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八“炮校”执教,推广“侦察班对抗训练法”。
共 4809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八“炮校”执教,推广“侦察班对抗训练法”。
共 4809 个阅读者
上集是之四十七 赴军集训,专题研究苏军战术原则。下面请看之四十八“炮校”执教,推广“侦察班对抗训练法”。
回到团里,正好孙建军参谋的爱人带五、六个月大的孩子来队探亲。为了让建军一家好好团聚,我叫他近期别再下去跑了,由我来负责外面的事情,他就管一下内勤即可,他当然满心欢喜。
有一天下午,我从附近连队检查指导工作回来,走过他暂时当作宿舍的大房间,见门是开着的,又听见里面传出婴儿哭声,但声音不大,并且杂有吸吮的声音,还以为是他的爱人在奶孩子,就走过去了。
等我从自己房间出来准备下楼时,还是听见原来的声音,心中不免奇怪:怎么小孙的爱人不跟孩子说话呀?于是,就在门口敲敲门框,连问几声“有人吗?”没反应。就走了进去,一看,哎嗨!这俩河南夫妻真绝呀,居然将小孩丢在床上,把个奶瓶灌满了,用绳子倒挂着,奶嘴正好在孩子稍微抬头就够得着的位置,任由小孩吃了睡,醒了吃,俩大人不知道跑哪去玩了。
小孩见有人来,偏头望望,见是生人,便又自顾吸奶去了。看那样子,估计不是一天两天搞习惯的。呵呵,这倒是我头一次见到的育儿办法。不过,那小孩还挺乖的,长得挺壮实,在那近十天的日子里,我没听见她大哭大闹过。如此看来,小孩子还是粗放地养育比较好。
8月30日,参谋长通知我:接军区炮兵部侦察处通知,31日带领榴弹炮6连侦察班,前往崇庆县怀远镇军区炮兵训练大队,准备为即将在那举办的“侦察、指挥排长集训班”上课,推广去年我们团探索的“炮兵侦察班对抗训练法”。还说:去年的试点材料,军区炮兵部及侦察处的领导们很感兴趣,觉得有必要在全区炮兵部队推广;这次专门指定由你带一个侦察班去,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勘测现地模拟战场,准备实地演示“对抗”方法;时间为一个月。
部队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今天通知,明天就得开拔。于是,我赶快通知榴炮2营,让6连侦察班按照冬季拉练的行装做好准备,等我明天带着一起去军区炮兵训练大队。
31日一早,我打好大背包,整理好所需物品,就等汽车连来车送了。8时整,汽车连老班长侯开美开了辆解放-10运输车过来了。装好东西后,先去庙儿岗接6连侦察班的同志,再沿着峨眉-夹江-眉山-彭山-新津-大邑-崇庆之线,前往地处崇庆县怀远镇枫香嘴的军区炮兵训练大队。
这条路线,侯班长也没走过,在新津转往大邑方向后,他一个劲地往西开。过了刘文彩的老家-安仁镇,又过了大邑县城,接着又过了灌口镇,还往西开。我看太阳已经偏西,时间已是下午四点钟了,就疑惑地问侯班长:“你出发之前看交通图了吗?”“看过的。灌口西边应该有条岔路直接去怀远的,啷个搞起的,灌口过来这么长时间了,岔路口还不见呢?”侯班长说。“那就停下来问问老乡,弄清楚了再走,免得越跑越远!”我说。“要得,前面有个人过来,我来问问他。” 他说。
汽车“吱-”的一阵响后,停在了路边。他下去拦住老乡问了路,上车跟我说:“哎呀,过球了。灌口过来一点点的那个正在修整的岔路就是的。可是,路况不好,很难得走。你说啷个办?”“那就转回大邑往北从崇庆县城,再转圆通场过去!”我说。“要得,就这么走!”他说。于是,倒过头来往回开。
