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 儿 时 印 象
共 2144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 儿 时 印 象
共 2144 个阅读者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 儿 时 印 象
老小刘
人老了爱想过去的事情,而且越早的事情越是记得清楚。
前几年,由于退居二线,身心闲得难受,又不谙琴、棋、书、画、扑克、麻将,正好儿子上大学走了,电脑留在家里,凭着小学的汉语拼音底子,花了点时间,多看了几次别人的操作,也就摸索着上了电脑。这东西好是好,就是上网收费太高,因为我包月太迟,现在包的是60元钱120小时,每天只能上4小时。怎么办?总不能成天打游戏呀。这样,就想到把自己的一生用文字记下来,供后人参考,或许有用。
象我这样年龄的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虽说解放前的事情没经历过,可解放后的事情差不多全都经过了。我就从自己家说起,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慢慢铺陈。
上集是之二 父母原是江北“客边人,下面请看
之三 儿 时 印 象
如前,大哥长我18岁,二哥、三哥、四哥分别大我16、10、6岁。我的幼年生活,印象中是同三哥四哥在一起时间长,他俩对我照顾最多。大哥要帮父亲做农活,二哥在外读书,与我单处极少。
鸡溷(hun)——我的学步车。模糊记得刚刚学走路时,父亲、母亲都没空、几个老兄也不堪长时间弯腰曲背扶我,就找代用品——鸡溷(竹编的农家罩小鸡用的家什),将我放进去,正好卡在两腋下,让我自己用手抓住随便走。你们看现在的小天使多幸福呀,有专门特制的华美的学步车,好看又好用。我们那时侯哪有这玩意,农家的小孩学走路大都如此。
棒槌——我的学步拐。鸡溷里走熟练后,就让我悬空走;走不稳,就递根棒槌给我拄着走,直到完全撒手。
喂饭——三哥四哥轮换。学会走路时已经断奶了,三餐就得人喂。这差事自然非三哥和四哥莫属了。依稀记得,每次喂饭,他俩中的一个会吆喝我搬小凳子在厅堂中间坐好,然后将熟鸡蛋掰碎拌在稠稀饭中,用小勺子一勺一勺地喂。
脑后疙瘩的来历。两岁左右曾有一段时间,白天由黄四九的“外婆”照看我。四九比我大几岁,也由“外婆”照看。他常常把坐在小凳子上的我往后推,使我的后脑壳经常撞到地上,每摔一次起个包。这样至今我的后脑壳上疙里疙瘩的。
不想洗脚,被三哥将双脚按进热水中。我是最小的弟弟,在我不能自理之前,吃喝拉撒睡起居一应事项,都靠三哥和四哥。有一次洗脚的印象最深。那天傍晚,三哥四哥服伺我洗脚,我嫌水烫,扭扭捏捏地就是不愿下脚。三哥试了好几次水温,都认为不烫,见我三番五次不就范,就两手抓住我两脚,强行按进水中。这下惹恼了我,就又哭又闹起来。脚最后还是洗成了,却让我在爹娘面前告了一状,招来一顿骂。
上过几天幼儿园。父亲去世前的半年里,我被送到下村吴祖骐的夫人主持的幼儿园里托管。幼儿园设在下村厅厦里,印象中门厅很大,大门前有一个荷花塘。有一次,祖骐婆请了照相师傅来照相,让我们这些小朋友坐好后,只见照相师傅在蒙着黑布的相机后露出头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然后手上一捏,一道强光在大家眼前一闪,相照好了。可惜祖骐婆死得早,我一直没找到那张相片。
父亲去世时我才三岁,什么都不懂。对父亲出殡时的情景只有一些片段印象:一是看到四个哥哥在小屋的地上哭着打滚,心里觉得奇怪,怎么都肚子疼啊;二是看到很多人举着旗帜(实为挽幛),打着洋鼓,吹着洋号(实为锁呐),煞是热闹,还以为是唱大戏呢,并喜洋洋的跑到正哭着的母亲跟前,边给母亲擦眼泪边说:“娘!娘!别哭了,小屋那边在演戏呢,快去看哪”。三是凤池妈妈(我家邻居大婶,她自己不能生孩子,有意收我为养子,母亲让我叫她妈妈)抱着我跟着许多人过河,在河对岸的草地上换鞋子。比这更早的,就只有父亲穿着长褂,理个平头,抱着我送我去幼儿园的模糊印象,对他的长相却一点也不记得,太遗憾了。
对大跃进印象较深的是:
一为 1958 年底过年时全家人到“棋子厅”大食堂吃年饭,大嫂(大哥前任妻子)抱着我,拣给我吃了好几块肥肉,从此直到当兵两年了还不敢吃肥肉;
二是大人们都集中到沙田前边,在一块旱地上搭建的大草棚里住,晚上点着汽油灯在田里劳动;
三是许多淘铁沙的人在我家,楼上楼下全住满了,他们白天就在家门前的大溪里淘铁沙,傍晚,一个个脱光了在河里洗澡,我心里想:真不要脸,丑都不知道。
对吃大食堂,我记忆最深:
一是锅很大,炊事员抓着大锅铲在锅里用劲地搅着米汤,一个个大气泡咕噜咕噜地边冒边破,热气一阵阵升腾,好香好香;
二是 1960 年下半年,我上了小学,但是老觉得肚子饿,就同几个小伙伴成天赖在食堂里,捡炊事员扔在案板下的山芋根和萝卜皮吃,不幸得了疳积病,干瘦的身子却挺着个大肚子,让人取了个“小地主”的外号,还为此留了一级
三是 1961 年上半年有一次吃发糕,大人分两大块,高小学生分一大块,初小学生分一小块,四哥当时读五年级,得了一大块,我很快吃完了那一小块发糕,捧着个小搪瓷碗,眼巴巴地看着坐在门槛上吃着发糕的母亲,不知是哪个大人恶作剧地怂恿说:“哎,看你敢不敢从你家娘手上抢到发糕吃!”在饥饿的推动下,我竟真的将小搪瓷碗砸过去,正好砸掉母亲手上端着的粗瓷土碗,我赶快冲过去,抓起地上的发糕就跑,四哥赶紧来追我,我也不知哪来的力气,拚命地往前跑,跑到三路黄观弄还是让四哥追上了,缴去了被我吃了一半的发糕,打了我几下,现在每每想起来鼻子就发酸,真是太对不起母亲了;
