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建国大业》记述真实历史
共 833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建国大业》记述真实历史
共 833 个阅读者
想看《建国大业》的冲动,老实说是因为看了板块里的众多影评才有的。在我的印象里,所谓为国庆60周年献礼而拍摄、众多娱乐明星偶像加盟的《建国大业》充其量是一部政治色彩浓厚、明星大腕噱头、炒作大于质量的宣传片,只是包装的精致点罢了。版块里众多兄弟姐妹的影评有褒有贬,评者无心,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抱着找茬的心思和挑剔的目光,我点开了影片的在线观看链接。但是当我一气呵成的看完整部影片以后,所有的想法都彻底的改变了。同时也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观点,当最后那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占满整个画面的时候,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骄傲。
影片讲述的故事是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共重庆谈判开始,一直叙述到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基本完整还原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以及各民主党派之间发生的事情原貌。有人很不以为然的说这是一部流水账一样的影片,平淡无奇。我有些不同意,叙事的影片有很多种。《建国大业》之所以采用严格按照历史时间的发生顺序来逐步叙说,是因为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了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历史事实;其二是为了表现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的脚步,从一个侧面来阐述我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必然性。其中除了交代清楚重大事件的发生以外,还穿插了许多的细节描写,真可谓主脉清晰、细节生动。所以从叙事风格和故事发展上来评论,导演和编剧这样处理有其必要的深意。
影片另一个比较争议的说法是把反派演的太帅了。反观我党的干部和军队,简直太土了,很没有面子啊。但是,这正是导演想真实还原历史的苦心,也许有些不能接受,但没有什么比真实还原更重要。想当年,中山先生创立国民党,那也是一帮热血汉子聚在一起闹革命啊。只是后来,环境变了,人变了,腐败成为了主流,私心占据了一切。正是这样一个看似人才济济实际已经积重难返的国民政府,给全国同胞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别说国民党的干部、将军们太帅,他们虽然把国家搞的一团糟,但领导就是有领导的气质,这个不是想学就学的来的,或许现实版的他们比影片里的更帅!但是,帅归帅,不能当饭吃,最后还是被我们给赶的走投无路。在刻画共产党的领导们老土上,我看也没什么丢面子的。伟大的之所以伟大,不是看穿的、吃的、住的土不土,而是看都干了什么。穿着粗布衣服、光着脚、抽着没有过滤嘴的烟、甚至还不修边幅的毛主席,谁又能否认他的伟大?楞是把北京的城墙当成地主家大院的院墙的士兵土而且没见识,但又有谁能否认他的英勇善战?
应该说《建国大业》这部影片还是很客观、讲事实的把当时国共两党又谈又打的经过还原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解放战争。当影片进行到毛主席回绝了李宗仁或者说是蒋介石提出的划江而治的想法时,我释然了,甚至有些钦佩导演和编剧。在以前的宣传中说这次谈判为成是国民党没有诚意,是想借谈判来缓解前线压力,希望得到喘息和休整,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用心极其险恶。我曾经疑问过,解放军在长江北岸陈兵百万,兵锋直指江南,国民党明明已经支离破碎、濒临崩溃,如果划江而治,是对国民党大大的有利,怎么可能会没有诚意呢?现在我释然了,要是真的划江而治了,大家都成了分裂中国的历史罪人,所以所谓的划江而治根本不可能出现。
纵观整部影片,应该说《建国大业》是一部反应我党解放战争时期和国民党最后较量的史诗般影片,至于其中出现的大量明星大腕,始终只是个噱头,可以理解为娱乐界对新中国诞生的崇敬和爱戴。当然,由于影片长度的限制,许多历史镜头无法一一闪现,比如冯玉祥将军的出事、蒋经国上海打老虎的结果等等。由于是明星而多给了几个画蛇添足的镜头和对白,等等诸多缺点和漏洞,但缺憾并不能掩盖影片优秀的本质,《建国大业》是优秀的,我没有白看。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