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中国大飞机的问题--你在A380上的思考
共 31956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中国大飞机的问题--你在A380上的思考
共 31956 个阅读者
中国大飞机的问题--你在A380上的思考
本文主要是继续对年前所发文章”中国飞机落后实际是沈阳金属研究所的问题”继续进行拓展和逻辑推理。自上文于铁血发表以来,没有收到多少响应,这更加重了我的担忧。(原文连接http://bbs.tiexue.net/post_3768492_1.html) 。看来大家还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核心所在。
请大家跟随我来做一个非常简单可靠的逻辑推理,这样你即便是外行人也能看出点门道来。为了更生动,使你进入角色,我加点生活元素,如下:
假如你正坐在国航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的航班上,票价是RMB5000元的经济舱,飞机是A380-800系列,透过玄窗假设你看见飞机的发动机,发动机上有一个商标,那是两个重叠的“R”,对的,那是英国罗罗的发动机瑞达900,坐上这趟航班,如果你是有任何一点民族主义情绪的人,你就会感叹,为什么这个飞机不是我们的,或者说,至少这个发动机是我们设计和生产的也不错呀 ,因为可靠而高性能的喷气涡扇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甚至也是所有高性能直升机和大型军舰的心脏。
那么,你就会想为什么至少我们能不能使用逆向法先学习仿制一下呢?要仿制,很简单,如果别人连东西都不给你,你肯定是无从仿制,就好比如F22战斗机我们是无法学习的,因为无论你给多少钱美国政府都不会卖的,但这个很简单,民用发动机人家英国罗罗公司肯定会卖给你,只要价钱合适,人家肯定保证款到发货。
好了,飞机发动机到手了,那么我们拆开看呀,研究呀,生产呀,好了,逻辑推理到这里,你应该知道,我们实际上早都在这么干了,别人的飞机发动机应该也不是只拆过一两台了,当然,这不算什么可耻的偷窃行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也这么干的,相互学习借鉴嘛。但为什么我们还是生产不了那么可靠和高兴能的发动机呢?所以,逻辑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发动机的内部构造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每一个零件都是透明的,而且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公差的大概范围也是可以测量的,自己也是可以通过逆向推导而学习它,而且任何世界范围内的机械设备,只要是需要卖给用户,那内部构造都是透明的,如果不是为了考虑保修,世界上能买到的东西,你都可以拆开了看,假如中国人想参观罗罗在英国的工厂,人家可以让你到装配车间看看,无所谓,所有零件你都可以拿起来品咂一番。说这么久了,那么为什么就是复制也做不出来呢?拆过发动机后,你发现我们的加工精度也不差呀,要什么尺寸的什么形状的,我们都能机加工出来。(不专门讨论加工精度的问题,请自己调查,至少进口的设备能做到,而且我们也有的是)。
逻辑进行到这里,你应该有所收获了吧?所以,你就会想到,实际上零件结构和尺寸好办,基本运行原理也简单,但零件我们还是无法生产。所以逻辑进行到这里,你就是用膝盖思考也都能把问题的下一个核心找出来了,既然零件无法生产,那么就是材料不行(这里我们假设材料的含义已经包括材料热制备和加工工艺等等制造一个零件所需要的原料,材料,过程和处理等等因素,当然本身这几者不是一回事)。逻辑到这里,你可以停住了,因为你需要很多其他资讯才能把它进行下去。所以因为你有强烈的民族情绪,你抵达法兰克福后,你开始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到了这里,你很容易发现实际上发动机的核心是它高温高压部分的零件,具体是高温部分的涡轮叶片和压气机涡轮叶片,以及金属燃烧室,这些零件的材料可不一般,世界上最厉害的是英国和美国,哪个材料叫高温合金材料,根据我们拆机的研究,那个材料具体学名叫“定向凝固高温合金”,金属晶体的一种,内部具体金属元素成分也好办(一般是镍基的),一测量就出来了,这个是一种晶体,晶体的构造数据一测量也出来了,因为这些都好办,有点设备有点金属材料技术的科研院所,个个都能把这个数据搞出来,这个是基本的。如果有着些个数据都搞不出来的金属材料研究所,那没有办法,我的办法就是拉出去.....,肯定都是走后门进去的宠物研究所。这个时候你应该明白,如果你去英国罗罗参观,进它的总装的地方,没有好大问题的,看就是了,但如果要进人家的涡轮叶片制造车间,对不起,哪个是人家绝密的绝密,核心的核心,是绝对不能让外人进去的,你想都别想了,别自找不讨好。这个问题我们好多年后才发现,记得和某位黎明的人聊天,他告诉我,当年外国飞机制造公司的人到黎明来参观,我们不让人家进自己的总装车间看组装,反而让人家去看自己的零件生产车间,让人家参观自己零件热处理车间,外国人一看就哈哈大笑。言外之意,说你就这个水平,如果不看你的热处理车间我们可能还不知道,一看你们还在用这么古老的办法。这件事情后来黎明才明白,也好,能明白也是件好事。这说明连当年我们发动机生产单位,自己都没有把问题的核心搞明白!连他们当年都没有搞明白的事情,我想即使现在外行人也知道得不多。