我们到达怀远镇,问了好几个老乡“军区炮兵训练大队在哪里?”他们全都说“不晓得”。好在遇见个背背篓的士兵,一问,原来是50军教导队的给养员,刚好徒步来怀远场买东西,正在发愁怎么把东西背回去。这下好了,我们有了向导,他么正好搭便车。
车子又转过来,往东偏南方向开,沿着一条沙土路,进入一个浅丘峡谷,车子开始颠簸起来。突然,车顶传来“嘭嘭嘭”的敲击声,那位给养员大声喊:“到了,到了!”车子在一个山洼口边停下,给养员下车手指左侧那条水泥路对我说:“这里面就是炮训大队队部,你们进去吧。谢谢你们啦!”我说:“不谢,我们还要感谢你咧!你慢走哈!”就此告别,他继续往前走。因为军教导队就在前面一点路,就没必要送他了。
这时,从队部出来个高个子干部,问我们可是149师炮兵团来的。我说是的,他马上自我介绍:“我是炮训大队侦察教研室副主任,姓张。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也自报家门,然后问他怎么安排住宿。他立即喊正在边上看着我们的那位哨兵过来,帮我把背包扛进我的宿舍,他则带着车子转到对面山洼去了,侦察班的宿舍在那边的教学区里。
队部所在的这个山洼,纵深约300米,一条水泥路向里延伸。从大门口往里走,左侧是一道约3米高的堡坎,上面沿路一溜平房;右侧的坎下依次是办公大楼和体育场兼操场。我跟着扛背包的哨兵,沿台阶上了左侧堡坎,来到一座新房子前。他推开走廊西头的那间屋子门,把我的背包扔在靠窗那张床上,说:“这就是你的床。你先忙到,我还得去站哨。”我连声感谢。
送走哨兵,我开始整理床铺,安放物品。这间屋子约20平方米,坐北朝南,我的床在南窗下,顶着西墙放置,窗下是一张办公桌,还有一把木椅子和一个小马扎。
北窗下已经有一个人住,床上挂着蚊帐,内务整理得很整洁;一个经纬仪箱子和脚架靠墙放着。可以肯定是哪个测地分队的干部,也是来当临时教员的。
一阵下课号声响后,我还在整理东西。突然,外面传来一连串喊声,“刘中林!刘中林!……”。我边答应“诶!”边往外面看。哈哈,原来是炮兵学院时的老同学李建明、刘玉民,还有我的同乡战友施照荣。
大家正热烈交谈时,张副主任过来了,他的身后还跟着个细高个的年轻干部。副主任介绍说:“刘股长,这位是50军炮团指挥连测地排的江兵排长,是来帮我们讲授测地侦察的。”接着,向江排长介绍了我。
介绍完,他又开心地指着那几位说:“你们都是老相识了,等会陪刘股长一起去吃饭啊!”说完风风火火地走了。这位副主任给我的第一印象,还真的不错。
就餐时,大队训练处蒋处长与我一桌,边吃边聊天。他告诉我,这里已经使用光学投影仪进行教学,所有的教案必须事先写或画在透明胶片上,届时幻灯机一开,就能显示在银幕上。又跟张副主任说,明天早晨带到教室去看一看,顺便将胶片交给刘股长。
9月1日起床后,刚洗漱完毕,张副主任就来了。我们一起来到教学区,先看了6连侦察班的住处。他们没去出操,正在整理内务。见我和张副主任去了,杨华平班长下口令:“全班注意,立正!”然后向我跑来,我用手指向张副主任。他就立定在张副主任的前面,敬礼报告说:“报告首长,侦察班正在整理内务,请指示!班长杨华平。”张副主任稍微迟疑了一下便马上回了个礼,说:“继续整理内务!”我向杨班长投去赞许的目光,跟他说:“我们当兵的就这样,到哪里都是家。既然是家,就把它整理得整整齐齐的。”说完,随张副主任走进了投影教室。
