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历史上相似的人物2---朱棣VS吴三桂
共 0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历史上相似的人物2---朱棣VS吴三桂
共 0 个阅读者
前段时间发了 《东匈奴王刘渊VS西匈奴王阿提拉》,又发现一对相似的,明成祖朱棣和平西王吴三桂。
朱棣------太祖四子,受封“燕王”,镇守北平(北京)。建文皇帝削藩,引发诸王不满,朱棣借机发难,史称“靖难之役”,推翻建文王朝,登基称帝,成就一代伟业,传颂千古,后人尊称“永乐大帝”。
吴三桂-----辽东总兵,献关投清,受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康熙皇帝削藩,引发汉姓藩王不满,吴三桂借机发难,史称“三番之乱”,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不久病逝,三年后,大周灭亡,反清复明不得成功,留下千古骂名。
-------------------
这两个人,生平及其相似,都受封藩王,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又都是因为削藩反叛,只是结局不同,一个传颂千古,一个遗臭万年。
占位标签-勿删!!
我看到许多地方、不少书籍称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史沫特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你说罗曼罗兰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像比较少见(不说没有)。
评价外国人是某些领域、某些专业必然涉及的,不是看被评价者喜不喜欢。
比如文学专业西方文学研究方向的学者,经济学方面西方经济史专业的学者,历史领域世界史专业的研究人员,等等等等。
他们的工作就需要涉及这方面的事情。
外国有汉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史)、中国学(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他们在哈佛、耶鲁、牛津、剑桥使劲“热脸贴冷屁股”地研究中国,评价中国古代与现代的人和事。
假如某个外国人有些冷淡地回应中国对他的评价,那就随他去好了。你不觉得那么在乎热脸还是冷屁股十分滑稽吗?
占位标签-勿删!!
比如罗曼·罗兰,法国左派文学家,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的老朋友之一,在中国是流芳百世,不比伊文思、斯诺、史沫特莱等人差。
但是,罗曼·罗兰自己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推崇和赞颂,虽然也不是完全不在乎,但毫无疑问远不如对于法国人是怎样评价他的那样在乎。
例如,罗曼·罗兰的小说和诗集,中文版出版了,他本人毫不过问,也不很关心读者评价;法文版的出版问题和读者评价问题,他本人急得跟要他自己的命一般。
你看,在罗曼·罗兰自己本人看来,中国人对他的评价,远不如法国人对他的评价,那样重要。
除了移民国家以外,在世界各国,象罗曼·罗兰的这样的人是多数。所以,在评价非中国人的时候,中国的评价系统和标准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样重要,外国人尤其是被评价者自己本身,也没你想象的那样重视中国的评价。
如果说别的外国人的想法,没必要顾及太多,那么,被评价者自己本身的想法,我们在评价的时候总不能不考虑了罢?
比如,中国给了伊文思、斯诺或罗曼·罗兰的其中1个人1个评价,然后这个人有些冷淡的回应“中国对我的评价与我本人何干?”,你不觉得这样有些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么?
占位标签-勿删!!
你这样说是看到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中国有自己的研究评价系统,中国有世界史这门学科及其相关学科。
主席曾说:“以我国为主”。
对外国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如此。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本国,名声肯定不如中国响亮;西班牙有些文史知识贫乏的人也可能不知道佛朗哥。
我们能跟着他们走吗?
中国有发达的世界史及相关研究。世界史学科的硕士、博士、教授、博导研究着普通外国人自己都不熟悉的历史人物。中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还有那些历史上曾经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外国朋友,如白求恩、伊文思、斯诺、史沫特莱。等等等等。这些人在他们本国的名气大多不如在中国。他们本国可能不会经常想到他们。但我们中国人会。
到目前为止(以后暂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白求恩等在中国就是流芳百世了。
他们本国人怎么评价中国人没法管。
但中国给他们设了香案,供着他们。
占位标签-勿删!!
但1个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的西班牙人,中国史学界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观点,无论是对这个西班牙人来说还是对整个西班牙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轻如鸿毛。
别的不说,就是佛朗哥这个西班牙人本人,或者西班牙这个国家,即便是知道了中国教科书称佛朗哥反动,即便是知道了中国史学界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观点,恐怕也就是一笑置之的份,说不定还觉得连给予笑一笑的意义都欠奉。
列宁的情况不同,从沙俄到苏联到今天的俄国,全都是中国的邻国,中国对这个邻国的影响不能太小看。所以中国教科书对他评价无论如何都是很重要的。
林肯所在的美国,与中国隔太平洋相望,中美关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中国教科书对他的评价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而马克思、恩格斯则在这方面我看类似佛朗哥,中国人也许觉得中国教科书对他们的褒贬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所在的德国,也觉得中国教科书对他们的褒贬重要么?也觉得中国史学界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观点重要么?未必。
占位标签-勿删!!
