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二杆子”危急关头成“勇于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
共 7118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二杆子”危急关头成“勇于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
共 7118 个阅读者
1979年对越反击战30周年纪念文集之
“二杆子”危急关头成“勇于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
四川人对敢作敢为,凡事爱较真的人,称做“二杆子”,就是北方人所讲的“刺儿头”。对越反击战中,就有这么一个参战前被连队干部战士称为“二杆子”的战士,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壮烈牺牲。战后,师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勇于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就是445团通信连炊事班战士杨建章烈士。
1979年3月4日下午,步兵第445团指挥所附近突然遭到越军炮火的猛烈袭击,公路旁一座房屋被打燃烧掉。隐蔽在房后的一辆给养车暴露出来,这辆车的后面还有2辆弹药车;离给养车20来米是团指挥所;周围同时隐蔽着100迫击炮连、82无坐力炮连、7连和通信连4个连队。
越军发现目标,立即集中火力向暴露的给养车射击密集的炮弹在该车周围连续爆炸。有一发炮弹落在离团指挥所电台3米处爆炸,7对电话线被炸断6对,5人被炸伤。越军的狂轰滥炸,给团指挥所和4个连队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不尽快开走给养车,后果不堪设想!恰恰这时,给养车的驾驶员负了伤,其他驾驶员一时半会难找到。
万分危急关头,该团通信连炊事班战士杨建章挺身而出,以参军前曾学过开车为理由,向指导员请求准许转移车辆。获得同意后,杨建章立即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冲上给养车,开车引开敌人炮火。
越军发觉汽车在转移,又集中炮火向汽车追击。一发炮弹在汽车前面3米远爆炸,车子晃动了几下,杨建章不幸负伤,但他强忍剧痛,加大马力继续前进。这时,越军以更密集的炮火追着打,附近山头的越军高射机枪也对其进行拦阻射击。当汽车开出离团指挥所500米远时,一发罪恶的炮弹击中车头,杨建章同志壮烈牺牲。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团指挥所、4个连队和10几辆陆续开来的弹药车的安全,对整个战斗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杨建章,云南省永平县人,1974年12月入伍,算1975年度兵;1977年6月入党。入伍后,分配到团通信连,当了一名通信兵。头几年,无论是政治学习,还是军事训练,以及日常生活,都积极上进,入伍两年半就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入党以后,作为城镇非农户口的他,一心想早点回家安排个好工作。于是三不两天找连队领导“磨叽”,要求1978年退伍。领导不理他那套,他便使上了“二杆子”脾气,操课想上就上,不想上就“压床板”。谁知,1978年老兵复退工作开始后,他竟然没能走成,他便接着与连队领导闹。没办法,就让他到炊事班去工作,默许他明年退伍。
1978年底,部队进入紧急战备,准备参加对越反击作战。连队考虑到他平时的表现,准备让他留守。这下他不干了,几次三番坚决要求上战场杀敌,直至咬破手指写血书。连队领导见他决心如此大,批准了他的请求,但仍在炊事班工作。从进入战前训练到战斗打响以后,他积极协助炊事班长,认真搞好战地野炊,保证连队任何时候都能吃上热饭热菜。
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勇于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全师唯一一个受到中央军委表彰的英雄,在部队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认为他战前曾是个“二杆子”,不应该受此殊荣;有人认为他就是英雄,战前的一些消极表现,只是和平时期老兵的正常现象,他的本质是很好的;有人认为,他平时无非是凡事爱较真些,有的干部战士不喜欢他,实际上他是很纯正的人;……
不管怎么讲,危急关头,是他挺身而出,完成了这个壮举,我们永远崇敬他,永远怀念他!
杨建章烈士永垂不朽!
向杨建章烈士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占位标签-勿删!!