但是逻辑进行到这里,不应该打住。否则就有点错怪了我们的金属研究所了,上次发表那篇拙文,实际意思是希望研究所能看到,给他们点压力,希望能转化为更多的动力,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有动力就能完全把事情办出来的,一个人的能力和一辈子的精力都是极为有限,那里能强人所难呢?所以我反思,要求研究所是不是有点“强行造天堂”的极端了。思想跑远了,想起一个革命老者对即将要枪毙他的人说:“孩子,你们不要想强行造一个天堂出来”。我们不能再犯同一个错误。
继续逻辑,既然研究所和各大学这么多年都搞不出来,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是不是我们对材料的重视不够了,答案太明显的,是的,我们国家对基础学科,或者说基础科学,特别是材料科学的重视太不够了,我们可以花大资金大力气去发展电脑,软件,电子,但最最基础的材料科学却投入不够,最后发现很多关键领域里实际上是材料掉了链子,实际上就是短板效应,一个用木条板围起来做成的水桶,它所能装的最多的水,就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版,材料就是中国学术界和工业界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句话 不是凭空说的,本人就是材料系毕业,生活在一个大学里四年,包围在那么多系里,当然知道那边红那边火,那边冷冷清清愁前途愁生计愁工作。但凡一个大学的材料学院,普通本科生毕业后是很难找工作的,本人根据同学会所得的信息,本人当年的那个班,目前就一个还在搞材料,他是本人的好友,基本是因为工作原因而考了研究生,现在发现实际上研究生出路也不怎么地,所以继续生造博士生,其他的人,和我一样,都不在材料行业了,因为一出来,首先本科毕业生确实能力一般,企业要了你也是做比较基础的技术工作,比如质量检验什么的,薪资微薄,所以基本都改行了,有的做软件去了,有的做销售去了,各奔东西!我们太急功近利了,不是吗?忘了基础学科,而直接去研究高精尖的东西,最后却发先什么东西都可以自己设计的,但生产难呀,没有材料,何谈生产?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吗?是的,我们是制造衣服裤子工艺品木头家具普通机电设备的大国。其他呢?随便一举例,你看看汽车配件行业我们都生产什么?国内高端的汽车配件,90%以上都是纯外资的,他们在中国生产只是用你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而已,技术是万万不可能给你的。打住。
再把因材料掉链子的产业罗列如下
1) 金属材料。影响:大飞机,直生机,一切大型水面舰艇军舰,坦克,一切热电站的机组,甚至小轿车的发动机。
2) 高纯硅。影响:CPU,及一切芯片。电脑行不行靠它,导弹打得准不准还是靠它。
3) 多晶硅。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核心,一切太阳能行业,现在国家为拉动GDP,大搞新能源开发,但你最基础的东西怎么不先开发?所有的多晶硅都是高价进口的,美国人推新能源产业,中国人买大单。
4) 陶瓷材料。影响:火箭发动机,导弹打得准不准也是靠它。
未完,待续……
最后我们再把逻辑的过程理成一条线,这就很清晰了,如下:
大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材料——研究所和大学材料研究——国家投入不够
所以材料的问题,还是国家的问题,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就这么简单,希望温总理能看到,发点力,谢谢。
(本文一些具体数据材料未完待续)
后记(2010-01-25):
根据回复做如下一个回复
实际上大家可以在我的帖子里找到很多逻辑的不严密性和错误,我自己也在对我自己质疑。我想正是不断的质疑才能把问题的根 本和核心所找出来。假设我的推理是正确的,那么结果是推理实际上还没有完成,你可以去教育体制,社会体制中找原因,最后你不得不到国家体制中找原因。甚至 最后你还是发现打不住,是不是要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找原因?实际上,我想假设也是错误的,中间的分岔也能发现问题。
