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中国近40年高速发展培育的两大品牌符号
共 92896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中国近40年高速发展培育的两大品牌符号
共 92896 个阅读者
中国近40年高速发展培育的两大品牌符号
代表瑞士的是钟表。代表意大利的是时装和皮具。代表法国的是香水还有空客。代表德国的是机械和汽车。代表美国的是波音、因特尔、推特、脸书、微软、苹果、高通。代表日本的是汽车和电子产品,还有新干线。那么能够代表今天中国品牌的符号是什么呢?首推华为与高铁。
华为从1988年在深圳南山起步。我在1989年去了当时华为在南山一栋称为深意亚电厂房的五楼有自己的办公地点。据说那个办公室是学建筑出生的任正非自己设计的。在那里跟任正非洽谈了其程控交换机要使用什么样的继电器的业务。今天的董事长孙亚芳也在座。
那时候华为还很小,用了1000个继电器试一下,第二年就开始以百万只一次合同下订单。96年我推荐给了华为首套外国的全自动化SMT生产设备,开始了华为的超常规发展。那以后随着华为的不断发展壮大,描述华为的著作越来越多。以我的观点看仅用一个企业家是不足以概括任正非这个人的特性的。他更像一位哲学家,一位苦行僧——在寻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真理的苦行僧。同时,他也是一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家。
早两年,华为就已经登上了世界通信行业第一的位置,去年华为手机以火箭办到速度攀升至世界前三的高位,年销售额达到了3950亿元,年增长为40%。于是去年华为定下三年内在智能手机上赶超苹果和三星的目标,销售额在2018年要达到6000亿人民币,按去年的汇率也就是要进入千亿美元企业俱乐部,在哪里就没有多少企业可以比肩了。我们知道2015年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是28万亿日元(去年的汇率是1500亿美元左右)。日本所有近百年或世界上著名的电子产品企业都只在4000亿人民币左右的年销售额附近徘徊,比如日本电子三家马车松下、索尼和夏普。
2018年是松下公司的百岁生日年,松下为此定下的宏大销售目标是10万亿日元,按现在的汇率就是6100亿人民币,正好跟华为的目标几乎相等。但是华为今年已经会达到5850亿元的销售额,在全球不景气中以51.9%的超级增长告诉世界,华为来了。华为今年增长1900亿人民币如果全部算在深圳头上,则深圳的GDP岂不是仅因为华为一家就比去年增长10.58!(去年深圳GDP为1.75万亿)。看来今年深圳要挤进2万亿GDP的俱乐部。华为这个销售已经可以排名世界顶尖企业地75名。假设华为在2018年达到8000亿人民币的年销售额,则年需增长1125亿元。
再加上其前面的对手三星炸了,苹果也因电池问题大面积关机,迟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陷入迷茫之中,华为智能手机的赶超计划很可能提前实现,这就意味着,华为的销售额还会大幅提升。以华为手机在世界很多地区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程度来看,这个8000亿是一个难度不高的目标。
30岁华为8000亿,不难;100岁松下6000亿,艰难!这就是中日两国电子业在今天及两年后的一个缩影。
不仅如此,华为在前沿尖端技术的开发上也是捷报频传,11月17日华为5G的关键技术的长码方案中,华为虽然以微弱比分惜败,但却在短码的竞争中一骑绝尘以Polar code方案力压群雄拔得头筹。换句话说智能手机的5G时代所有手机企业都得向华为俯首称臣:缴纳技术使用费。况且华为还会不断前进。
这两天华为又爆出在石墨烯电池的运用上获得关键性的巨大突破,以石墨烯基制造的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延长两倍,适应温度提高10度,在年底就会推出快充式手机。看来华为的上万名博士真不是吃素的,谁与争锋?随着星月运行,我们必定还可以看到华为不断刷新的黑科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
说完华为,再说高铁。
中国的高铁虽然真正出现在中国人的眼中还不到十年,但是这十年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有目共睹。20000公里的高铁已经占世界高铁的6成以上,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这可是美国这个世界老大的人民也没有的福分。
说中国高铁可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一张名片式因为,中国高铁已经飞驰上了世界之巅。尽管日本在世界高铁领域还在跟中国一较高下,但那也只能是几声抽泣,几声凄厉。
无它,中国高铁但凡在世界上只要是正常竞争,那么我们的技术、设备及其快速大量供应能力、设计及基建的速度、资金、百万常备建设队伍,适应各种地质系气候的高铁建设经验,这些集中在一起后归纳为一点,那就是综合建设和营运成本。这种综合能力在任何高铁发达国家都是无法与中国进行正常竞争的。
当然安倍一定要送508公里‘新干线’给莫迪则不在正常的商业竞争范围之内。
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可以拿得出手的产品。余以为华为和高铁是其中最为亮丽和最具代表性、也最长中国人志气的两大品牌符号。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347694_1.html占位标签-勿删!!
