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岐山,只为一碗正宗的臊子面
共 30740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岐山,只为一碗正宗的臊子面
共 30740 个阅读者
路过岐山县,在到达之前,我真不知道这儿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黄帝内经》、《周易》的诞生地。
提前下高速的原因,只为了一碗正宗的岐山臊子面。当地人的推荐的馆子,点了一大桌,果然名不虚传,
跟之前吃到臊子面完全是两种东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材料的原因吧。吃了一碗又一碗。
臊子面有“薄、筋、光(描述面条);煎、稀、汪(描述臊面汤);酸、辣、香(描述味道)”九大特点
臊子排骨,之前只是听说过,味道还不错
后厨,光调料就这么多
岐山人哈哈
辣子面,面条比较宽
扶风一口香臊子面,跟岐山臊子面比区别就是不辣
感觉味道是一方面,关键是面条质量非常高
特产,买了好多岐山挂面,超好吃啊
陕西的美食都很扛饿
做醋的原材料
好酒
擀面皮,也是当地名吃
确实很好吃!!!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 臊子面不仅仅只有岐山有 臊子面就跟北京天津的打卤面一样 花样很多 只要浇面条的卤在陕西统称臊子 而岐山臊子面就像楼主形容的那几个字 很有特点 所以几乎成了臊子面的代名词 如果在户县那一带 你试试他们的臊子面 臊子里没辣椒 也是酸的 配上扯面味道也是超级棒 也是农户家中的家常饭 对陕西人来说 面条加油泼辣子 那是上等餐
楼主再来陕西 无论哪里 吃这些小吃不要去那些装修不错 门口很亮 窗明几净的地方 真正好吃的小吃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不起眼的那家店 桌子板凳黑乎乎 油乎乎的 那才是真正的美味 等他家以后出名了 那质量跟名气就开始成反比了
占位标签-勿删!!
现在这种大锅盔少见了,以前的羊肉泡馍还有豆花泡馍都是这种大如锅盖的锅盔馍,进了饭店先买馍,要几两伙计拿个刀片给你切几两,然后你自己去掰馍。豆花泡馍是要几两先切下来,然后再切大薄片,然后把豆花和调料一浇。现在豆花泡馍都改良了,事先切小条,在锅里煮一下,然后浇豆花和调料,口感跟原来差别比较大。话说这大锅盔馍可了不得,硬面慢火烤成,耐贮藏,又扛饿。西北野战军当年转战陕北,为了调动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两次围攻榆林,城里一时断粮,胡宗南让关中百姓日夜赶制锅盔,然后派飞机给榆林守军空投,守城的陕军22军和从宁夏前来支援的马鸿逵部严禁百姓捡拾,部队在城中追着降落伞跑。也有装锅盔的麻袋口缝不严实的,锅盔在空中打着旋往地上飘,房顶被砸破不少,也有饿的受不了的老百姓争抢未落地的锅盔,不知道这么大锅盔从空中落下有多危险的,以致把头被削掉半个的。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