我为什么要质疑我自己,因为我认为只要是在中国的体制中读完大学的人,思维基本就是僵化的人,我百分之 两百认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思维僵化的人,没有任何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可言,没有任何的洞察力,这是我的悲哀和痛苦。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大学只是培养能解题的 人,所以我们这些会解体的人就一步一步的赶走了那些表面上不爱学习,很调皮,实际上非常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后,小学6年那些有创造性思 维的“坏”学生就被淘汰了,中学再淘汰一遍,高中再来一遍,大学来最后一遍,最后就剩下我们这些思维僵化没有任何创造力的人。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的现状和 未来。现状你是看清楚了吧,我们在世界之中的表现,内部呢,你我的表现,最后是黑领升起。
所以我对自己是不抱什么希望了,我对我将来的孩子抱希望,我把孩子放入学校后我一定坚持长期的洗脑与反洗脑运动,我不会让他/她天天解题看分数,学校能混过去就混过去。
欢迎继续讨论,希望大家发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反对的意见。
占位标签-勿删!!
前进中的大国,自然问题多多。没有了问题,才叫奇怪。
1930年代的美国如何?抛开29年大萧条的影响,美国国内的问题相比中国今天,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即便是60年代的美国又如何?同样,都是存在问题。一个社会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机械和材料等行业,问题的根源不是科技水平,而是国有企业和政府的体制。现在这一行中的企业,大多已是民营私营企业,加工工艺、水平等较差自然难免,如果你去研究一下索尼和松下发展的历史,它们的早期或许还不如中国的今天。话又说回来,同样是机械和材料,你去看看航天和...... |
我觉得你说的很好,很全面、准确,论坛里的人是不喜欢你这样中庸的表达的,论坛里很多帖子都是像楼主这贴一样,了解某一个军工行业,对某个行业有一定认识,然后就以一个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形象出现,忧国忧民,大说大讲理论,弄得其他网友顶礼膜拜,大赞其民族未来、国家栋梁等等,这样的人虽处于好意,但是多是为了自己在论坛里的名声罢了,工业的问题国家不会不知道,不只一人知道,你的同学或同事不知道么,这且不说,要说的是这样的帖子多了,在论坛来说未必是好事,我希望有点专业的人事不必发这类帖子了,要显示你们的专业知识不必以一种忧国忧民的形式出现,认真讨论一下技术问题,如果你懂就说出来,中外材料差距在哪?为什么有差距,什么造成的,论坛里可能有懂的人,互相交流交流,别总想通过对网友的影响来给社会上压力,铁血的影响也没那么大,有些人也不一定赞同你,这样的帖子多了,论坛除了争吵外,没有什么好的信息。
占位标签-勿删!!
甭跟我瞎扯这个,你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FF呢! 现在中国搞材料的又不是没有,他们的老婆孩子都饿死了!说这种话简直是可笑! 搞这个就要耐得住寂寞,材料学科就业方向窄,待遇低各国皆然,又不只中国如此!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做好这个准备,不然就去搞来钱多的啊,也没人拦着你!但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一面转行去追求金钱,另一方面又埋怨别人不重视,这样的行为才让人不齿! 没有楼主唧唧歪歪那么多废话!就是一个当你的理想和你的物质追求发生冲突时你选择那个的问题。 |
狂顶18楼和62楼,我国虽有腐败,不公和急功近利。但你看看,在美国最赚钱的人不也是那些什么事也不干的华尔街金融大佬吗?别以为他国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会比你高多少。你要是觉得做别的事挣钱,没人会强迫你去搞科研。你要是真心实意要振兴我国基础科学和工业,就去埋头工作,不要在这满腹牢骚地指责国家,抱怨社会,贬损他人。
占位标签-勿删!!
刚度 |
同一类金属材料的刚度差别都不大,刚度与热处理工艺,甚至可以说与技术水平都没多大关系。
当然,仅是指单一金属材料(注明一下,包括有合金,免得又有人误解)。
占位标签-勿删!!