呵呵,这个教室不小,足可装下百把人。讲台后是一面巨大的银幕,稍向前倾斜,应该是为了便于学员观看的;讲台上的右侧安放着一台自动卷片投影幻灯机,一个形似张开的鸭嘴样的镜头,卡在立着的升降杆上。我看了看,哦,也就是利用的光学折射原理,座机里发出的强光,聚焦后通过那个镜头的转换,将图象投射到银幕上。
张副主任给我演示了一下:接通电源,摁下开关,翻开镜头的翻盖,一道强光从座机的中央射出,经过镜头三棱镜片的转换,一个方方正正的光影投射在银幕上;取出一张幻灯片搁在座机的表面,幻灯片上的画面就显示在银幕上了;指着座机表面前后两个卡榫说,这是自动卷片机,写(画)好的胶片卷成筒状,安在固定的一侧,拉向卷动的一侧卡住,到时就能随着讲课的进度,一页一页地卷动;……最后,取来一卷胶片和水彩笔,让我把教案写在胶片上,等墨水干后,再卷好备用。
往回走时,我问张副主任给多少准备时间,以及侦察班的工作如何安排。他说:“还有5天就是你的室内课,来不来得及?不行的话就往后调整一下;侦察班的工作听你安排;对抗演练放在集训后期进行,还有20多天,你准备个方案给训练处。”真行,箍子又套回来了。我脑子一转,也好,免得人生地不熟的,难以适应。就说:“行啊,就是加班加点,也要保证按时上好室内课;每天上午我在屋里复制教案,侦察班自行训练,下午带他们到野外训练,兼顾勘察地形,为下一步实地对抗演练做准备;演练方案在室内课上完后制定。”
接下来的几天,我将带来的那份《炮兵侦察班对抗训练试点工作总结》修改成教案,又写(画)在胶片上。写和画都简单,麻烦就在那水彩墨水不容易干,再就是不好修改。害得我又是用煤油擦,又是用刀片刮,很是浪费了些时间。头一次做这样的活,实在是艰难呀。
同宿舍的江兵,是个成都人,性格比较内向。我主动与他聊天,基本上是我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多话。可每天早晨起床号声响过,我起床时,总是不见他的人影,心中不免生疑——这家伙夜里跑哪去了?
等我到外面转一圈回屋时,却见他浑身冒汗地从外面跑回来,对我笑一笑,然后自顾解下绑在腿上的沙袋。见他兴致正高,便与他攀谈起来。得知他每天只要不下大雨,都坚持长跑,一直跑到门前这条沙石路的南向尽头,然后折返往回跑。跑到汽车驾驶训练场时,进去练习南拳。
说着,他取出一本教材,封面上赫然俩大字《武术》。我翻了翻,心生跟着练习的欲望,便问此教材可能买得到。他说他家住在体育学院附近,体院门外的地摊上有成套的《武术》教材卖,一套上中下三册。哎呀,太好了,我早就想练习点武术,也好与“侦察参谋”相对应。人们不是都认为“侦察兵”都会拳脚功夫的么,而我这“侦察参谋”却一点武术功夫都没有,说不过去呀。于是,我托他回家时帮买一套,他欣然答应了。
下个星期一的早上,江兵从成都回来,进门第一件事,就是从挎包里拿出一套《武术》教材来,喜得我连声“感谢”。于是乎,每天清早,在门前的沙土路上,在汽车驾驶训练场里,多了个身材匀称、穿着四个兜的兵。他先是跑步,继而练习深呼吸,再是比画南拳招式。……
时间过得真快,倏忽之间,五天过去了,轮到我上课啦。那天,张副主任陪同我到了教室,值班员报告后,大家坐下。老张把我介绍给大家,提了些要求就走了,我便正而八经的讲起课来。
首先,跟谁对抗?就是我炮兵侦察班之间,同时展开,对同一组目标进行侦察,看谁侦察发现的目标多,测定的坐标准确,耗费的时间短。
其次,侦察什么?进攻战斗时,敌人防御纵深3公里以内,各种兵力兵器的配置位置;防御战斗时,我阵地前沿前3公里内,敌人兵力兵器的配置位置。
第三,怎样侦察?
