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苏军研究问答100题(六)[蓝剑军团
共 625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苏军研究问答100题(六)[蓝剑军团
共 625 个阅读者
[原创]苏军研究问答100题(六)
如今,前苏联已经彻底退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前苏联的军事力量却是不容小觑的,曾经是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军事对抗的劲旅。由于内部腐败,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前苏联1989年发生了“颜色革命”,于1991年土崩瓦解,由联盟共和国分裂为15个独立国家,强大的苏联成了昨日黄花。
1960至1980年代,前苏联是我国的头号敌人,其军队自然是我军研究的对象。当时,我军普遍以苏军为假想敌。作为我军陆军师属炮兵团侦察参谋,笔者曾经专门研究过1970年代苏军陆军师以下部、分队的战术和编制装备,以及在攻、防战斗中的兵力、火力运用情况,以“问答” 形式打印成册,下发本团军事干部和侦察分队学习使用。
应部分军迷要求,笔者现整理发表于“铁血军事”网站,供大家一阅。今天发之二十九--之三十八如下:
之二十九 问;前苏军摩步(坦克)师、团进攻战斗中,其炮兵运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炮火准备的持续时间多长?
答:一、基本原则是:
(一) 在最主要方向上集中使用炮兵的主要力量;
(二)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不间断地、灵活地指挥炮兵;
(三) 进行突然而有效的射击;
(四) 在最短时间内使用最大的压制火力密度,对最重要的目标实施密集射击或集中射击;
(五) 适时广泛地机动兵力和火力;
(六) 其他杀伤兵器和步兵、坦克保持不间断的协同动作。
二、炮火准备的持续时间:
核条件下通常为15到25分钟;常规条件下通常为40到60分钟。
之三十 问:前苏军摩步(坦克)师进攻战斗中,其战术火箭营是怎样配置的?
答:前苏军摩步(坦克)师进攻战斗中,其战术火箭营的配置是师战斗队形的独立部分,通常配置在距离前沿6到10公里的地区。
营的战斗队形由连的战斗队形、营指挥所和技术保障所组成。营阵地地域范围的正面和纵深各为6到9公里。
连的战斗队形包括在阵地上展开的2辆发射车、指挥所和气象哨。连阵地正面和纵深各为2到3公里,各连彼此相距2到3公里,营技术保障所在距各连阵地地域2到三公里处展开。
之三十一。问:前苏军摩步(坦克)分队进攻战斗的特点是什么?
答:前苏军摩步(坦克)分队进攻战斗的特点是:
(一) 紧随炮弹炸点高速冲击。安全距离(即炮火延伸的时机)为:坦克200米,战斗车300米,徒步400米。
(二) 坦克引导步兵勇猛冲击。营主攻方向2公里正面上,有坦克、装甲车43至56辆。
(三) 迂回包围,侧后攻击。以较小兵力作正面钳制,主力从侧后向目标发起攻击。
(四) 注重同反坦克兵器作斗争。要求:
1、进攻前,对敌方反坦克兵器要“百分之百”发现;
2、火力准备时,能够消灭敌方反坦克兵器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
3、高速冲击,以缩短在敌方反坦克兵器有效射程内的停留时间;
4、紧随炮弹炸点突如敌防御前沿;
5、施放烟幕,迷盲敌方反坦克兵器等。
之三十二问:前苏军摩步(坦克)分队进攻战斗的弱点是什么?
答:前苏军摩步(坦克)分队进攻战斗的弱点是:
(一) 步坦协同困难,战斗队形易被割裂;
(二) 乘车冲击时,步兵不易观察和发扬火力;
(三) 突出冒进,易被歼灭;
(四) 受地形限制较大。
之三十三问:前苏军摩步(坦克)营进攻战斗的任务是什么?其进攻的正面和纵深各多大?