房产税虽然是重拳,但是不改变根本问题,除了敛财,没什么用。
房产的出路在于刚需的解决。可以用保障性住房,政府限价房等非市场化方式暴力压低价格,也可以开放集资、众筹建房等市场化方式打破垄断(房地产的垄断来源于投资高门槛)。当然具体政策需要试点摸索。
只要房屋刚需存在,一定会被垄断资本利用,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推高售价,直到消费者的承受极限(一辈子,甚至几代人节衣缩食只能买一套差强人意的房子),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这和粮油、食盐、车牌一样,刚需物品一旦出现垄断资本势力,必然吃人,任何调控手段都是隔靴搔痒,要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么打破垄断。
占位标签-勿删!!
这两个品牌代表着两种模式,一个是私有制性质,一个是国企。恰好代表了我国经济领域高歌猛进的两支利器。
高铁不多说了,引导重工基建行业大范围快速发展,需要投入天量的资源,只有国家政府可以为之,这是我国经济支柱。我国自主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让西方资本国家去羡慕而死吧!
民营企业华为的进步,目前也是上升势头正猛,以手机市场为代表,其自主研发的品牌手机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然,华为手机利润率不高,总利润远不如苹果也是事实。但首先,华为主业不是手机,其次,华为和苹果是两种不同商业理念。我们都知道,苹果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乔布斯推出的全新概念和追求完美的执着,造就了世界第一大市值公司。苹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不包括追求利润。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一贯追求最大的价值和最高回报率,新研商品进入市场,还要经过一番研究计算,寻找市场能接受的极限高价,还认为天经地义。这种商业理念,在乔布斯死后,也蔓延到了苹果。还记得上世纪在中国的手机市场拥有超过90%占有率的三大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都是怎么死的吗?利润是高了,受伤害的是市场占有率。把精力放在研究消费心理,弱化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如果苹果产品全面降价10%,后果如何?当然,资本家不会考虑这类问题,一百年前,他们就可以在经济危机大萧条中冷血的维持高价,宁可把商品扔进大海、焚烧炉,也不愿降价卖给失业后挨饿受冻的穷人。尤其是那些在行业拥有垄断或者统治地位的企业。追求所谓最大价值,美国人一个概念就想卖几百亿,还说这不是敲诈,不是剥削?企业的未来发展,在于产品的先进技术和质量保证,来自稳定的消费市场,而不是某个时期的利润率。
希望华为管理层和研发团队,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本色,发展也不忘中国心,赚钱也不当黑心资本家,未来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占位标签-勿删!!
电流不够可以加电压嘛,现在不是有9V的快充了嘛,理论上可以把充电电压提高到跟市电一样的程度,那就只需要不到5A的电流了。
小型电器用的弱电流电池,能量密度可比汽车动力电池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就比如IPHONE6P的电池,重量43克,容量11.1WH,能量密度达到了258wh/kg。特斯拉用的松下18650电池组,总重量接近900公斤容量85Kwh,算下来能量密度才94.5wh/kg,我就算扣掉电池组的外壳,线路等等,给他能量密度翻一番,也还不到200wh/kg,这还是用三元锂电池的,如果是磷酸铁锂或者钴酸铁锂电池,因为电压偏低,能量密度还会更低一点,跟数码产品上用的弱电流锂电池,能量密度差得远了。
还有前面说的580A用超导才能实现?特斯拉的电池组保险丝可是400V/680A的,也没用超导啊。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中国很多企业是政府自己把自己束缚了,不准发展,典型的例子是轿车,80年代中期不准私人和其他企业搞,只准一汽和二汽上海汽车等几家汽车企业搞,还举出刘少奇在60年代视察某省讲话的例子,说什么汽车只有我(中央)搞,你们(省)不能搞,最后还是奇瑞率先搞起来,为此还是走某领导的后门,把20%的股份无偿送给上海汽车公司,才领到奇瑞汽车是出生证,否则生产出来的轿车不能在公安局上牌照,然后是吉利汽车,和一些摩托车厂造轿车,才有今天中国轿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局面,据说这种局面又被归功当年限制股份制和私人企业生产轿车的某领导,反正嘴是两块皮,怎么说都可以。
一个政府权力大了不好,因为心术不正的官员会利用手里的权力谋私利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