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疑似东风26弹体残骸曝光:首发命中
共 56903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疑似东风26弹体残骸曝光:首发命中
共 56903 个阅读者
原标题:东风26首次列装部队即首发命中
据中国军方媒体报道,8月底,在西北某训练场,某新型导弹在演练时精准命中目标,取得了该型装备首次列装部队即首发命中的骄人战绩。解放军某导弹旅旅长姚文山深有感触地说,“紧贴战场的对抗演练,联合高效的指挥模式,陌生复杂的训练环境,让新装备接受实战洗礼,标志着部队实战能力再上新台阶。”
有军事观察员通过军方媒体发布的一张导弹发射后弹体外壳上的字母辨别出,该型导弹就是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而东风-26是继东风-21D之后公开的第二款可对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常规精确打击的弹道导弹。据称,这使中国“海上非对称作战”再添了一款利器。
报道截图
据报道,东风-26首次亮相是在2015年的“九三”阅兵式上。自亮相以来,东风-26就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端重视。由于高度保密,美国和日本等国军队情报系统只是在东风-26导弹亮相的前一年知道了型号名称,对导弹性能细节毫不知情,甚至不知道这种导弹已经装备火箭军并形成了战斗力。
此前,东风-26被认为可以打击海上大中型舰船。关岛距离中国4000公里,超出中国一般陆基中程导弹的射程。但是东风-26导弹的射程恰好能使关岛处于打击范围内,原本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6因此也被有些媒体称为“关岛快递”。从如今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该导弹显然形成了打击地面目标的能力。
除了射程能覆盖关岛外,东风-26的性能也成为外界猜测的焦点。美国著名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比尔·格茨根据一些中国官方媒体的蛛丝马迹,对东风-26导弹的性能做出判断认为,首先,东风-26的弹头可以在核弹头和常规弹头之间进行快速转换,从而模糊了战略武器和战术武器之间的差别。第二,东风-26实现了无依托快速发射,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自主发射,这使得美军对这种导弹的打击和跟踪将变得十分困难。
第三,东风-26导弹还首次实现了一种导弹配备从电磁脉冲弹、大型钻地弹头,到子母集束反跑道弹头、电子战弹头等数十种弹头,让这种导弹成为可以精确攻击地面目标、机场、港口的多用途导弹。第四是东风-26可以打击时间敏感目标,如航行中的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可以在最后一分钟攻击航母的瞬间,还能继续接收目标信息。
日本人说东风-26是摆设,结果美国人苦笑日本你根本不懂行情!
我们广大军迷都知道,从9.3号胜利日上,我们介绍了两款!对是两款具有反舰功能的导弹导弹,主持人原话是能“打击大中型海上目标”的内容,这也使得外界位置震惊,因为除了东风-21D以外,中国装备了另一款能够打击美国航母编队的反舰弹道导弹。不过对于这款罕见的DF-26反舰弹道导弹并不买账,国外有不少研究员对东风-26的实际作战效果存在怀疑,日本的研究学者就出来了指出东风-26根本不具备打击海上目标的能力。
根据日方研究成果,日方认为东风-26再入速度过高,留个弹头的寻找目标,锁定目标的时间过短,这对于反舰任务来说简直就是恶梦,日方研究学者指出,东风-21D再入末端速度大约是5马赫左右,而东风-26D的再入末端速度为20马赫,从这点来看似乎确实很有日本专家所有那样所说,东风-26真不适合这种高精尖的移动目标打击?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东风-21D确实比东风-26D拥有更长的机动时间,可以对移动目标进行扫描,跟踪,并调姿。东风-26从进入大气层到击中目标可能总共只有20秒左右,难度确实很大,不过苏联在赫鲁晓夫时代就曾秘密研制过具有末端制导能力、可打击移动目标的弹道导弹。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款反舰弹道导弹SS-NX-13,射程700~1100公里,主要用于攻击航母编队。SS-NX-13的研制一直到1974年才结束,不过就是没有装备服役而已。
而且我们之前文章中就曾经说过,打航母战斗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套系统的配合,从侦察,通信,指挥,到作战单元,是一整套体系作战。只要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并不用过分担心目标发现的问题,东风-26D打海上目标也不难,而且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中国已经攻克的黑障区通讯问题,可以更长的时间接收目标信息。所以,打移动目标,真没有那么难。
但是我们仍然要知道,东风-26D的射程是4000公里,他的目标主要还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重镇—关岛。而关岛也美军航母的驻扎基地,所以这么说来东风-26D不过就是个打酱油的。他的目标是不是为了打击航母战斗群,而是要封死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出路。
所以当日本人的新闻被美国西太平洋司令部的新闻官听到后,只是自嘲到,日方的报道我们也看到,我们并不想评论什么,只不过我们仍然要警惕来自各种威胁。不过日本目前并没有装备过弹道武器,而美国之前潘兴-2就已经具备了雷达地形匹配制导能力,与反舰弹道导弹同样需要应用末端精确制导和再入机动飞行技术。所以,美国人用亲身实践证实,反舰弹道导弹并非儿戏,日本人你拉着我们当试验品,居心何在?