答:营在团的主要方向上进攻时,核条件下进攻正面为2公里,非核条件下进攻正面为1公里。
营的当前任务,核条件下是消灭对方第一梯队营防御地域内各连支撑点内的有生力量和火器,并攻占支撑点;任务纵深为2到4公里;非核条件下是冲击和攻占对方营第一梯队连支撑点,纵深约1公里。
之三十四问:前苏军摩步(坦克)营进攻战斗可能得到哪些加强?
答:前苏军摩步(坦克)营进攻战斗可能得到的加强如下:
坦克营:1个摩步连,1个炮兵营,1个高炮排或防空导弹排,1个工兵排,1个化学辐射侦察班及部分扫雷、架桥坦克。
摩步营:1至2个坦克连,1个炮兵营,1个反坦克炮排或反坦克导弹排,1个工兵排,1个化学辐射侦察班。
之三十五问:前苏军摩步(坦克)营进攻时的战斗队形是怎样的?
答:通常编成一个梯队和兵力为一个连的预备队,在个别情况下,也可编成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两个连通常成并列的战斗线(摩步营徒步冲击时成散兵线),两个连的间隔一般为400米。在发展进攻中,如果营的某一翼侧有遭敌突击的危险,则采用左或右梯队队形。
预备队成临战队形在第一梯队后1至3公里处乘车跟进。
营长及营司令部在主要进攻方向上的分队后400至500米处乘车跟进。
之三十六问:前苏军坦克营的行军长径、车间距离、行军速度各是多少?
答:行军长径:约2公里,担任先遣队时约3.5公里。
车间距离:25至50米。
行车速度:昼间时速为20至30公里,夜间为每小时15至20公里。
之三十七问:前苏军摩步营的行军长径、车间距离、行军速度各是多少?
答:行军长径:可达3.5公里。
车间距离:公路行军25至50米,越野行军50至100米。
行车速度:昼间时速为30至40公里,夜间为每小时25至30公里。
之三十八问:前苏军摩步分队进攻时,什么情况下实施乘车冲击?什么情况下实施徒步冲击?
答:乘车冲击的时机为:对方防御已被可靠压制,地形条件又允许时。
徒步冲击时机为:对方防御前沿和浅近纵深没有被可靠压制,地形条件不利时。
占位标签-勿删!!
苏俄的武器确实很"邪恶".八三年至八五年,我们炮兵团和越南第一重炮旅(全苏式装备)有过几次遭遇战.当时大家都感叹苏式武器的先进,反应快而且准. 从发现目标到第一发炮弹发射,我们需要四分钟,而对方只需要二分多钟.对方连级配备了激光测距仪,专用计算机,落点测方仪等先进装备.我们八四年才从德国进口了激光测距仪,而且只装备了前线部队. 对付重炮旅方法,一是"狼群"战术,(越南只有二个先进的苏式重炮旅,其它的不值一提),二是敌后侦察兵提早发现目标,在敌人刚进入阵地还没有准备完毕时先敌开火,...... |
现在好了,炮兵侦察分队普遍装备了激光测距机,而且是与方向测量合为一体的,在报出方向的同时报出距离和高低角。当然喽,这个距离是倾斜距离,可以根据高低角进行修正的。
装备了激光测距机和射击诸元计算机后,我军炮兵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已经不逊于哪个国家了。
占位标签-勿删!!
苏俄的武器确实很"邪恶".八三年至八五年,我们炮兵团和越南第一重炮旅(全苏式装备)有过几次遭遇战.当时大家都感叹苏式武器的先进,反应快而且准.
从发现目标到第一发炮弹发射,我们需要四分钟,而对方只需要二分多钟.对方连级配备了激光测距仪,专用计算机,落点测方仪等先进装备.我们八四年才从德国进口了激光测距仪,而且只装备了前线部队.
对付重炮旅方法,一是"狼群"战术,(越南只有二个先进的苏式重炮旅,其它的不值一提),二是敌后侦察兵提早发现目标,在敌人刚进入阵地还没有准备完毕时先敌开火,三是靠战士"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