一是侦察地形。研究与熟悉目标区域的地形特点,熟记各种地形相互之间的关系位置,确认敌我前沿、方位物、侦察地带和特别注意地域的现地位置;分析敌人可能配置目标的地域、机动的道路和地段;判明各观察所的通视程度与视界死角范围,以及目标附近地形对指示目标和观察炸点的影响。
二是侦察目标。应熟悉敌军的编制、装备和战斗队形的配置原则,各种技术兵器的性能和活动规律,以及敌军各种反侦察措施的特点等;应注意研究当时天候的各种影响。侦察时,应采取耳目、器材相互配合,全面侦察、重点研究,前后对证、跟踪监视的方法,去发现目标的暴露征候和目标;应随时将发现的目标征候和目标,认真地进行登记,并结合目标附近的地形、敌军的基本情况和上级下达的敌情通报,进行综合分析,以判定目标的种类、性质、位置、数量、幅员、行动企图及其真伪。
三是指示目标。有四种方法。即:利用器材标定指示目标;根据方位物或地形指示目标;根据基准射向指示目标;根据直角坐标指示目标。
四是决定目标位置。通常使用单观极距法和双观交会法。
所谓单观极距法,就是在一个观察所,利用器材测出观目方向角(方位角)和观目距离,求取目标坐标的方法。此时的测距,可以使用激光测距机或者体视测距机;对于发光又发声的目标,可以使用秒表测距。这种方法作业简便而迅速,使用极为广泛,是决定目标位置的基本方法。
所谓双观交会法,就是通过两个观察所,同时测出同一目标的方向分划,求取目标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作业精度较高,夜间决定瞬间消失的目标更为有利。缺点是组织工作较为复杂,不易指示和辨认目标,还需要可靠的通信保障。
我边讲边在投影机上图解,形象直观地把需要讲授的内容,传授给学员们。大多数学员都能安静地听讲、做笔记,个别几个人表现得心不在焉,在那里交头接耳,我一直忍着没有发作。因为我不了解他们的底细,弄得不好可能会僵持起来。
第一节课结束时,我了解了一下,得知那个最活跃的是军区炮兵部首长家的公子。我这个人平生最恨仗势欺人的家伙,你家越是有大人物,我越要教训你。这不,第二节课上到一大半时,那位公子不仅说话声音越来越大,引得其他学员纷纷侧目,而且走下座位,到另一个学员的座位上去挤着坐,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我实在是忍无可忍,就停止了讲课,专门就该公子的表现,好好批评了一阵。
我说:“不要以为自家有人当大官,别人不能怎样你。跟你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他今天在位置上,你有仗势欺人的本钱;你咋就不想一想,哪天他垮台了,或者不在位置上了,你又算什么呢?!”又说:“尊重别人,是我们做人的起码要求,何况我在这里讲得口干舌燥。你不想听,可以出去,不要在这里影响别人。如果是我讲得不好,你可以向大队领导反映。”
我这些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其他学员却都心知肚明,一个个都用赞许的眼神看着我。现在轮到那位公子哥难受了,他赶快回到自己座位上,把头低了下去,埋在两肘弯里。我想:知耻而后勇,竖子可教也!也就不再继续往下说更叫他受不了的话了。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一打一个准。制住了害群之马,后面的课就上得顺利了。至于那位公子哥是否恨我,那是他的事。我一不想靠他老子提拔,二不求人人说我好,怕什么?!我倒是希望他从此正视自己,改掉坏毛病,或许今后还是个人才。
……
下一步就是到野外勘察地形,现地设置目标,测定目标的坐标及高程。然后根据目标区域的测地诸元,制定演练方案。
首先,确定演练课题为“防御战斗中的炮兵侦察班”。明确我防御阵地前沿。
其次,根据敌军进攻战斗的兵力兵器配置原则,从我前沿前400米至3000米,选定各种目标的设置地点。通常是现地的一棵树,或一个土包,或一座房子的某个墙角,并分别编上名称和编号。