那么厉害,为什么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军舰等的发动机就是不行呢,还是要学习,努力研究,争取早日造出我们自己的优秀发动机来。 |
现在汽车发动机已经进步不小了
航空发动机,有太行和昆仑,技术水平在世界上也能排上号
占位标签-勿删!!
非常赞同楼主!我就曾因一个偶然因素看到一篇文章讲到说是某叶片生产厂家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过某型战机发动机故障。多的我不敢讲,我只能讲机型是现在已经停产的老机型(再多讲就算是泄露军事机密了)。
虽然是冒着风险多嘴讲一句,但咱们国家确实还是要加强在基础学科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材料学之类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可以想一下,作为一款生产多年的老飞机,发动机方面实在不应该再出现因为某个零部件不过关而造成的战机故障。
======================================================================================================
技术原因=零部件不过关?
占位标签-勿删!!
非常赞同楼主!我就曾因一个偶然因素看到一篇文章讲到说是某叶片生产厂家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过某型战机发动机故障。多的我不敢讲,我只能讲机型是现在已经停产的老机型(再多讲就算是泄露军事机密了)。
虽然是冒着风险多嘴讲一句,但咱们国家确实还是要加强在基础学科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材料学之类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可以想一下,作为一款生产多年的老飞机,发动机方面实在不应该再出现因为某个零部件不过关而造成的战机故障。
讲的有些过了,但苦口婆心地冒着被查的风险讲这么多也是劝导各位有识之士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尽自己最大所能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多作点贡献,哪怕暂时的清贫也好!总之,我相信国家是不会亏待咱的!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也是为了国泰民安的现实需要而选择部分必要部分讲出来的,请国安的同志在看到的时候不要追击我!也请坛主在审核此贴认为此回复过于涉密的话务必删掉。)
我是真的怕被追击呀!!!
占位标签-勿删!!
非常赞同楼主!我就曾因一个偶然因素看到一篇文章讲到说是某叶片生产厂家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过某型战机部分发动机故障。多的我不敢讲,我只能讲机型是现在已经停产的老机型(再多讲就算是泄露军事机密了——大家也知道网特可厉害着呢,他们可以通过收集飞机型号、年份等信息来判断咱人民解放军战机的实际战力如何,所以各位原谅我,实在不能多说。)。
冒着风险多嘴讲一句,是希望咱们国家确实加强在基础学科方面的研究。
讲的有些过了,但苦口婆心地冒着被查的风险讲这么多也是劝导各位有识之士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尽自己最大所能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多作点贡献,哪怕暂时的清贫也好!总之,我相信国家是不会亏待咱的!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也是为了国泰民安的现实需要而选择部分必要内容讲出来的,请国安的同志在看到的时候不要追击我!也请坛主在审核此贴认为此回复过于涉密的话务必删掉。)
另外请网特快快走开!要是不幸被查的话务必请大家多支持支持我!
占位标签-勿删!!
那么厉害,为什么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军舰等的发动机就是不行呢,还是要学习,努力研究,争取早日造出我们自己的优秀发动机来。 |
有些东西不只是强度问题
喷气发动机的叶片工作在高温高速气流冲刷的环境中,因此要考虑在这个环境下强度以及变形量的问题,还得综合考虑因此变动的加工工艺。提高叶片前温度才能提高推力。
占位标签-勿删!!
那么厉害,为什么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军舰等的发动机就是不行呢,还是要学习,努力研究,争取早日造出我们自己的优秀发动机来。 |
单晶钛合金技术落后,与钢材两码事
占位标签-勿删!!
这样你可就上了大当了,楼主从几年前的杂志上抄了几句话,再加杂进自己的罗嗦语言,就让一些人看起来有了深度。说说我们国家的发动机涡轮叶片吧,单晶体铸造,高温摄氏三千度,用铁锤砸,不变形。这个强度与美国、俄罗斯比毫不逊色。如果往前十几年,楼主的话尚有价值,现在吗,遗憾,老马后炮了。 |
那么厉害,为什么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军舰等的发动机就是不行呢,还是要学习,努力研究,争取早日造出我们自己的优秀发动机来。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说得很好。我以前在摩托车的论坛也发表过类似的帖子。一个本田CG125摩托车引擎,70年代的技术。现在中国随便哪个厂家都能做出,技术含量不高。但能3—4万公里做到不开箱的,性能质量还那么稳定的,还真只有80年代初纯进口的引擎。人家材料配方炼钢工艺和精加工工艺是买不来的,即使它肯将技术买你,那也意味着它有更好的东西出来了,只有自己踏踏实实地研制才是王道。 |
其实这个车所用的所有钢和铸铁我国现在都是能够生产的(耐磨、耐蚀的钢材和铸铁),但是机床的精度不够,导致了性能不如人,并不只是材料的问题
占位标签-勿删!!
