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五 尽管学习拔尖也只录取公社农中
共 2569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五 尽管学习拔尖也只录取公社农中
共 2569 个阅读者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老小刘
人老了爱想过去的事情,而且越早的事情越是记得清楚。
前几年,由于退居二线,身心闲得难受,又不谙琴、棋、书、画、扑克、麻将,正好儿子上大学走了,电脑留在家里,凭着小学的汉语拼音底子,花了点时间,多看了几次别人的操作,也就摸索着上了电脑。这东西好是好,就是上网收费太高,因为我包月太迟,现在包的是60元钱120小时,每天只能上4小时。怎么办?总不能成天打游戏呀。这样,就想到把自己的一生用文字记下来,供后人参考,或许有用。
象我这样年龄的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虽说解放前的事情没经历过,可解放后的事情差不多全都经过了。我就从自己家说起,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慢慢铺陈。
上集是之四 二上小学直到毕业,下面请看
之五 尽管学习拔尖也只录取公社农中
1967年下半年,我被录取到三哥执教的农中读书,人家贫下中农的子女录取的是黟县中学或农校。原因是我家的中农成份,要不是三哥在农中当老师,恐怕还录取不了,尽管我的毕业成绩名列前茅。
农中设在高岐师姑堂,只读了一学期,交了两个好朋友,就是陈华金和余福寿,他们后来都去当兵了。
1968年初,上级要求大队办学,我们横岗大队的所有初中生都回大队中学读书,校址是借用县农科所的空余房子。这下可好,不论成分高低都一样。
年底,我所在的红旗公社和向阳镇合办“向红中学”,利用的是原黟中校舍。当时,1966 、1967 、1968 三年的高小毕业录取的初中生编在一起,按部队编制分成五个排,我一开始在二排,没过几天又到了一排。这样,我就来到了向红中学,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去当兵为止。中学时期我最要好的同学有江阿苗、朱中铨、张庆华、张益和,还有胡新明、汪民权、胡静波、操大权,等等。
前面说过,我的中学时代尤其是初中,换了几次校名和校址,到了 1968 年底才算是固定下来。在向红中学读书的几年里,我由于每天一放学就要回家做家务事,很少有机会为班级做事和参加集体活动,因此就自然而然地与进步同学分开了,跟几个有相同处境的同学搞在一起,就是同村的胡静波和麻田的张庆华以及柏山的张益和。
我们四个人都是一个观点,看不起那些成天“左”得要命的同学,认为他们“冲啊冲”的,没什么了不起,还经常利用开会机会对那些“左”的同学提出不友好的意见,令他们拿我们几个没办法。当时我们成天学的是毛主席语录,什么“老三篇”、“新五篇”都能倒背如流了,再天天背就没意思了。为此我们四个人就满校园找书看。
有一天,张庆华跟我说,在实验楼的一楼有个仓库,里面堆了许多旧书,什么时候我们去搞点来看看。我一听有这等好事,当即同意干,就提议各自再找一个好朋友,四个人一起干。第二天他找来了张益和,我找来了胡静波,就这样我们四个人捆在了一起。
我们先是认真地侦察了一番,发现仓库后面的窗玻璃有几块破的,只要把里面钉着的木条弄断就能钻进去。但是天气好的时候,那里来来往往人不断,难有机会。我就出了个主意:下大雨时肯定没人,等哪天晚自习碰上下大雨时我们四个人一起出来,爬进去弄几本。然后分工谁带电筒来,谁负责放哨,等等。这天晚上,两张从广播里得知夜里要下大雨,就带了电筒来上晚自习,果真到大约九点钟的样子老天下起了雷暴雨,风雨雷电交加。
我们四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便都离开了教室,冲到那扇窗户下,弄断木条一个一个地钻了进去。啊哈,真带劲啊,老大一个教室里竟堆满了书籍和实验器材,大家就分散找自己喜欢的书籍。我那时喜欢学英语,就找了几册老的英语课本;张庆华胆子大,竟敢明晃晃地打着电筒满教室找,嘿,居然让他找到了《康熙字典》,真有办法;胡静波和张益和跟我一样只找了几本学习辅导书,有化学和物理等。毕竟是第一次,而且外面电闪雷鸣,四个人心里都有些虚,就赶快从原路爬了出来。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这些书统一藏在一个地方,商定第二天抽空来分书。
