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越南制造业将替代中国?不,它只可能成为江苏
共 9355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越南制造业将替代中国?不,它只可能成为江苏
共 9355 个阅读者
在东南亚国家中,最让中国人关注的恐怕就是越南。
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对越南我们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越南随处可见,恨的是它自从“分开”之后便经常跟咱们过不去,不论是国际场合还是民间社会都弥漫着强烈的反华情绪。
那么,真实的越南到底什么样子,今天**请各位网友们跟随几位亲历者一起了解。
小丁丁(2017年曾去越南旅游):
前段时间,由于工作关系,到越南呆了一段时间,结合自己对这个国家的了解,给大家讲述一个我眼中的越南。
我在越南第1站:河内。
之前因为工作关系,我在广西认识了一些朋友。几年前,他们开始在越南创业开厂,经营的很好。据了解,优质的企业在越南可连续15年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并享受“四免九减半”的税收优惠。
我在越南工厂看到的大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越南人口平均年龄约25岁,中国人口平均年龄超过35岁。从劳动人口(15-64岁)占比来看,越南劳动人口占比约70.0%,和中国2003年相似,抚养比约42%。
我的第二站是胡志明市。
上世纪的70年代,南北两越还没有统一时,胡志明市唤作西贡,是南越的首府。虽然胡志明现在还是越南第一大城市,但是路很窄很堵,短短几公里的路程,走了将近一小时。如今说胡志明怎么样,其实就像二十年前的广州、深圳那样,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胡志明是一个很有朝气的城市,这是给我最深的印象。在胡志明的街头,很少看到老人,很多年轻人骑着摩托在路上行色匆匆、呼啸而过。
说起摩托车,越南是摩托车大国,即使在第一大城市胡志明,汽车也不多见,而且主要是日韩品牌,豪车很少。但最近两年,越南的汽车需求突然上来了,比以前高了很多。
再就是买房,越南的高层公寓还是很少的,高处一眼望去,低矮小楼是主流。在胡志明市的「陆家嘴」转了一圈,处处是工地,整个城市正在舒展自己的筋骨。
越南现在的经济状况很类似中国20多年前的样子,越南这几年GDP平均增长在6%左右,表面上看工资都增长很快,比7,8年前翻了一倍,但是越南的物价狂涨,导致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严重下降。居民的日常消费的牛奶,鸡蛋,肉类,看电影,吃馆子等和中国相差不大,但是实际上像岘港这样的城市,物价和成都南宁差不多,但是工资只有成都的一半都不到。
就越南目前的表现而言,越南经济已是掩埋在中国经济增长光芒下的一个经济奇迹。我觉得越南未来会成为汉字文化圈第四发达的国家,最终会承接日韩中的产业转移,不会活得太差,但是,因为起步晚,底子薄,也不会牛逼到什么奇迹的程度。
佚名(2018年曾去过越南):
对越南一直比较好奇,经常看到新闻媒体关于“越南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新闻,对此我一度感到怀疑。因此,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春节前夕专门去了一趟越南做实地调查。
在去越南之前,很多人认为越南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巨大而且廉价的人口红利。
所有经济的问题,都可以看做是人口的问题,在去之前我开始接受越南可能是下一个中国的观点。但是经过几天的感受,我发现可能并不是这样。
先说经济水平。1万越南盾大概人民币2.88元。越南的纸币面额非常大,用的时候非常不习惯。后来想到一个办法,在那边一般服务员说5万、10万越南盾的时候,心理默认只取前面的数字然后乘以3,也就是它的5万越南盾大概15元不到。
那边的工资、物价水平都是非常低的。到达那天打了一个出租车从机场去酒店,结账的时候司机说20万还是多少,直接给了一个50万。司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然后再钱包里翻了好久才找足零钱。
有一天中午在胡志明市,打了一个Grab(越南摩的),摩的司机不会英语。我讲他不懂,他讲我也不懂。最后比划了二十多分钟我们两个人都急的满头大汗,才知道他想多收5000越南盾(约人民币1.45元),我很爽快的答应了。
在胡志明市中心的商场里,吃了一顿当地特色饭菜。这个地方应该类似天河城,总共花了45.4万(约RMB130)。一杯咖啡大概3万越南盾。
市中心超市的物价,可以看到下面的两个太空椒大概2.7万(RMB8),下面的排骨4.05万(RMB12),中间的不知道什么蔬菜1.8万(RMB5.4)。
房价是不清楚的,但是回来在网上查了一下,胡志明市的房价超过1万人民币/平,首都河内房价更是高达4万人民币/平。
联想到那个摩的小哥,和我比划二十分钟就为加价1.5元,由此判断他们的工资收入应该不高,是很难供应起这个房价的。这和国内的情形也相似,房价总是由购买力最强的那部分人决定的。
