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舰载机着舰有多难?平均每月牺牲24名飞行员
共 10036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舰载机着舰有多难?平均每月牺牲24名飞行员
共 10036 个阅读者
从航母上起飞对舰载机也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前起落架的结构必须加强,因为弹射起飞时牵引力都施加在前起落架上,滑跃起飞时滑跃甲板对前起落架也会施加很大的瞬间载荷。
服役20多年后首次参战的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自从摩尔曼斯克军港出发起,就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大家都很想知道,这艘俄罗斯海军硕果仅存的航空母舰,现在的战斗能力是什么样的。
然而才开仗没多久,其搭载的米格-29战斗机就掉下了海,据称,该机是在着舰阶段失事,坠毁在离库舰数海里的地方。
印度航母部队加紧练米格29K起降作战
前段时间,我军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烈士,也是在着舰训练时遭遇故障,不幸牺牲的。
至于美国海军,在着舰阶段出的事故那更是车载斗量了,1948-1998年间因着舰事故损失飞行员将近1200名!
今天,迷彩虎就来和大家聊聊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有多难
如果要说舰载战斗机与陆基战斗机最大不同在哪里,那就是其独特的起降场地。
可以说,舰载机的"机场"--航母甲板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起降场地。
航母甲板最多也就300多米长,在这个狭小空间内,既要有飞机起飞,还要有飞机降落,还会有诸多人员装备活动。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完成起飞降落,是对舰载机的一个最基本但也是非常难的要求。
咱们先来看相对简单的起飞。
以美国航母常用的弹射起飞为例,"尼米兹"级航母的蒸汽弹射器在几秒内可将舰载机从零加速到300多公里/小时的高速,这个过程中舰载机飞行员会承受几倍于自身体重的过载,足以让普通人出现视觉障碍。
俄罗斯和我军采用的滑跃起飞方式,飞行员承受的过载较小,但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不论是弹射还是滑跃,战机离开航母甲板时距离海面只有20多米,飞行员必须马上调整飞行姿态,只要有一刹那疏忽就可能失控坠海。
舰载机飞行员在起飞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远大于一般飞行员。
从航母上起飞对舰载机也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前起落架的结构必须加强,因为弹射起飞时牵引力都施加在前起落架上,滑跃起飞时滑跃甲板对前起落架也会施加很大的瞬间载荷。
相比起飞,在航母上降落难度更大,有人称之为"刀尖上的舞蹈"。
1917年8月2日,英国皇家海军邓宁少校驾机降落在航行中的"暴怒"号甲板上,成为世界在航母上着陆的第一人,仅仅5天后,他就不幸成为了因着舰失败身亡的第一人陆地机场的跑道是固定的,而航母受自身动力和海浪的作用,不停地在前后、左右甚至上下做不规则晃动,这给飞行员降落增加了很大难度。
根据统计,一名美军舰载机飞行员的平均着舰次数在几百次左右,少数精英飞行员能达到1000次以上。
为了让舰载机能够准确进入下滑航线,现代航母普遍采用菲涅耳透镜光学助降系统辅助飞行员,大大降低了着舰事故率。
然而舰载机降落不仅要"落得准"还要"停得住",也就是说常规舰载机着舰必须降落在拦阻索区域内
拦阻索位于大型航母斜角甲板的中心线,一般设置3-4根,舰载机必须放下起落架和尾钩,压低飞机后部,让尾钩挂上其中一根拦阻索,让战机紧急制动。
航母上还专门设置了着舰信号官,监控着舰过程,如果着舰信号官认为飞机不适合着舰,会立即指示飞行员拉起复飞。