第三,根据现地某一点的坐标与高程,导出观察所位置的坐标与高程,再分别测定各目标点的坐标与高程。
第四,绘制现地简图,将各目标图解在上面,做好注记。
第五,编制目标测地诸元一览表。
第六,编写演练方案,绘制目标显示布局图。
为了演练顺利实施,我在方案里提出,要有通信保障分队和保障物资,比如电台、电话机、炸药、雷管、导火索等等;并在学员正式演练前,由我组织先检验一下,请侦察教研室的领导前往现场指导。
演练方案经大队领导审批后,派来了2部电台和一个班的有线兵,保障物资也陆续请领到位。我跟张副主任协商好:演练时,一部电台跟着他,在观察所区域;一部电台跟着我,在目标区域;俩人在演练开始前5分钟开机联系,以便协调动作;有线兵专门负责我跟各目标点的联系,以便指挥目标显示;如果电台不通,则在开始时发射信号弹,三发红色为开始,三发绿色为结束;如果雾气稀薄,就用信号弹垂直向上发射,显示目标。
检验性演练那天,该地的晨雾早早的散去了,能见度很好。显示和通信保障分队就位后,我按照各战斗时节的情况想定,逐一下达显示口令,目标便一个接一个地显示出来,效果很理想。看到这样的效果,侦察教研室的领导也很满意,说正式演练时,就按这样来。
我们每次去野外,都要经过50军教导队门口。几次路过后,我觉得奇怪:怎么没见大门敞开过?里面为什么悄无声息?便向江兵打听。原来里面正在甄别从越南遣返的我军战俘,全是150师448团3营8连的兵。经过将近两年的甄别,大部分战士按服役期满作了退伍处理,还有几个干部在里面,接受最后的甄别与处理,可能要把连长和指导员送交军事法庭,判刑是跑不了的了。
之所以要严肃处理连长与指导员,主要是他俩作为连队的军政主管和党支部的正副书记,竟在连队陷入越南地方武装包围的情况下,不是积极组织兵力火力进行突围,而是以所谓“保存实力”的名义,召开支部委员会议,通过了由连长提出的“集体投降”的建议。结果,除了一个副连长坚决反对,并带领一个排的人冲出来外,其他人都缴械投降了。
这个事件,我早在1979年到宣化炮兵学院读书时,就听说过,还被当作“我军建军史上最丑的事件”,弄得我们这些同属50军的学员们抬不起头来,觉得非常的狼狈。
后来又听说,那位连长先生是战前扩编时,由军区某个副政委的警卫员提任的,政治素质不高不讲,还事事压住指导员;指导员以前是从饲养员成长起来的,本身军政素质也不高,在这位强势的连长面前,不管对错,一律顺从。于是,全军最耻辱的事情,就“诞生”在他们连队了。
……
正式演练安排在集训结业的头一天。那天,我们一早就出发了。在大雾的笼罩之下,大家各就各位,一切准备停当后,看离正式开始还有5分钟时间,就叫电台跟张副主任联系,准备开干。不知道那电台兵怎么回事,无论怎么调试,就是不通,我只好耐着性子一边等他调试,一边吩咐大家注意看有无信号弹升起。
说来也怪,平时虽然也有大雾,但到了上午8点钟就逐渐散掉了。这天却奇怪了,到了8点钟,雾气还是那样浓重,一点没有要消散的迹象,即使信号弹升起,也是看不见的。
看看手表,演练开始的时间已经过了,那位电台兵还在调试,电台里只有“吱吱-咝咝”的声音。我这时真恨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学学电台操作,否则至少可以协助他一把,或者提醒他检查某一个部件。
时间在不停地流失,大雾仍然浓重,电台兵还在调试。看着这些,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对电台兵发大火,就熊了他几句:“干什么吃的?!昨天为什么不好好检查一下!?这事情全都让你给耽误了!”熊得那个电台兵也起火了,便跟我顶了起来,……我真想赏他几个嘴巴子,但还是压住了火,不跟他计较了。转而把火出在张副主任头上,给的什么电台么,老子“罢演”了!可我再发他的火,他也看不见,听不着。
时间过去了半个多小时,大雾还是没退。我看实在没法子进行下去了,就下达了撤收器材、准备撤回的命令。大家一阵忙乎,全都撤到我身边来了。大家检查装备后,我见没有少人和器材,心定了不少,但还是气呼呼的命令大家“上车,回去!”