再说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我认为越南短期难以取代中国的一个原因。我们去过安检的时候,安检的地方很破旧,工作人员效率非常低,一个过关大概要5分钟。回广州的时候全部都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全部自动过关,当时感触很深刻。那边交通出行,市区最常见的是摩托车。
大家看图中的左下角,路面有点烂了。这个是胡志明市中心的路况,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一大城市,路比我们这边四、五线城市还差。
其它地方路况可想而知,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从胡志明到大叻坐的中巴,那个路叫一个酸爽。同车有10个人左右,其中4个越南的大姐直接晕车吐了。
我们去了三个城市,胡志明、大叻、芽庄,后面两个都是旅游城市。大叻以前被法国殖民过,留下很多殖民建筑,非常漂亮。
一般只能用纸币,胡志明一些地方可以刷信用卡,至于移动支付,那就是天方夜谭了。越南也不可能发展出快递、电商、移动互联经济。
其它银行,我感觉很好找。通信的话,用了当地的电信运营商,但是离开胡志明市之后,信号变差很多。没有留意应该不是4G信号。
所以去过越南后,开始理解马云说的,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是独一无二的。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可能是全世界加起来最大,比欧洲和美国加起来肯定要大得多,无论是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各省市之间的贯通,基础建设之完美、之完善、之先进,是全世界羡慕的。
基础建设需要钢筋水泥这些原材料,中国现在的生产能力也超越了世界的一半,中国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强。相比之下,欧美有些国家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商业基础设施,其实已经和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基础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方面,中国跟西方还有很大的距离。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越南难以成为“第二个中国”的重要原因还是人口太少。
越南人口9270万,江苏目前常住人口是8029万,它只比江苏多一千多万。所以越南发展的理想情况,它可能成为江苏而不是取代中国,再往上就很难了。
那些低端的制造业,比如袜子、鞋子、玩具转移过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目前的高端制造业,比拼的也不是人力了,比如京东方的面板生产线,要求无尘车间,全程都是机械臂自动操作。
又比如格力、美的的空调生产,基本上机器换人了,未来中国的方向是无人工厂、工业4.0。
以上是几天匆匆行程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走马观花难免只看到皮毛。
一路向南的阿南(长期居住在越南):
我现在就在胡志明市,我讲讲这几年的感受吧。
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越南是个飞速发展中的幽默版本的小中国。
讲几个小事情大家感受一下吧~
1.我在胡志明一直住在民宿,一楼是公共空间,世界各地的客人会一起坐着聊天。从7月份开始,碰到很多来越南考察市场的商务人士。主要都是在中国已经设厂,因各方面原因,考虑在越南设分厂或外迁的工厂或公司;还有部分因香港动荡,计划外迁的企业。越南是这些企业的首先考察地。
2.我在胡志明问过很多越南妹子一个问题,“越南现在最受欢迎的工作是什么?”
答:“IT互联网公司。”
胡志明现在有大量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正在崛起,发展速度飞快。这里普通白领的工资有3000出头,而程序员会在9000RMB以上。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入这个行业。
3.13年在越南顺化,坐摩的去海边,中途休息喝了一瓶啤酒。摩的司机好奇问我能喝几瓶?我说,七、八瓶吧。
司机不信,拉着我去一家小超市,还叫上几个朋友要跟我比比酒量。第二天,我发现这几个兄弟一直在街边的咖啡厅醒酒。当时觉得,越南劳动机会太少,越南的男人还有点懒。
4.上个月,我在一家酒吧给店里面的妹子们做心理测试。发现一个令人心酸的真相:妹子们都很想挣钱,多多益善,挣了钱首先要打给爸妈。越南的福利机制远不如中国,真的是老无所依。而一般负责赡***人的,一般都是家中的女儿。
5.我认识的每一个越南朋友,都会阻止我边玩手机边走路。他们不是怕我撞到电线杆,而是怕我的手机被人抢走。治安确实不太行。
6.顺化的皇城,远看金光灿烂,富丽堂皇。走近一看,城墙上镶着的不是珠宝玉石,是啤酒瓶、碎瓷碗。相当服气!