二杆子不一定就是二混子,向二杆子英雄杨建章致敬! 楼主的文笔很好,对于楼主我非常佩服,也非常敬重,但楼主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每篇文章或每个评语后面都有一句"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加份''时间长了会让人感觉非常得不舒服.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好文章版主自然会加分的,用不着老是伸手跟别人要分,这样一来会显得很没有骨气的. |
哎呀,老弟,你有所不知,我好些没加“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字眼的帖子都没给加分的。实在是花不来的,只好这样讨分了。呵呵,让你见笑啦!
占位标签-勿删!!
“二杆子”与“小偷小摸”不是一回事。“二杆子”兵在部队随处可见,有一句话叫“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二杆子”兵的最好诠释。因为有些不良现象他本身就看不惯!但不一定所有的“二杆子”就一定是英雄,或者在某些人眼里的“好兵”就一定会成为英雄!。。。成为英雄的条件是看你从何种角度审视而已。“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难道就不是英雄了? 最不喜欢有的人粉饰“不学无术”,什么“问题学生”在社会上混的好之类的怪腔怪调,社会怎么混?欺凌弱小,还是弱肉强食?这就怪了! 高科技战争还是少一点“二杆子”脾气,这样才叫人放心...... |
说得有道理!
占位标签-勿删!!
“二杆子”与“小偷小摸”不是一回事。“二杆子”兵在部队随处可见,有一句话叫“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二杆子”兵的最好诠释。因为有些不良现象他本身就看不惯!但不一定所有的“二杆子”就一定是英雄,或者在某些人眼里的“好兵”就一定会成为英雄!。。。成为英雄的条件是看你从何种角度审视而已。“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难道就不是英雄了?
最不喜欢有的人粉饰“不学无术”,什么“问题学生”在社会上混的好之类的怪腔怪调,社会怎么混?欺凌弱小,还是弱肉强食?这就怪了!
高科技战争还是少一点“二杆子”脾气,这样才叫人放心。
占位标签-勿删!!
我算比较熟悉步兵149师的了,包括他的每个团,也知道不少这支英雄部队的花絮,但下面这个花絮却是件猛料:
它说的是149师老大哥部队步兵446团前身藏字419部队155团,著名的“阳廷安班”钢铁英雄班的战后花絮,是中国军约网上,一个155团后代写的,下面转载片段出来:
------与这次局部战役有关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和别人聊天,我又有幸旁听到一点,不过和战斗本身没有什么关系,我想那无非就是今天称作花絮之类的事吧。说的是当年参战部队52师155团阳廷安班的事情。当时阳廷安班已被军委命名为《钢铁战士班》,因为全班打得只剩下一个人了,还坚持在战斗。战后国防部要求剩下的这个人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宴,这下部队犯了难,原因何在?因为此英雄有个小毛病,平时喜欢偷战友们的小东小西。想想看,如果他老兄代表部队去了又偷了,会是什么后果?于是部队给他下了死命令:你TMD就是憋死,也要等到开完会回来再犯毛病!并且派专人盯着他,一直到平安从北京归来才撤哨。
当时我家正好有一本小人书,名字就叫做《阳廷安班》,封面上一个端着冲锋枪的战士,神勇地站在枪林弹雨中怒目喷火。当时这小人书早被我翻得快烂,故事内容也记得烂熟,突然间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看到父亲和来人笑谈,吃了很大一惊:不明白英雄和小偷怎么会扯到一起?其实现在懂了,战争就是个怪物,他可以让英雄变成狗熊,为什么不可以让一个只不过有点小毛病的人变成英雄?!
附“阳廷安班”事迹简介:
62年中印还击战中,负责摧毁塞维拉河岸卡龙据点的我二连六班班长阳廷安一往无前,前仆后继,勇猛反击,阳廷安班的八名战士,在此役中有班长,副班长,代理班长等七名战士先后壮烈牺牲,剩下最后一名战士仍然继续坚持战斗!他们共攻克印军地堡27个,消灭印军41名,为全歼王牌第7旅打开了通道。战后,被中国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英雄称号。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