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课间操时间,一起来到藏书的地方,进行了“分赃”:英语书他们不喜欢,就全归我所有;《康熙字典》只有一本,非张庆华莫属;化学和物理辅导书有好几套,我就各拿了一套高中的。别说,后来这几本书对我的帮助还真大呢。当时我们还商量好,如果被校方知道,就实事求是地坦白,反正偷书是为了搞好学习,又不是偷财物,大不了挨顿批评,不相信哪个老师不想自己的学生把学习搞好。讲是这么讲,心里还是有点担忧。那之后的好长时间,我们四个人都不敢到那扇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就是所谓的“做贼心虚”。好在一直没有人来找我们,就逐渐消除了恐惧心理。后来我分析原因,可能是风雨太大,毁掉了我们的“盗迹”,加上又没偷什么重要物品,校方就没深入查下去;也可能压根就没有发现这回事。那仨人都同意我的分析。
1969年 10 月底的一天下午,我的三哥(当时也随农中一起合并在向红中学,在校务处工作)突然到我教室来喊我,让我到下面的教室去参加征兵目测。我一听可高兴了,连忙拔腿就跑,路上还被电线杆的拉线给结结实实地绊了一跤,也顾不得摔破皮了没有,爬起来一阵风地来到集中地点。一看,哦吼,我们一排的许多人都在,有董九朝、黄默华、陆建国、常爱军、戴国生、杨泽光和荣六九七个人,加上我就是八个人。几个大个子都在围着一个解放军干部叽里呱啦的说着话,一打听,原来是陆建国的父亲、县人武部的动员科长。他来这里是准备为广州空军招一批学生兵,现在是目测挑选参加县体检的人员。
看我们人到齐了,陆科长就让我们按高矮个子排队,董九朝最高排第一,荣六九最矮排最后,我比荣六九高一点排在倒数第二。陆科长过来帮我们调整了一下,然后对我和荣六九说:你们两个年纪和个子都还小,以后再说啊。接着就让前面六个人“向右转,齐步走”,带到县体检站去了,把我和荣六九甩在那里不管了。我俩呆了一两分钟才醒悟过来,唉,“白笋炒猪肉”,白欢喜一场,还冤枉摔了一跤。这时才猛然感觉到膝盖处痛得不得了,低头一看,唉呦,裤子都摔破了;再卷起裤腿一看,咳,皮蹭掉了一大块,真划不来。
那时学校不以考试成绩为升级的依据,管你成绩好孬都能升级,只要你愿意读书就行。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流传“读书无用论”,因为成天读政治书籍,特别是《毛主席语录》、“老三篇”、“新五篇”和《毛主席著作选读》。许多家长认为这样学不到东西,还不如回生产队做工分,也免得家里劳力紧张;况且在家里也一样学“毛选”,那上面的字总还是认得的。我就曾经有一次不去上学了,还是班主任老师梁伟祥和政治老师吴秋华到我家来,和我三哥一起做我工作后才又上的学。起因是这样的:
1971 年 3 月份,新学期开学了,我们这些 1952 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学生和 1955 年出生的城镇学生一起升上了高中,正好编一个班,我同从铜陵调回黟县的叶树子两人坐一桌。叶树子的学习成绩很好,一手毛笔字也写得有劲又好看,被选为班上的学习委员,我很佩服他。有一次,政治课老师吴秋华事先没通知我们复习就进行考试,我做了一大半,有几题实在做不出来,又看见叶树子用大家的大字簿搭成一个掩蔽所,将政治书摊开在照着抄,眼馋得不行,但又不敢将书拿出来看,我没地方藏啊。怎么办?诶,上厕所去,将书带上顺便看一下不就行了。
于是就悄悄将政治书装进口袋,举手请假上厕所。到了厕所赶快撒完尿,抓紧时间把不会做的题答案看了看。当我如释重负地回到教室,想尽快做完时,吴老师走过来二话不讲,抓起我的试卷几下撕得粉碎,咬牙切齿地说,“你给我滚出去,考试作弊就这个下场。”我心想,人家大模大样地抄书你眼睛瞎了看不见,专找我的岔子。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毕竟心虚不敢发火,就抓起书包回家去了。
好几天没去上学,学校急了,就派梁老师和吴老师到我家来做工作,动员我继续上学,还讲了一大通道理。实际上我是很想读书的,不为别的,就冲父亲临死之前说的遗嘱,我也得好好读书,为死去的父亲和苦命的母亲争口气。既然老师上门来叫去上学了,自己也要知趣,就顺坡下驴,第二天就去上学了。不过,关于叶树子偷看的事,我一直没跟老师说。自己倒霉,不小心让人抓住了,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笨哪,咳!