同理,有一次饭后在胡志明散步,路过一栋法式大楼,总统府既视感。四周的围栏锈迹斑斑,严重的年久失修。
7.《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这些剧,在越南也是红透半边天。同理,还有我们的各类网文,奇幻小说,粉丝众多。甚至古风歌曲也有很多受众。
以上,就是我对越南的印象。
占位标签-勿删!!
作者写的还是比较中肯的,但越南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江苏,我认为很难。虽然越南方方面面与江苏的历史发展很像,但有一点越南绝对没有,那就是当年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能如日整天的发展轻工业时,是因为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提供了重工业的保证,广大的中原地区远远不断的向哪里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而北上广以及全国各大院校、科研机构也在商业大潮中搞军转民,向沿海地区提供各类民用科技产品,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形成今天的规模。可以说,中国的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果,单靠江苏、浙江或广东等地自身根本做不到的。而越南目前的发展状态,如果要比较的话,可以参考泰国或马来西亚,与韩国比都不行,毕竟中日韩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非常特殊,那些动不动就说越南马上要赶上中国,或者是下一个韩国的网喷,大概连越南在哪路都不知道,只要为了能借机会喷一下自己的国家就心理舒服了。
占位标签-勿删!!
我个人觉得不能小看越南,和那个自以为是的印度不一样,越南根本就是中国的翻版。
几乎没有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少数民族人数很少),和中国相似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一个能够组织全社会力量的稳定的领导核心,有足够多愿意吃苦耐劳而不是好吃懒做的劳动力。国际环境也有利于他们,可以在中美之间游走。总之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所有的有利条件,或多或少都可以从这个国家找到。
别忘了,历史上他们自承小中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他们也学会了不少。按现在的速度发展20几年,对中国形成全面的挑战不至于,但在某些领域赶上甚至超过我们,并不是不可能的
占位标签-勿删!!
个人估计越南干不过江苏。
越南的工业过于“轻”了。只能搞一些轻纺。所有的配套都得从中国采购。其实这块成本是高于国内的。如果要做稍微重一点的工业那就没优势了。看看昆山、青浦那一带的茫茫多配套工业厂家,这就是压低成本形成的。深圳也一样,只有众多供应商在,才能廉价地搞研发搞各种产量的生产。一个电话若干个配件就来了,没有这样的供应链,交期怎么保证?单一产品还行,型号一复杂那就完蛋了。在用户个性化的众多需求的今天,也只有中国这样的供应链才能做到。这也是为什么从奥巴马时代美国就重视从中国手里抢饭碗,到那么近十年的今天还是每况愈下。
更何况搞重工业就得讲教育、基础设施这些天量投入。
越南赶上江苏?难咯~
占位标签-勿删!!
作者写的还是比较中肯的,但越南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江苏,我认为很难。虽然越南方方面面与江苏的历史发展很像,但有一点越南绝对没有,那就是当年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能如日整天的发展轻工业时,是因为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提供了重工业的保证,广大的中原地区远远不断的向哪里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而北上广以及全国各大院校、科研机构也在商业大潮中搞军转民,向沿海地区提供各类民用科技产品,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形成今天的规模。可以说,中国的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果,单靠江苏、浙江或广东等地自身根本做不到的。而越南目前的发展状态,如果要比较的话,可以参考泰国或马来西亚,与韩国比都不行,毕竟中日韩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非常特殊,那些动不动就说越南马上要赶上中国,或者是下一个韩国的网喷,大概连越南在哪路都不知道,只要为了能借机会喷一下自己的国家就心理舒服了。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