当我们的车子晃晃悠悠的开到观察所附近时,却见这里的雾气已经在消散,太阳光照射在观察所位置,一个个学员正在器材后面等待着。回头一看,目标区域还是大雾弥漫。看见我们的车子过来了,张副主任赶快跑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火气直冒地说:“你们的好电台,啥玩意,老是不通。不搞了,回去!”
老张有点舍不得地说:“大雾马上就要散了,还是搞下去吧。”“就算大雾散了,电台不通也还是没有用呀!”我道。老张转向电台兵问道:“怎么了?哪里的问题?”“不晓得咋回事,调来调去就是不通。”电台兵嗫嘘着说。
老张又问我:“能不能改第二套办法,用信号弹联系?”“不行,那些显示用的炸药包都已经拆开,再结合需要不少时间。再说,还很危险,弄不好会出事的。”我说。“那怎么办呢?”老张象是问我,又象是问自己地说。“反正学员们已经知道怎么对抗了,无非是少一次实地演练而已。他们回去后,可以在自己部队演练的。”“……”他不吭声。“还是回去吧!真正还要搞的话,你们推迟一天结业,我们回去准备得好一点,争取明后天再来吧!”我说。“好吧!估计这次没有机会了。”他说。我见他已认可,车身就上车,忽忽啦啦就开回去了。
第二天,集训队如期结业了,再搞一次的可能成了零。我以为大队会对我有意见了,谁知还专门派车,由张副主任陪同,拉着我和侦察兵,到成都及附近游玩了一圈,参观了杜甫草堂、武侯祠(南郊公园)、都江堰、二王庙和大邑县怀仁镇的刘文采地主庄园,照了一些相。可惜的是,那些相片不知张副主任寄给了谁,我一张也没有看到。
下集请看之四十九 喜得娇子,初为人父好感觉。
占位标签-勿删!!
偶有空闲阅读刘参谋的系列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内容,感慨有很多。一是感慨作为和平年代投身军营并参加过局部边境战争的一名军人,其经历既平常但又相当奇特;二是感慨能够把我们当年相同、相似的战斗训练生活经历系统地回放描述得如此真切;三是感慨主人公与我等同属一个军、同为炮兵、同当参谋、同是宣化炮院毕业,作为一种对部队生活留恋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四是感慨能成为一个处处有心、提笔耕耘、精细工作、尽职尽责的军人是多么不容易。 这样的军人一定是称职的职业军人,既便已不是军人也胜似军人,那山那水那时光却记忆犹新。因此...... |
谢谢首长的支持!
我之所以要勉为其难地敲起键盘,真实地写出自己的军旅生活经历,主要的还是想告诉现在的军人:
不要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不要象我那样患得患失;
要干好一件事情,就不要怕反复,要锲而不舍地去追求;
要象雷锋那样,对党、对人民忠诚不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研一行;
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相信自己所受的教育,而且是经过历史证明非常正确的教育,不要稍有风吹草动,就跟风跑,没有自己的主见;
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曾经挤兑过自己的同志一起工作;
要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关键时刻要沉得住气,拿得出手,不要前怕狼后怕虎;
要明辨是非,不随风倒,不随大流,错误的东西就是要顶,哪怕自己仕途上吃亏,也要坚持下去;
……
我这一生也就这样了,曾经做得对的和错的,都已经成为历史。究竟怎样,任由别人评说吧!
占位标签-勿删!!