四是由于吃不饱,四哥带着我搞复打复收,就是将生产队堆在我家的麦秸重新打一遍,打了好大一堆麦秸才得到一小捧麦粒,就和四哥分了,吹一吹就生吃了下肚;
五是也有半夜被家人叫起床吃白米饭的美事,那时利用夜晚到田里偷粮食回来弄吃的,已是公开的秘密,我家地处小村落,离田很近,家里有石磨石碓和悄悄藏起来的铁锅(吃食堂之前的大炼钢铁期间,各家的铁制品几乎全收走了),母亲和大哥将稻谷偷回来后,先炒干,再用石碓舂,过筛后就成了白花花的大米,我那时小小年纪竟能一气吃下两蓝边碗饭,那可是一点菜也没有的啊,可见其饥饿程度;
六是大哥第二次结婚(此前他与前任妻子离了婚)时的情景,那是 1961 年春的一天,客人自带米来,母亲用从农校买的芥蓝菜和在一起,煮了两大锅菜饭,弄了“四盘四碗”款待客人,我也好歹弄到了几块番薯糖吃;
七是在阴雨天学大明(同学,其母亲想把自己妹妹许给我二哥,当时正谈着,我俩就成了好朋友,他说话结巴)说话,结果自己也成了结巴,越紧张越结巴,以至成了顽症,给我后来的人生带来了很多影响,尤其是不敢与人交流,造成了心理缺陷。
还有两件事记忆很深:
一是右手大拇指生“蛇鱼头”(即疔疮),据说是在田里抠胡萝卜时被蛇骨头刺了后生的。由于没钱医治,母亲讨了个土方子,就是从旧“单挂”(一种用吉祥年画和贺词联合裱在一起的条幅,是贺礼必须部分)上撕点红纸,挑点化鸡屎糊在疔疮上,再用青布包好,一天换一次。那个臭啊简直比痛还让人受不了,至今四哥还经常提起这事,因为我总是和他睡一头,有时翻身痛手放在他的脸上。后来,疔疮是治好了,可是我的大拇指却短了一节,成了个圆槌子,好在后来参军体检时医生没有发现,否则就当不成兵了。
二是因吃糠咽菜得了“跌肠头”(脱肛)病,一拉屎就往下掉,后来严重到掉下来将近一寸长,不能自行复位,还是母亲用土法治好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淡盐水清洗创面,再用干净棉花蘸上麻油轻轻的托着往里揉送,然后就让我坐在她的膝盖上,一次要坐半个多钟头,如此持续了半个多月才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还用猪大肠装上糯米和芝麻,蒸熟了让我吃,因为没有放盐腻得受不了。尽管如此,还是没有根治,后来每次拉屎都有一点外露,并发展为痔疮,直到 1975 年初才在 40 医院被内蒙古军区巡回医疗队给彻底治愈。
我在学会游泳之前,曾有一次危险经历,差点被水淹死。那是一次发大水后,我家门前的木桥被冲走了,水退后临时搭了座便桥,离水面很近,那天我就坐在桥中段看别人游泳,两脚悬在水面上直晃悠,不知为何突然掉下水去了,很快就被水冲走了,幸好被在此洗澡的叶华林哥哥给救了上来。据说我掉下水时有人发现了,大喊“中林掉下水了,赶快救人啊!”此时我已被冲走上十米,只露几个手指头在水面上。叶华林哥哥把我捞上岸后,见我喝了很多水,就送我回家,从我家掀了个铁锅来倒扣在树兜上,叫我趴在上面,使劲按我背脊,把喝下去的水全吐了出来。救命之恩,永志不忘。
下集 之四
占位标签-勿删!!
“对越反击战幸存者”的文章链接总汇
第一部
[原创:中越“王牌师”沙巴对决]之一 两支“王牌师”的前身今世
[原创]1979年云南前指让149师单挑316A师的真正原因
第二部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 之五 摩托化行军,战争气氛越来越浓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一 前出时,第一次步炮协同不顺畅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二 途经代乃战场,第一次见到越军尸体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五 4号桥激战,新老师长亲临一线指挥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六 关键时刻,冒风险指挥炮火支援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七 第一次对活人开枪,两次险些“翘辫子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八 冲击1796 高地,差点被炸死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十九 渴罪难熬,牛脚印里的水也得喝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 无名高地遇险,虽未硌坏却摔下悬崖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二 前往沙巴县城,捡了点纪念品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三 指挥所里闻噩耗,忠武老哥牺牲了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五 担负交通调整哨,保胜路口两天一夜