但1个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的西班牙人,中国史学界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观点,无论是对这个西班牙人来说还是对整个西班牙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轻如鸿毛。
别的不说,就是佛朗哥这个西班牙人本人,或者西班牙这个国家,即便是知道了中国教科书称佛朗哥反动,即便是知道了中国史学界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观点,恐怕也就是一笑置之的份,说不定还觉得连给予笑一笑的意义都欠奉。
列宁的情况不同,从沙俄到苏联到今天的俄国,全都是中国的邻国,中国对这个邻国的影响不能太小看。所以中国教科书对他评价无论如何都是很重要的。
林肯所在的美国,与中国隔太平洋相望,中美关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中国教科书对他的评价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而马克思、恩格斯则在这方面我看类似佛朗哥,中国人也许觉得中国教科书对他们的褒贬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所在的德国,也觉得中国教科书对他们的褒贬重要么?也觉得中国史学界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观点重要么?未必。
占位标签-勿删!!
“藩王”就实权了?难道就不是名号了?告诉你,实权是藩镇而不在于王不王。唐朝节度使就是称雄一方的藩镇。而藩镇是需要历练需要机会的。就吴三桂那廝,刚占了个云南屁股还没做热,还想“割据”,多尔衮难道是个傻子让他去做“实权”的藩王?早就捏好他的七寸了——把他儿子放在京城作人质,还在身边给按个卧底——朱国治。
“韩信算啥”?你说算啥?刘邦打江山的主力是谁?一个狗屁吴三桂提鞋配吗?人家主力是八旗军,他连个“汉八旗”都不算,你说算啥?说“走狗烹”都是对狗的不敬!
韩信首先被夺了兵权,而汉朝削藩还在后头,原因是啥知道吗?就因为他不姓刘!
占位标签-勿删!!
人家是比案子的数量和持续的时间,你选择性的拿一些案子只证明你的心中有条便子外说明不了什么。就你选的这些“案子”除了“大明天子”那三句外,其余都是歪曲原意,瞎眼加坏心眼的“原创”。举一两个例子:
“夺朱非正色”是《咏黑牡丹》。
“明朝期振翮”意思是明天期望改变命运,去大清首都一举成名。
应该问你:哪朝哪代有这么多的文字狱?文字狱始见于高宗朝,那也是秦桧搞的,宋朝皇帝大臣指着当面骂都没事。
你怎么不提“查嗣庭案”?主考官因为出题“维民所止”,就被杀头抄家?这还是老清粉金庸祖家。
至于后来破获的文字狱“产业链”更是乾隆打脸无地自容,才下令罢止文字狱。肯定你不知道这个产业链是咋回事,需要讲一下:一伙地痞流氓看到文字狱的“商机”,今天举报这个,明天举报那个,谁被举报,立马抄家,抄的财产归举报者所有。就这样一大群读书人和朝廷命官就被这伙地痞流氓搞定。
占位标签-勿删!!
人家是比案子的数量和持续的时间,你选择性的拿一些案子只证明你的心中有条便子外说明不了什么。就你选的这些“案子”除了“大明天子”那三句外,其余都是歪曲原意,瞎眼加坏心眼的“原创”。举一两个例子:
“夺朱非正色”是《咏黑牡丹》。
“明朝期振翮”意思是明天期望改变命运,去大清首都一举成名。
应该问你:哪朝哪代有这么多的文字狱?文字狱始见于高宗朝,那也是秦桧搞的,宋朝皇帝大臣指着当面骂都没事。
你怎么不提“查嗣庭案”?主考官因为出题“维民所止”,就被杀头抄家?这还是老清粉金庸祖家。
至于后来破获的文字狱“产业链”更是乾隆打脸无地自容,才下令罢止文字狱。肯定你不知道这个产业链是咋回事,需要讲一下:一伙地痞流氓看到文字狱的“商机”,今天举报这个,明天举报那个,谁被举报,立马抄家,抄的财产归举报者所有。就这样一大群读书人和朝廷命官就被这伙地痞流氓搞定。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