深入点看看:东风-26到底牛在哪里?有多么令某某胆寒!
现在各种媒体已经介绍的很多了,但西方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这种武器呢?东风-26到底牛在哪里?实际上记者在观察各大报刊报纸和网络军事媒体,感觉都很外行。东风-26的厉害之处其实就在央视解说词中的这几句话——“这型导弹能够大区域无依托机动发射,可实施快速核反击,能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我军核常通用、全域慑战的新型“杀手锏”武器。”
通常来说,大家只注意到了东风-26导弹的射程覆盖了关岛美军基地群,或者它的超远程反舰能力,不错,这确实是东风-26导弹的厉害之处,但东风-26的牛还多着呢。首先,媒体们都忽略了这么一个重要的特点:“大区域无依托机动发射”,什么叫无依托呢?
我们知道,通常来说,弹道导弹攻击目标时,要进行精确的弹着点计算,我军导弹发射时流程大致是这样的,接到命令后,导弹从山区隧道群中一个随机洞库中驶出,到达提前计算好射击诸元的预设阵地,导弹注入目标参数后发射。
此外,导弹还要进行维护保养,在发射前要进行“弹机车”的三联合检查,如果是液体燃料导弹,之前还要进行很麻烦的燃料加注,总体上来说,我们可能关注的是导弹发射的那一瞬间,但实际上之前做的工作很多很多。
每一只二炮导弹发射旅部队中,有一群作战保养和维护人员跟在后面,更不要提大量的保障基地了。保障基地和保障设施多了,有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很容易成为敌方的打击目标,过于依赖保障系统。
但是我国的新型导弹,从东风-25、东风-26、东风-27这三种导弹开始,导弹发射不用在预设阵地或者临时构筑阵地,走哪就在哪里发射,不需要大量保障团队,大家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二炮导弹部队演习,都是一群车队,但是东风-26开始不一样了,以后的二炮作战部队都是化整为零的独狼式作战。大量小型作战单元在全国进行广泛机动,机动发射随时随地发射,不再像过去导弹发射车固定等敌人来轰炸,不用说,以后敌人也很头痛。
应该说,东风-26应该是我军真正有威慑力的新一代实用化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东风-26瞄准的是在残酷战争环境下保持较高生存率的实战性武器,其意义非同小可。此次阅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的就是中国新型武器永远都从实战出发的设计思路。
没有美国式的超前的“酷炫帅”思维,也没有印度式的“好高骛远”,有的就是扎扎实实的按照总体发展思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自己的作战能力,这才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最后,我们来谈谈东风-26在战略博弈层面上牛在哪里?我国知道,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美军的惯用作战思路,中美之间的介入和反介入斗争已经成为中美之间进行战略对抗的一种新的形式。
由于中国以往并没有能力攻击美国本土,美军在美国本土的军事设施和军事装备相对安全,但现在的解放军拥有了大量可以打到美国在全球重要军事基地的先进武器后,这彻底改变了美国干涉他国,实施军事影响力的固定套路和手段。
东风-26从根本上改变了中美在战略博弈层面上的斗争态势,过去,我国的武器发展都是跟着美国走的,主要是针对美军的新型装备进行防范,一直以来我们都很被动,但东风-26等一系列新型武器的出现让美国不得不进行整备调整。
开始发展改进型标准-3反导武器、新型远程反舰导弹、远程隐身作战轰炸机和无人机等战术武器系统来抵消中国的新型武器威胁,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军方不得不和中国回到比拼导弹射程、性能和发射载台的冷战套路上来,这确实让美国有点尴尬。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