作为一个材料专业又在中科院工作的研究人员。
对楼主的话有太多的共鸣。
中国不缺第一流的设计人员,但却缺乏一流的基础。
对材料行业来说,虽然和信息,能源并称未来三大支柱。但是在中国,却处 处受冷遇。为什么?材料学科是一个实验学科,前期需要投入,后期又不能 直接见效,他往往是作为另外学科的基础而出现,所以,做材料的总是成为 别人的辅助行业。
我所毕业的院校还算是知名院校,我所知道我的同学,很多去了半导体 行业的外企,有些直接移民到了新加坡之类的地方。厉...... |
确实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搞研究不是出于对这个专业的热爱,而是票子房子车子,这样的风气,实在是社会风气所致。
占位标签-勿删!!
因为我认为只要是在中国的体制中读完大学的人,思维基本就是僵化的人,我百分之 两百认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思维僵化的人,没有任何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可言,没有任何的洞察力,这是我的悲哀和痛苦。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大学只是培养能解题的 人,所以我们这些会解体的人就一步一步的赶走了那些表面上不爱学习,很调皮,实际上非常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后,小学6年那些有创造性思 维的“坏”学生就被淘汰了,中学再淘汰一遍,高中再来一遍,大学来最后一遍,最后就剩下我们这些思维僵化没有任何创造力的人。
--------------
同感!!!!
占位标签-勿删!!
好几个原因吧~ 首先 工业基础薄弱 这个我想没人会反对吧 毕竟这六十年从无到有 中间又多了一些七七八八不太妥当的时间段~
其次 社会风气 急躁还有腐败 对基础工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能干事的基普科研工作者待遇不佳~~
最后 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了 我也没毕业多久 读建筑不是读机械的材料的 但是对材料比较了解 因为几个要好的哥们都在同校材料班
我不知道其他学校怎么样 我的就一个普通二本的学校 我们学校的材料班 压根就不在读书 当然不止他们 我们在大学也是 但是无所事事大学四年下来 确是空有一个专业的名没有一个专业的实~~ 腹中无墨水 哪里扛得起发展基础工业的重担哦~~
占位标签-勿删!!
没错,绝对的体制问题,诚如楼主所想到的这些,可能很多人也想到了,但是却无法反映给掌握财力人力物力的决策者,而更多的时候这些决策者又打自己的小算盘,不愿意将财力投入到一个产出比低,甚至可能无回报的项目,这与管理体制和决策者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不客气的说,现在的领导层,真正一心为公的少了,越来越多的靠吃喝嫖赌阿谀奉承擅长“内部斗争”的蠢材在掌握着决策权,而基础科学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消耗大,而产出又不确定,再加上靠一些混饭的去搞,很多都变成了无底洞,不过像楼主所说的这样,在已经拿到人家成品知道配比的情况下,而仅仅是探索一下工艺都做不到的话,只能说太腐败了,太官僚了,无语了……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说的不无道理,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你光着急是急不出来。
政府层面其实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并在想办法逐步解决,目前对蓝领技术工人的重视程度是十年之前不可比拟的。在某些领域、某些工种中间,他们的待遇比普通的白领高了好几个台阶;而军内系统大量提拔技术兵种也是一个良好的迹象。
总之一句话,政府的职责是发现问题,重视问题,并寻找途径去解决问题;而我们普通百姓的职责就是集智集策,为政府解决问题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而不要仅仅是悲观和抱怨,这并无助问题的解决。
占位标签-勿删!!