[原创:凯旋正值春意盎]之二十六 工兵杰作,炸他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第三部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五 尽管学习拔尖也只录取公社农中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六 懵懂少年的苦乐年华(一)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七 懵懂少年的苦乐年华(二)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 凭十道数学题全对当上了计算兵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二 庙儿岗的由来与专业初训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三 营建做小工与“打半工”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四 第一次野营拉练,驻训西昌大营农场
[原创] 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五 拖木沟实弹射击,迫击炮炸死俩小彝胞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之十六 看守团弹药库,首次接受培训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之十七 第二次野营拉练,驻训德昌黄水塘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十九 当了一回“师傅”和“设计师”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第三次拉练,首驻大桥下额瓦村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一 三星陨落,灾难频仍的一年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二 因与排长有过节差点蒙冤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四 再驻大营农场,拖木沟里炮声隆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五 深造于柏香坪 “军校”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八 对象看了一个排,最后定下一知青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二十九 凭出色成绩,考入炮兵最高学府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一)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一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二)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二 第一次登门就叫岳父母为爸爸妈妈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三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三)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四 紧张而有趣的学员生活(四)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五 放弃留校还是回原部队吧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七 遵团长令,编写《苏军研究问答》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八 结婚蜜月,从成都站前旅馆开始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三十九创新训练方法,探索“侦察班训练”新路子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 大桥驻训,初次领略司令部实际工作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一 探亲途中,开水炉边待一路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二 婚姻调解,送人玫瑰手留香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三 升任股长,执掌政工干部军训队(一)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四 升任股长,执掌政工干部军训队(二)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五 战友重病,好军嫂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六 拖乌演习,担任反坦克预备队战术调理员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七 赴军集训,专题研究苏军战术原则
[原创]从放牛娃到炮兵营长 之四十八“炮校”执教,推广“侦察班对抗训练法”
第四部
[原创]质疑walkinlife55 的 《也聊对越反击战中的我军侦察兵》
第五部
占位标签-勿删!!