请看下集
http://bbs.tiexue.net/post_3339874_1.html
占位标签-勿删!!
“对越反击战幸存者”的文章链接总汇
第一部
[原创:中越“王牌师”沙巴对决]之一 两支“王牌师”的前身今世
[原创]1979年云南前指让149师单挑316A师的真正原因
第二部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 之五 摩托化行军,战争气氛越来越浓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一 前出时,第一次步炮协同不顺畅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二 途经代乃战场,第一次见到越军尸体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五 4号桥激战,新老师长亲临一线指挥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六 关键时刻,冒风险指挥炮火支援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七 第一次对活人开枪,两次险些“翘辫子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八 冲击1796 高地,差点被炸死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九 渴罪难熬,牛脚印里的水也得喝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 无名高地遇险,虽未硌坏却摔下悬崖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二 前往沙巴县城,捡了点纪念品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三 指挥所里闻噩耗,忠武老哥牺牲了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五 担负交通调整哨,保胜路口两天一夜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六 工兵杰作,炸他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第三部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五 尽管学习拔尖也只录取公社农中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六 懵懂少年的苦乐年华(一)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七 懵懂少年的苦乐年华(二)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 凭十道数学题全对当上了计算兵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二 庙儿岗的由来与专业初训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三 营建做小工与“打半工”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四 第一次野营拉练,驻训西昌大营农场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五 拖木沟实弹射击,迫击炮炸死俩小彝胞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之十六 看守团弹药库,首次接受培训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之十七 第二次野营拉练,驻训德昌黄水塘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九 当了一回“师傅”和“设计师”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第三次拉练,首驻大桥下额瓦村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一 三星陨落,灾难频仍的一年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二 因与排长有过节差点蒙冤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四 再驻大营农场,拖木沟里炮声隆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五 深造于柏香坪 “军校”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八 对象看了一个排,最后定下一知青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九 凭出色成绩,考入炮兵最高学府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一)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一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二)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二 第一次登门就叫岳父母为爸爸妈妈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三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三)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四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四)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五 放弃留校还是回原部队吧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七 遵团长令,编写《苏军研究问答》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八 结婚蜜月,从成都站前旅馆开始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九创新训练方法,探索“侦察班训练”新路子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 大桥驻训,初次领略司令部实际工作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一 探亲途中,开水炉边待一路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二 婚姻调解,送人玫瑰手留香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三 升任股长,执掌政工干部军训队(一)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四 升任股长,执掌政工干部军训队(二)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五 战友重病,好军嫂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六 拖乌演习,担任反坦克预备队战术调理员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七 赴军集训,专题研究苏军战术原则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八“炮校”执教,推广“侦察班对抗训练法”
第四部
[原创]质疑walkinlife55 的 《也聊对越反击战中的我军侦察兵》
第五部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