实际上大家可以在我的帖子里找到很多逻辑的不严密性和错误,我自己也在对我自己质疑。我想正是不断的质疑才能把问题的根本和核心所找出来。假设我的推理是正确的,那么结果是推理实际上还没有完成,你可以去教育体制,社会体制中找原因,最后你不得不到国家体制中找原因。甚至最后你还是发现打不住,是不是要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找原因?实际上,我想假设也是错误的,中间的分岔也能发现问题。
我为什么要质疑我自己,因为我认为只要是在中国的体制中读完大学的人,思维基本就是僵化的人,我百分之两百认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思维僵化的人,没有任何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可言,没有任何的洞察力,这是我的悲哀和痛苦。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大学只是培养能解题的人,所以我们这些会解体的人就一步一步的赶走了那些表面上不爱学习,很调皮,实际上非常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后,小学6年那些有创造性思维的“坏”学生就被淘汰了,中学再淘汰一遍,高中再来一遍,大学来最后一遍,最后就剩下我们这些思维僵化没有任何创造力的人。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的现状和未来。现状你是看清楚了吧,我们在世界之中的表现,内部呢,你我的表现,最后是黑领升起。
所以我对自己是不抱什么希望了,我对我将来的孩子抱希望,我把孩子放入学校后我一定坚持长期的洗脑与反洗脑运动,我不会让他/她天天解题看分数,学校能混过去就混过去。
欢迎继续讨论,希望大家发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反对的意见。
占位标签-勿删!!
#
不好意思.本人就是空客A380发动机材料的生产商之一.你的文章说得太多,但水份太多.做飞机发动机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困难.它是很多很多因素的整合,还有大量的时间,金钱,经验.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不懂的人最喜欢议论.耐心等吧.........
#
# ----------------------------------------------
仁兄,你玩笑是不是有点开大了?如果你说你为RR,GE,或者PW提供某一个具体材料,或者初级材料的话,我还可以找个理由相信,他们才是主要的民用发动机生产商好不好,你说你本人就是A380发动机生产上?仁兄可知A380系列实际上不只是在选用RR的发动机的,其他两个人家也选。难道美国GE和PW也找你?你到底要为那家发动机提供材料嘛?发动机上东西很多,是那一块的是你的材料?涡沦的?还是发动机外壳上的标识颜料这个材料是你公司生产?或者说是你本人生产?请你本人联系中国商飞,一航,132厂,黎明,开一个高价吧,如果你有涡轮的合格材料,如果你不卖给国家,我国还有一个特别的法律,对民间特重大科技成果,可以国家强制征用的,你不卖都不行。
占位标签-勿删!!
不好意思.本人就是空客A380发动机材料的生产商之一.你的文章说得太多,但水份太多.做飞机发动机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困难.它是很多很多因素的整合,还有大量的时间,金钱,经验.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不懂的人最喜欢议论.耐心等吧......... |
上面这位兄弟才是真正的内行话!而楼主这篇洋洋大论,只不过是夸夸其谈罢了!从他说什么拆开一个发动机,就能仿制出每一个零件,就知道他根本就是个外行!
很简单举个例子:先别说飞机发动机吧,我给你一台奔驰轿车,让你拆开仿制,允许你用举国之力来仿制!你能保证绝对能仿制出一模一样的奔驰轿车吗??我说的一模一样,不是说仅仅有个样子!而是要外型、性能、质量完全跟奔驰一样!不许有丝毫打折扣!我只怕你就算动用九牛二虎之力也好举国之力也好,最后做出来的也仅仅是“吉利”那样的样子货而已!奔驰轿车的神髓,怕是门都没摸到!
所以造飞机发动机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光是材料学,就是加工、设计、组装,装配所用的专门工具和机械,甚至调试软件,样样工序都有高深的奥妙在里面的!岂止是材料那么简单?? 所以说要制造飞机发动机,或者奔驰轿车,你就要从全方位、各专业各学科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追赶,缺一样都不行!这是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比拼的是你这个国家的体制,你这个国家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你这个国家的经济效率,这些根本制度问题。 如果你这个国家是个到处贪污腐败,人人夸夸其谈,领导欺上瞒下,只顾损公肥私的国度,人与人之间不讲衷心合作,而是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么样的社会氛围,那恐怕你要迅速追上人家先进的体制,搞出人家那样先进的产品,是很不容易的。
占位标签-勿删!!
