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运十之死:决策失误使中国大飞机落后世界50年
共 1518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运十之死:决策失误使中国大飞机落后世界50年
共 1518 个阅读者
[头条妹子聊军事第55期]在运20正式交付部队,举国欢腾之际,军事妹子突然想到了运十。在国产大飞机辉煌的背后,曾有一个老战士,作为我国自研的第一款大飞机,是我国大飞机的开端和基础,是那个时代中国航空业的骄傲。它就是运十,而运十之死,是中国航空业的一个悲剧。
运-10客机,上世纪70年代中国研制的四发动机大型喷气式客机,这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飞机。
图16轰炸机(中国产为轰六)为基础改装的图104客机
1970年,国家计委、中央军委批复上海市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任务定名为708工程,飞机代号运10。工程目标是为国家领导人研制出国访问的专机,为了在国际外交场所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初期打算以轰六为基础改型设计。
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在新疆着陆时损坏。运十项目人员立即前往新疆,通过对这架707的研究,对其的主要数据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既而决定运十改以波音707为蓝本研制。
1980年9月26日,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首飞成功,起飞重量80吨,飞行高度1350米,绕场两周后着陆,运-10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国产大飞机零的突破。
当时人们对运十期望极大,甚至后续的变形机种都开始研制,图为运十为载机的预警机。酝酿中的运-10改型机包括:客货两用干线飞机、四发加长型民用干线客机、双发中短程民用干线客机、军用空中预警指挥机、军用运输机、军用救护机。
运十在高原地区测试
然而正当人们对运十的充满希望时,运十项目却戛然而止,仿佛一夜间消失了。。1982年,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而本来为运十准备的飞机制造厂和工人转而组装美国麦道航空公司研制的MD-82。上海飞机研究所的219位同志联名上书《不要花巨额外汇去组装DC-9超80,建议在运-10基础上发展我国民航工业》,但是仍未能改变运十下马的命运。
而运十下马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两点是:第一,技术难度太大,波音707机70年代末期停产,也就是说运十仅相当于美国50年代的技术水平,甚至远远不及!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可言,是一个标准的政治产物。第二,决策层决心不大,面对技术上的困难没能坚持下来,当美国提出中美共同组装麦道客机时便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运十,结果组装了25架麦道之后什么也没捞着。
技术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落后而不敢搞
运十前的雕塑:永不放弃。ARJ21,C919,运20一个个运十的继承者,载着中国的大飞机梦,越飞越高。
头条妹子聊军事第55期,妹子认真原创,没人读也不做标题党!欢迎大家订阅军事新观察。
占位标签-勿删!!
Y10根本就没有改进的价值,整体思路都是错的。
自707之后就没有一架窄体4发干线出现过,民航机在这个级别上是从727的三发到737、757的双发,4发布局的全都是宽体大型客机,这个趋势非常明显,Y10路子都错了,是没有前途的。
其次Y10为了出成绩,在很多关键的材料工艺上都没有去突破,投机取巧的想绕过去,导致落后布局加落后材料工艺拼一起,彻头彻尾的无法接受,根本不存在什么改进不改进的问题,要解决问题是要升级基础工业的问题,光留个Y10项目一点用都没有的。比如说整体大梁制造,当时就是没有设备没有材料,留着Y10项目就能把整体大梁给凭空想出来么?那要上计划中的6.5吨锻压机!然而要上这个锻压机,又要解决其他一大堆关键技术问题,这都不是Y10这个项目组的事了。这些先决条件没有,留着Y10项目组也不过是吃闲饭的,横竖没可能造出合格飞机来。好有一比,冶金工业只能提供锅炉钢,我说保持一个三代坦克设计团队慢慢改锅炉钢坦克,你说有没有意义?
其三,并不是说Y10这个项目没有了,中国在大中型飞机设计制造上也就灰飞烟灭了,虽然鼓吹Y10的人就是想给大家造成这么一个印象。中国是停掉了Y10项目,但是搞Y10的很大一部分人是回西飞陕飞继续去改进当时还没定型的Y8去了。Y8总不能说没有用吧。事实上由于Y10项目不再占用资金和人员,导致国内其他航空在研型号的进度都陡然加快,88年迎来了三机定型。
第四、即便在民用领域,没有Y10也不代表中国发展就是停滞的,我们只是转向了当时自己能拿下的部分而已,比如说国际民机部件分包业务,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了,并不断提高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至2000年前后,国内已经形成了足够的中型飞机制造能力,西飞为空客代工整体机翼,沈飞替波音代工尾部,并替空客代工机翼,成飞也在替空客代工机头和机身结构件,即便不争气的上飞也在给波音代工平尾。这几家代工的部分合起来差不多正好就凑一个整机,事实上也确实就是如此,无论ARJ还是919,甚至是Y20,其机体部分的制造还就是这么分配的。虽然表面上看很长时间是没有整机项目,然而相关工业能力的提升、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那是一年都没放下。Y10是大跃进,Y20就是稳步前行的必然成果,是积20年之功的大成,这不是在网上打个嘴炮拍个胸脯表个决心就能搞定的事,这是一代人埋头苦干奋发图强带来的爆发。
网上存在一种极不好的言论倾向,无限拔高Y10,什么Y10没有了导致失去30年,这篇文章变本加厉都成50年了,难道没想过,当真失去30年50年,Y20这种200吨级飞机的设计制造能力,那是一天吹出来的么?真当是吹泡泡了?当年进口了707图纸,对着707整机,拆了707发动机装上也不过弄出一个比707小,只有707几分之一运力的玩意,而如今Y20用和伊尔76一样的4台发动机,能飞起比伊尔76更大的机体,更大的起飞重量和更大的载重,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失去了50年吗?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