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与你同行]如果你也有那样的童年
共 132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与你同行]如果你也有那样的童年
共 132 个阅读者
如果你也有过那样的童年
——再看《辛德勒名单》
那个郁闷的下午,我穿过长长的政肃路,到第五教学楼看这部向往已久的电影,天气非常闷热,粘湿的空气裹在身上,衣服跟皮肤之间没有喘息的余地,又紧,又累。熄了灯的放映大厅里好象有些微的降温作用,我感觉自己躁动的心情渐渐变得柔软而灵敏,渐渐被电影中的悲伤和恐惧感染。小孩子们在广场上被驱赶来驱赶去,可是他们中间还有人在笑。
有一个穿制服的小男孩对躲藏着的女人说,来,我带你到安全的地方。原来他喜欢的是那位阿姨的小女儿。我看着他们扯着手鱼贯走向看来安全却更加危险的避难所。
我从来没有过那样子的童年,但我明白,只要生命一刻没有终结,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幸福和苦难。生于灾难之中无暇去哀伤,又或者还不懂得哀伤;生在灾难之外反而能感同身受,泪流不止,甚至产生虚妄和绝望,——最要紧能捱过临睡觉那关,最阴暗的心情低谷,然后仍如平时一样踩着惯常的轨迹走路。只要生命还在手中,只要双手还有用,那么一切都还有希望。
于是我看到抓住了希望的人们,从世界各地聚拢来,纪念那个给了他们这个希望的人,他们排成长龙来到辛德勒的墓地,在石板上整齐地排放虔诚的石子。许多人涕泪交流,辛德勒是他们的神,——虽然他曾经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混混儿,但是在一个狂热的恶年代里,他把怜悯和热情倾注在一群失去说话权利的弱势团体的身上。他因为同情而变得伟大,不以自己为高贵,不以别人为低贱。但是这样一个人,却跪倒在感恩的人们面前,声音颤抖:我做得不够,我本应该可以救更多的人……
如果我是那些孩子中间的一个,大概会在那个时候痛哭失声。但我不是,我没有在那时候痛哭的机会。可是我相信,也许真有一座那样子的墓碑,值得我有一天翻越千山万水,只为了能走到它的面前,用残损的手掌摩挲上面裸露的石纹,告诉自己世界上毕竟有这样一种人,是这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用他们的身体,在灾难和污浊的天空下,写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一一》郁闷•其他
看了《一一》,虽然迟了些;而且,昨天晚上很晚都没睡着。我无法把原因归结到《一一》身上,因为它无论如何也不是那种令人郁闷非常的片子。于是不停地自我暗示,“其实什么都没有”——正如片中的人物一样;但是,闷热和不爽快依然挥之不去。
“一切都很简单,就像‘一’、‘二’一样”,“一切只是不停地重复‘一’而已”,这好像是杨德昌自己的宽慰之词,只是这样的偷换概念我却玩不来。可惜我学过一点数学,知道无穷个0求和不一定还是0,而许多个‘一’的叠加往往会变得复杂。这正如昨天的不快,如果能够把个中的原因一一回溯,大概无外乎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这些东东,揉碎混杂在一起,让人理不清头绪,唯一可以拿出来说的,就是郁闷本身了。
Shizuku说《一一》这样的片子,老外是看不懂的。原因是老外郁闷的时候想到的是发泄,中国人却大多选择承受。但是,我细想想自己,应该还是懂得发泄的。
但是,这终究是不成的。无论是Diablo还是铁血,现在却觉来索然无味。可能,“我觉得我好像也老了”(Yang Yang语)吧。而原来的郁闷又不知从哪个地方钻了出来,原封不动地退给了自己,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躲空袭的人以为飞机去远了,谁知转到自己的头上”(《围城》);其实无所谓选择什么发泄或是承受,本来兴高采烈只是装出来骗自己的,愁眉苦脸才是本色。
但是,杨德昌还是要大家手牵手活下去,可他也无法回答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我每天醒来, 都要面对这些烦心事;你现在睡着,还想醒来吗?”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4269914_1.html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