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仿佛众人皆醉我独醒 好像领导都是傻子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看不出来 不去做 不可否认现在贪污腐败 脑满肠肥的不少 但你们真的认为国家领导就不知道么 你们以为我们搞出原子弹 搞出卫星 就能搞出高端材料吗 你们知道搞材料的的难度吗
可以说搞材料比原子弹 卫星更难 而且是难上加难 其他高科技在难也不过是一个系统 他包含的范围必定有限 所以花点时间 给予足够的金钱还是可以搞出来的 但材料是什么 可以说是全部 从你吃饭用的筷子到飞机用的螺丝钉都关系到材料 你们就想着国家投入 你们知道要投入多少么 可以明确地说 肯定投资不起的 材料的范围更大 而且每一个进步都是靠无数次的试验换来的 整个行业进步的投资不是某一项科技进步所能比拟的 还有一点投资要有回报 我们在军事高科技的投资可以给予国家足够的安全感 也可以卖点装备换点外快 但是对材料的投资呢 军事材料只占其一小部分 如果材料过关 中国出口的产品就是高质量 但是老外在材料方面走在我们的前面 也就意味着 尽管我们投资很多 但是在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的产品质量依然不如他们 而且由于我们前期大量的投资 产品价格也降不下来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既没有质量优势 也丧失价格优势 中国拿什么去竞争
其实这都是很明显的事情 之所以不做 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 而是因为我们办不到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公民文化素质越高 国家越发达 但关键问题是那个国家有足够的钱让所有的公民都接受本科以上教育 所以美国有哈佛 有普林斯顿 但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博学者 所以中国人有原子弹 有北斗 但不是从丝绸到特种钢都是最先进的 一个家庭出一个天才不难 但要全部都是人才那比出一个天才更难 最基础的就是最难的
占位标签-勿删!!
作为一个材料专业又在中科院工作的研究人员。
对楼主的话有太多的共鸣。
中国不缺第一流的设计人员,但却缺乏一流的基础。
对材料行业来说,虽然和信息,能源并称未来三大支柱。但是在中国,却处
处受冷遇。为什么?材料学科是一个实验学科,前期需要投入,后期又不能
直接见效,他往往是作为另外学科的基础而出现,所以,做材料的总是成为
别人的辅助行业。
我所毕业的院校还算是知名院校,我所知道我的同学,很多去了半导体
行业的外企,有些直接移民到了新加坡之类的地方。厉害点的去了美国。还
有的去做了销售。而在国企,做本专业辛苦,工资低,而且不体面,这就是
中国现在做材料人的现状。
而在高校,研究所里,做材料的人是不少,但是在这个以SCI为标准的中
国学术界,大多数的教授/学者都追风去做能发高影响因子
文章的“新材料”。从一千个失败的样品中,撞上了一个好样品,出一篇几个
影响因子的文章就可以评高职称,拿新的基金。形势如此,我搞碳纳米管的,
肯定比你搞钢铁的,搞高温陶瓷的容易出成果。聪明点的谁不去想做所谓的前
沿,获取决策层对我学术水平的“认同”。
所以,中国材料行业不行,很大的责任在于学术界的浮躁,在于领导层喜
功好进的政策,还有对材料行业的不重视。
占位标签-勿删!!
两位兄弟记住了,要牢记。RR是英国的发动机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名称的缩写。不是什么劳斯莱斯! |
兄弟,你真外行了。
Rolce Royce这样的商标,难倒允许两个毫无关系的公司都用么?还在相差不远的行业?R R 生产汽车,就不能生产发动机了?BMW早先还生产火箭发动机、GE的产品更是包罗万象,不仅有F22的发动机,还有火车头、X光机呢。现代公司制度你懂得多少?美国福特和日本丰田难倒就是一个公司么?
更正:正确的拼写应该是 Rolls Royce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是我们的起步比别人晚很多,人家都造了将近100年的飞机,军舰,各个工业系统非常完善,而我们不到30年的制造经验(独立制造),这还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技术积累。以前国家投入科研的经费确实不够,谁叫咱人穷志短;再者优秀的技术人才很多都挣美元去了;本身这些都是西方国家技术垄断的,别指望人家教你,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干,而要研究这些绝不是一大堆本科生就能完成的事情(我们不是看不起大学生),全国13亿人口,清华,复旦才招几个,就一般的大学生能有五分之二的在好好学专业就不错了,都是大...... |
占位标签-勿删!!
“罗罗”就是指的劳斯莱斯公司,Rolce Royce,大概那是南方的说法,翻译不是很规范,自成一套。
|
两位兄弟记住了,要牢记。RR是英国的发动机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名称的缩写。不是什么劳斯莱斯!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