的阵地战,而是通过不断的穿插迂回伏击战术,将地利和武器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完全做到了扬长避短,这点从大量的印军部队都是在山谷中被我军伏击歼灭的战例就可见一斑,但这些并不能说明我军在武器上完全优于印军,只能说是我军根据自身的装备特点是用了合理的战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而臃肿又狂妄的印军在其同样狂妄愚蠢的指挥官带领下,在兵力装备和后勤都占优的情况下反被我军牵着鼻子一步步走向我军的圈套,完全没有发挥出其武器装备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受限用户 在第24楼的发言:
武侠小说看多了吧你!都是古龙那厮害的啊!照你这样说还开发什么先进狙击武器啊,都撤装掉人手一百根绣花针算了,多便宜啊,还可以回收。 |
错,是神剧看多了,人都能手撕了,要武器干嘛,手榴弹能打飞机,要地空导弹和战斗机干嘛,箭能当狙使,真不知道美国开发那么多武器干嘛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自由剽凌 在第17楼的发言:
好厉害!300米靶子只有一个点了,只靠准星有如此成绩很难得了,狙击手水平 |
是啊,我200度近视,不戴眼镜看一百米的靶,基本看不清,就是知道大体位置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danmax 在第34楼的发言: 56半自动 为啥比 56冲 准 主要是因为瞄准基线更长 所以精度才更高的 但是碍于枪弹初速 超过400米射击目标没啥意义 只能招致敌人的迫击炮机枪的压制 |
我家还有镰刀,锯刀,斧子,开山刀,柴刀,杀猪刀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M3MM33M3 在第5楼的发言: 不同的战场条件需要不同的武器装备,像在越南密集丛林中,需要56冲八一杠这种射程中等但火力猛的近战武器,但在西藏高原这种人稀草荒双方阵地相隔很远的地区,就需要射程远精度高的63式自动步枪,所以63式步枪并不是一无所长,进行合理的改造,它就能成为镇守高原的利器。 |
63式的威力和射程跟56半、56冲没啥区别,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弹药,既仿AK47的53式7.62×39mm步枪弹,同样的子弹不同的步枪发射起来只存在精度和有效射程的差别,威力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关键不在于枪而在于弹药,像青藏高原那种作战环境,如果放在百年前一战时期,最适合它的武器反倒是大量的栓动步枪和重机枪搭配,但现在战争条件下,交战双方都拥有强大的空地支援打击火力,步兵的作用基本就是最后的清扫残余,大规模阵地攻坚战爆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倒是两方面短兵相接突然爆发的小规模遭遇战几率极大,这时候短程速射武器的用途就会极大的体现出来,当年我军之所有凭借56半合少量56冲的搭配,在轻武器的射速上完胜印度军队,而当年的印军装备的还是二战时期的栓动单发武器。并且我军与之对战的部队完全没有跟其进行正规的阵地战,而是通过不断的穿插迂回伏击战术,将地利和武器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完全做到了扬长避短,这点从大量的印军部队都是在山谷中被我军伏击歼灭的战例就可见一斑,但这些并不能说明我军在武器上完全优于印军,只能说是我军根据自身的装备特点是用了合理的战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而臃肿又狂妄的印军在其同样狂妄愚蠢的指挥官带领下,在兵力装备和后勤都占优的情况下反被我军牵着鼻子一步步走向我军的圈套,完全没有发挥出其武器装备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
占位标签-勿删!!
56半在设计上就没有进行狙击的改造余地,它是一种二战末期的设计产物,在外形上有老式步枪的结构型,而内部结构是接近突击步枪的类型,其设计要求是要在机械瞄具条件下可以有相对高的精度,火力可以和56式突击步枪形成搭配。在机械构造和弹药选择上都没有提升为狙击步枪的空间。我个人认为,狙击步枪在枪膛、结构布局和弹药方面都是专门设计的,与普通步枪不同,56半是可以再400米内进行调整的,可以通过使用光学瞄具提高200-300米的射击精度,但是超出400米就已经达到弹药飞行极限了。56半在100米内的精度是没的说!
占位标签-勿删!!
56半自动要做狙击枪必须要经过改进。枪管要做长些,膛线的缠距要缩短,导气管要尽量紧贴枪管。枪托要做直要抬高,让枪托底板上缘高于枪管轴线,还需要增加贴腮板,还可以考虑折叠式枪托。如果精度还不满意,可以考虑浮置式护手,让枪管仅和机匣刚性连接,其他部件无任何接触。最后是,取消固定弹仓,并增加可携式的弹匣。
上面都是外观和功能上的小修改,真正的大问题在于SKS的先天不足。首先是“机匣+机匣盖”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射击时机匣盖受震动而松动,直接加装瞄准镜会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原56半自动是在护手上加装缺口照门)。还有就是弹种,个人建议淘汰7.62X39,采用7.62X51或者5.8X42.
解决机匣盖松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成无托枪,再换成弹匣供弹,用7.62X51或者5.8X42。这个在国外已经有了先例,比如M14的无托版和SKS的无托版。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