但与在陆地机场着陆时逐渐收油门的做法不同,舰载机飞行员需要把油门推到最大,因为一旦降落时未能钩住拦阻索,舰载机需要有足够的速度才能复飞升空,整个过程中飞行员必须时刻警惕。
这导致舰载机着陆的速度非常快,为了避开航母甲板上空的乱流,下滑曲线也更为陡峭,意味着舰载机着陆时受的冲击也更大。
舰载机降落时前后起落架几乎是同时着舰,经常被形容为"拍"在甲板上,美国甚至多次发生飞行员在航母着陆时由于冲击过大而折断颈部的案例。
在航母上不论是起飞还是降落风险都很高,想要战机安全降落,需要飞行员和航母官兵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只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才能锤炼出一支具备强大战斗力的舰载机部队。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哦我,真的,航母飞行员也就事故率高点,也不太高,就普通飞行员20倍,航天员5倍而已。生理压力啊,据辽宁号的飞行员形容,起飞就像撞墙而已,美国的弹射方式更好,“就像被人踢屁股”起飞而已,最多就是来个黑视,其他还有不少的,但都是飞行员娇气罢了。降落也很轻松啊,也就比起飞困难,起飞来黑视,降落也就提高到红视而已。都是些没玩好航母的国家出事多,你看美国,航母多,作战多,所以2008年才损失16架飞机,死了35人而已。真的,做航母飞行员太简单了,你老兄就玩得很熟练,才两三次就完全可以完虐电脑了,对不对?
占位标签-勿删!!
在航母的各项操作流程中,舰载机航母降落被视为最危险的一个环节。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舰载机航母着舰的几个流程。
舰载机着舰需要飞行员,空管员,地勤员配合完成。
首先,飞行员要向空管人员发送着舰请求,得到答复后,在空管人员的指挥下进入备降空域。在该空域,飞行员依空管指令在指定高度沿椭圆型飞行轨迹排队降落。
战时,航母舰载机的起降间隔为25秒,所以对航母空域的划分和管理必须要精确到米,精确到秒。
空管员根据飞机油料的剩余,安排着舰的优先顺序。飞行员根据空管指令调整飞行姿态准备降落。
地勤人员通过无线电与手中的光信号引导飞行员由航母尾部着舰。地勤人员根据飞机的进入角,确认飞机能否着舰或需要二次尝试。
在飞机以正确的角度进入着舰姿态后,飞行员需要通过灯光信号判断飞机的飞行姿态。灯光引导系统由三色光构成,分别是红灯、绿灯与琥珀色灯光。如果以正确角度着舰,飞行员会看到琥珀色灯与绿色灯信号在一条线上。如果琥珀色灯光处在绿色灯光上方,说明着舰角度过高;如果琥珀色灯光处在绿灯下方,说明飞机着舰角度过低。如果飞行员看到了红色的灯光,则说明着舰角度过低,需要重新尝试。
在飞行甲板上每隔15米就有一根捕捉钢缆,一般共有四根,离船尾最近的钢缆为1号缆,最远端的是4号缆。当飞机着舰的瞬间,飞行员要将飞机引擎推高至最大功率(主要为防止着舰失败)。如果钢缆捕获了飞机,2秒内就能将飞机停下来。飞行员大都选择3号缆降落。
着舰后,地勤人员要迅速牵引飞机离开跑道至指定区域,整个流程需要在25秒内完成。
至此飞机着舰成功。难度的确不小。不过也没有某些中国媒体说的那么玄乎,着个舰战斗指数就能达100。在一条跑道上不间断起飞、降落、检测、加油、填弹、准备起飞才是一整套科目流程。
占位标签-勿删!!
舰载机飞行员在起飞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远大于一般飞行员---------------------------------------------------------------------------------说得这么骄情,就是大,又能大多少?大得还不让他们吃食了?告诉你吧,除了降落着舰精神压力大点,其他都一样!而着舰压力大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在害怕下滑轨迹低撞在航母屁股上!可现在的航母比六十年前的航母大多了,光甲板上第一根阻拦索距航母屁股的距离就要大25%,一下子就把撞屁股的概率降低了几个数量级,因此已经没那么紧张了.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