偶有空闲阅读刘参谋的系列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内容,感慨有很多。一是感慨作为和平年代投身军营并参加过局部边境战争的一名军人,其经历既平常但又相当奇特;二是感慨能够把我们当年相同、相似的战斗训练生活经历系统地回放描述得如此真切;三是感慨主人公与我等同属一个军、同为炮兵、同当参谋、同是宣化炮院毕业,作为一种对部队生活留恋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四是感慨能成为一个处处有心、提笔耕耘、精细工作、尽职尽责的军人是多么不容易。
这样的军人一定是称职的职业军人,既便已不是军人也胜似军人,那山那水那时光却记忆犹新。因此,还要感谢作者的辛勤劳作,有大量的时间追忆过去,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原因,供我们思考。
文中提到的一些地方仍感十分熟悉。上周因对口支援崇州市灾后重建工作,我专程去了崇州,到了自己近20年不曾去过的原部队的老连队、老机关,还去了怀远镇,吃了远近有名的“叶儿粑”,用一天时间跑了7个重灾乡镇查看了22个建设工地,真切地感受到第二故乡重振精神、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很是值得学习借鉴。想必这不是题外话。总之一个字“好”,有时间再阅读。
占位标签-勿删!!
时间在不停地流失,大雾仍然浓重,电台兵还在调试。看着这些,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对电台兵发大火,就熊了他几句:“干什么吃的?!昨天为什么不好好检查一下!?这事情全都让你给耽误了!”熊得那个电台兵也起火了,便跟我顶了起来,……我真想赏他几个嘴巴子,但还是压住了火,不跟他计较了。转而把火出在张副主任头上,给的什么电台么,老子“罢演”了!可我再发他的火,他也看不见,听不着。
----------------------------------------------------------------------------------
电台兵是否要处分?如在我们汽车连搞演习或紧急集合汽车发动不了那处分是免不了的,为什么不把它早点弄好吗?这电台兵不合格,如在战场搞不好全连个阵亡!
占位标签-勿删!!
我们每次去野外,都要经过50军教导队门口。几次路过后,我觉得奇怪:怎么没见大门敞开过?里面为什么悄无声息?便向江兵打听。原来里面正在甄别从越南遣返的我军战俘,全是150师448团3营8连的兵。经过将近两年的甄别,大部分战士按服役期满作了退伍处理,还有几个干部在里面,接受最后的甄别与处理,可能要把连长和指导员送交军事法庭,判刑是跑不了的了。
之所以要严肃处理连长与指导员,主要是他俩作为连队的军政主管和党支部的正副书记,竟在连队陷入越南地方武装包围的情况下,不是积极组织兵力火力进行突围,而是以所谓“保存实力”的名义,召开支部委员会议,通过了由连长提出的“集体投降”的建议。结果,除了一个副连长坚决反对,并带领一个排的人冲出来外,其他人都缴械投降了。
这个事件,我早在1979年到宣化炮兵学院读书时,就听说过,还被当作“我军建军史上最丑的事件”,弄得我们这些同属50军的学员们抬不起头来,觉得非常的狼狈。
后来又听说,那位连长先生是战前扩编时,由军区某个副政委的警卫员提任的,政治素质不高不讲,还事事压住指导员;指导员以前是从饲养员成长起来的,本身军政素质也不高,在这位强势的连长面前,不管对错,一律顺从。于是,全军最耻辱的事情,就“诞生”在他们连队了。
---------------------------------------------------------------------------
这样的素质连长和指导员能把连队带好吗?好在副连长有军人骨气及30人员很听指挥,否则重惨。在今后未来战争中能否再有这种羞事出现就看下一代军人了。
占位标签-勿删!!
