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法立毛泽东雕像 理由:他为中国重塑尊严
共 59537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法立毛泽东雕像 理由:他为中国重塑尊严
共 59537 个阅读者
原题:他为中国重塑了尊严
天空收起最后一注雨丝,将一座洁净的韶山呈献给明媚的早晨。我们兴致勃勃地沿着柏油路走向毛泽东同志故居。
在毛泽东上过学的韶山小学,导游经常会指给游客看一幅韶山的地图,如果把地图倒过来,看上去有点像中国地图的轮廓。更让人惊奇的是,主席故居在地图上的位置正好跟首都北京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吻合。你说这到底是巧合还是神奇?
且不说究竟是巧合还是神奇,这故事倒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消息: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要竖立10尊名为“20世纪伟人”的雕像,其中之一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谈到为毛泽东立像的原因时,该市官员乔治•弗雷切表示,这是因为“他为中国重塑了尊严”。
“他为中国重塑了尊严”,一句话,说出了为什么今天人们如此津津乐道种种神奇故事的原因,因为他带领共产党人缔造了新中国,因为他让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
在毛泽东遗物馆,展示柜中一张护理记录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清楚地记载着:1时10分,看文件15分30秒;13时18分,看文件12分;16时37分看文件30分……
这一天是1976年9月8日,是“为中国重塑尊严”的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11次,共计2小时50分钟。每一次都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不长时间,就又昏迷了。
毛泽东用他的一生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蓦地,又想起老人家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人豪情,大气磅礴。回望历史深处,往日帝王所缺欠的,又岂止是文采和风骚。在韶山,无数瞻仰者心中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敬意和怀念,无不凝结为一句话:是您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
占位标签-勿删!!
没有解放战争打破农村盘根错节的乡士绅体系,根本无法向工业化转移。土改看似以农养农,没有农村利益重组稳定,如何带来工业发展的动力和资源供应?国民党时代不管是直接控制区还是军阀控制区,受制于势力庞大财力雄厚而又保守固执的乡士绅势力,工商业根本无法开展,而且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照顾动不动因为天灾人祸逃难的无土农民。
美国人少地多,大农场体制,使农业用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不影响其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而中国人多地少,加之乡士绅势力始终盯着依靠土地发财的短视。如果不经历一场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变革,根本无法打破这种束缚中国千年的腐朽根源。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消亡,乡士绅势力的庞大以及入关清王庭拉拢扶植乡士绅不无关系。
建国后,不管千错万错,旧制度打破为工业化让路,才彻底解决如何让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自给自足的巨大问题。这才是中国未来唯一的强国路。就凭这一点,纪念日时不管如何纪念,不为过。
占位标签-勿删!!
没有解放战争打破农村盘根错节的乡士绅体系,根本无法向工业化转移。土改看似以农养农,没有农村利益重组稳定,如何带来工业发展的动力和资源供应?国民党时代不管是直接控制区还是军阀控制区,受制于势力庞大财力雄厚而又保守固执的乡士绅势力,工商业根本无法开展,而且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照顾动不动因为天灾人祸逃难的无土农民。
美国人少地多,大农场体制,使农业用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不影响其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而中国人多地少,加之乡士绅势力始终盯着依靠土地发财的短视。如果不经历一场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变革,根本无法打破这种束缚中国千年的腐朽根源。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消亡,乡士绅势力的庞大以及入关清王庭拉拢扶植乡士绅不无关系。
建国后,不管千错万错,旧制度打破为工业化让路,才彻底解决如何让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自给自足的巨大问题。这才是中国未来唯一的强国路。就凭这一点,纪念日时不管如何纪念,不为过。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