{那个年代苦啊!我们湖南农村虽然是鱼米之乡,红薯丝饭能吃饱的就很不错了.吃肉嘛!一年吃上二三次,能吃一块肥肉那可要美上好几天呢!鱼特别多,河里沟里伸手就可以抓到,煮鱼汤因为没油放就是用清水煮,鲜味浓,但越喝肚子越饿.那时农村穷!农村的孩子没见过世面,七八年底征兵(紧急征兵),那年我实际年龄十五岁,坐的闷罐车,在长沙站一首长见我个子小,从挎包里找出两香蕉给我吃,我一路上都拿出来闻闻香味,车到南宁都没吃,当时一是舍不得吃,再嘛!没看别人吃过,不知道怎么吃.}
全中国一样苦!东莞渔米之乡一样饿死人。楼上这样朋友78年十五岁当兵,不够年龄应走后门或者父母当官的。79年2月本人正在读初一第二学期。
湖南没有出产香蕉?香蕉树落雪会死亡。
占位标签-勿删!!
那三年是中国百姓饱受大跃进后人祸摧残的三年,老百姓的日子苦啊! 老兵好痞还有口吃的,我们老家可是有不少人都饿死了。 |
三年自然灾害的确是天灾人祸,更主要是人祸,但是也不像有些文章刻意夸张的那样,饿死了多少多少人,本人就是从哪个年代过来的那时我才八九岁,的确吃不饱,能吃的树叶树皮,野菜都吃过,不能吃的也吃过,最难吃的是,玉米胡喽(就是去掉玉米粒后剩下的中间的那个棒,平时只能当燃料)为了充饥将玉米胡喽在碾子上碾碎,和上一点儿红薯面,蒸成饼子,吃了这种饼子后解不下大便来,农村要比城市好一些,起码有野菜挖,有树叶树皮,我哥当时在保定市上学,因为饿的受不了转回农村来上学了。但是我们村一个也没有饿死的。
占位标签-勿删!!
那个年代苦啊!我们湖南农村虽然是鱼米之乡,红薯丝饭能吃饱的就很不错了.吃肉嘛!一年吃上二三次,能吃一块肥肉那可要美上好几天呢!鱼特别多,河里沟里伸手就可以抓到,煮鱼汤因为没油放就是用清水煮,鲜味浓,但越喝肚子越饿.那时农村穷!农村的孩子没见过世面,七八年底征兵(紧急征兵),那年我实际年龄十五岁,坐的闷罐车,在长沙站一首长见我个子小,从挎包里找出两香蕉给我吃,我一路上都拿出来闻闻香味,车到南宁都没吃,当时一是舍不得吃,再嘛!没看别人吃过,不知道怎么吃. |
可以吃饺子啊,你们为什么不吃啊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