第一节课结束时,我了解了一下,得知那个最活跃的是军区炮兵部首长家的公子。我这个人平生最恨仗势欺人的家伙,你家越是有大人物,我越要教训你。这不,第二节课上到一大半时,那位公子不仅说话声音越来越大,引得其他学员纷纷侧目,而且走下座位,到另一个学员的座位上去挤着坐,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我实在是忍无可忍,就停止了讲课,专门就该公子的表现,好好批评了一阵。
我说:“不要以为自家有人当大官,别人不能怎样你。跟你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他今天在位置上,你有仗势欺人的本钱;你咋就不想一想,哪天他垮台了,或者不在位置上了,你又算什么呢?!”又说:“尊重别人,是我们做人的起码要求,何况我在这里讲得口干舌燥。你不想听,可以出去,不要在这里影响别人。如果是我讲得不好,你可以向大队领导反映。”
--------------------------------------------------------------------
老刘你有种!顶起!你讲得没错;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也给老爸添面子。
占位标签-勿删!!
[原创]关于“对越反击战幸存者”系列回忆录的链接问题的报告
“对越反击战幸存者”原是149师炮兵团的一员,他根据自身经历和陆军第149师战例为依据,原汁原味地介绍参战经过,目的是歌颂所有参战军人,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又根据自己的家史,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叙述了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炮兵营长的经过,抒写了一个战士的情怀,歌颂了部队这个大熔炉,废铁都能炼成钢。这些文章没有包装与虚构。
为了让热心的战友们和网友能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公正地认识那场战争的一些真实情况,以及本人在部队的成长经历,了解战时、平时军人的真实生活与思想,根据铁血陆军版主的建议和帮助,建立了以下链接。现将巳发表的文章链接发帖公布,欢迎各位战友、网友光临指导并留下宝贵意见!
第一部
[原创:中越“王牌师”沙巴对决]之一 两支“王牌师”的前身今世
[原创]1979年云南前指让149师单挑316A师的真正原因
第二部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 之五 摩托化行军,战争气氛越来越浓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一 前出时,第一次步炮协同不顺畅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二 途经代乃战场,第一次见到越军尸体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五 4号桥激战,新老师长亲临一线指挥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六 关键时刻,冒风险指挥炮火支援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七 第一次对活人开枪,两次险些“翘辫子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八 冲击1796 高地,差点被炸死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九 渴罪难熬,牛脚印里的水也得喝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 无名高地遇险,虽未硌坏却摔下悬崖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二 前往沙巴县城,捡了点纪念品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三 指挥所里闻噩耗,忠武老哥牺牲了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五 担负交通调整哨,保胜路口两天一夜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六 工兵杰作,炸他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第三部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五 尽管学习拔尖也只录取公社农中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六 懵懂少年的苦乐年华(一)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七 懵懂少年的苦乐年华(二)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 凭十道数学题全对当上了计算兵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二 庙儿岗的由来与专业初训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三 营建做小工与“打半工”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四 第一次野营拉练,驻训西昌大营农场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五 拖木沟实弹射击,迫击炮炸死俩小彝胞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之十六 看守团弹药库,首次接受培训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之十七 第二次野营拉练,驻训德昌黄水塘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九 当了一回“师傅”和“设计师”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第三次拉练,首驻大桥下额瓦村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一 三星陨落,灾难频仍的一年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二 因与排长有过节差点蒙冤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四 再驻大营农场,拖木沟里炮声隆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五 深造于柏香坪 “军校”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八 对象看了一个排,最后定下一知青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九 凭出色成绩,考入炮兵最高学府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一)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一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二)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二 第一次登门就叫岳父母为爸爸妈妈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三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三)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四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四)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五 放弃留校还是回原部队吧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七 遵团长令,编写《苏军研究问答》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八 结婚蜜月,从成都站前旅馆开始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九创新训练方法,探索“侦察班训练”新路子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 大桥驻训,初次领略司令部实际工作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一 探亲途中,开水炉边待一路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二 婚姻调解,送人玫瑰手留香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三 升任股长,执掌政工干部军训队(一)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四 升任股长,执掌政工干部军训队(二)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五 战友重病,好军嫂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六 拖乌演习,担任反坦克预备队战术调理员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七 赴军集训,专题研究苏军战术原则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八“炮校”执教,推广“侦察班对抗训练法”
第四部
[原创]质疑walkinlife55 的 《也聊对越反击战中的我军侦察兵》
第五部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