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印度国产武装直升机高原测试新照曝光 串联双座4桨叶(组图)
共 70938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印度国产武装直升机高原测试新照曝光 串联双座4桨叶(组图)
共 70938 个阅读者
据印度国防部发言人在推特上发布的消息显示,近日,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在列城(Leh)空军基地进行了高原飞行测试,进展顺利。据悉,从今年3月起,印度LCH武装直升机就开始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一系列测试。
印度国产LCH攻击直升机制作工艺比较精细
近看印度LCH直升机做工还是挺精细的
试飞员与LCH直升机
LCH首飞时图片
LCH轻型武装直升机首飞
机首侧面涂有虎头标志
起落架略显单薄
试飞员与工程师合影
没看够?那就把印度新型武直扒开了看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的发动机
近日,几张印度最新研制的轻型武装直升机LCH的生产照在网络上曝光,可以清晰看到其内部构造。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是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研制和生产的轻型武装直升机,能够在复杂气候和天气条件使用现代化武器执行作战任务,该机装备火箭吊舱、机关炮以及空空导弹,能够击落无人机和低速运动的飞行器、护送在特种作战中运输兵员的直升机,摧毁敌方防空、在城市环境中飞行以及炸毁坦克和其它车辆,LCH非常接近于欧洲的“虎”式和中国的Z-10武装直升机。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的机头下方
印度“Dhruv”(北极星)先进轻型直升机(ALH)的宽大臃肿造型倍受诟病,与此不同,这款新型“轻型战斗直升机”的线条十分流畅。
印度新研制的LCH和“北极星”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相同的起飞重量(均为5.5吨)和类似的动力系统。当然,两者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LCH的双人座舱采用了纵列式布局,“北极星”则采用了并排式布局;此外,前者机体的装甲防护程度更高并采用了时下流行的隐身技术
在安全性方面,LCH的起落架和机体下部均经过了强化设计,可在直升机以10米/秒的速度垂直坠落时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LCH双人座舱的后排座为副驾驶员,其主要任务是对空空导弹、20毫米口径的枪炮、非制导火箭弹以及集束炸弹、榴弹发射器和反辐射导弹进行操控。
LCH将装备导弹预警系统、反导装置以及具有夜袭能力的座舱显示器。印度LCH武装直升机的武器机型将装备火箭吊舱、机关炮以及空空导弹。
还没造好就买 三哥斥资14亿美元购国产直升机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11年3月9日报道,印度空军将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购买64架轻型战斗直升机(LCH),总金额约14亿美元。
LCH是一型双发5.5吨直升机,从2006年开始研制,目前已经完成了数次测试飞行,计划在2013-2014年交付。该机将可携带空空导弹、20毫米航炮、无制导火箭弹和集束炸弹、枪榴弹发射器和反辐射导弹,将用于执行攻击无人机和速度较慢的飞行器、特种作战中护送运输直升机、摧毁敌方防空系统、城市作战、攻击坦克和其它车辆等任务。
印度称LCH机身主要由复合材料制造
一位印度空军官员表示LCH的重量已经降低,但他拒绝透露空军的需求细节。印度空军和陆军共需要179架该型直升机。
LCH的使用升限将为16000-18000英尺,因此该机还将具备高空作战的能力。虽然采用了相同的传动和旋翼系统,但LCH并不是印度国产先进轻型直升机的派生机型。
LCH将装备导弹告警系统、反导弹组件和使其具备夜间攻击能力的座舱显示器,窄机身设计将采用隐身技术,起落架则将满足硬着陆要求。LCH采用了一型印度国产陀螺稳定瞄准系统,该系统由一台高性能热成像仪和一部探测范围4公里的激光测距仪组成。
印度称LCH具有一定躲避雷达探测的能力
该型直升机还将装备“赫利纳”(Helina)导弹,这型导弹是印度国产“纳格”(Nag)反坦克导弹的派生型号,为增强空对地能力射程增大7公里。
印度空军的直升机机队仅能满足74%的需求,且大部分已经达到寿命极限。
LCH将能够击落无人机和低速运动的飞行器、护送在特种作战中运输兵员的直升机,摧毁敌方防空、在城市环境中飞行以及炸毁坦克和其它车辆。
咱们中国的也不差!五大国顶级武直座舱对比
美国AH-64E武装直升机
AH-64E座舱
AH-64E内部座舱
AH-64E内部座舱
AH-64E内部座舱
美制AH-64D武装直升机(服役于日本自卫队)
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座舱
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座舱
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座舱
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座舱
俄罗斯卡-52武装直升机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现代化座舱
俄罗斯卡-52武装直升机
中国武直-10
武直-10座舱,做工精湛
武直-10座舱
官媒曝光的武直-10座舱仪表
官媒曝光的武直-10座舱仪表
官媒曝光的武直-10座舱
武直10操纵杆
武直10操纵杆
武直10操纵杆
武直10操纵杆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
LCH是印度军工国产的一款轻型武装直升机。自从有了LCH的原型机,印度对其涂装的选择就一直没停止过。曾使用过黑色涂装,(在2015的印度航展上黑色涂装的LCH进行了飞行表演)。还使用过灰色的数码小格迷彩涂装。最近,又推出了一款与俄罗斯T-50战机相似的白灰黑三色相间的新款不规则图形数码迷彩。看起来高端很多!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座舱
印度国产第二架LCH武装直升机低空试飞,首次出现驾驶室角度照片。试飞员在LCH座舱内对伴飞的米-8直升机及前舱角度进行了拍摄。图为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第二架原型机驾驶员视角。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座舱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座舱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座舱内部照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座舱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试飞照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试飞照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试飞照
印度国产LCH武装直升机试飞照
日本自豪的国产OH-1“忍者”武装直升机
日本OH-1机舱内部照
日本OH-1机舱内部照
日本OH-1机舱内部照
日本OH-1机舱内部照
日本OH-1机舱内部照
日本OH-1机舱内部照
(本帖完)
占位标签-勿删!!
机体结构可以看出点门道,所谓的印度国产,在武器的整体架构设计上还是缺乏经验和实力,整机看着比较笨重,很多结构粗犷,线条平直,直角多,说明整机流体设计还不到位,也跟材料加工水平有关,大型整体件的一次成型能力欠佳,所以采用多块焊接组装技术弥补,结构粗大,说明复合材料强度低,转而采用大结构来保证机体的强度,无疑增大了自重,这跟当今世界航空器紧凑流线型设计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从整体造型看,还是借鉴了很多北极星直升机的设计,并不是全新设计的武装直升机,座舱设计比较落后,大面积的玻璃,虽然增加了视野,但是降低了成员防护水平。
虽然乍一看就知道又是一个阿琼式的印度设计,但是印度人近年来重视主战装备的国产化也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只是受限于整体工业水平,短期内难挑大梁,可是野心勃勃啊。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不是定制,是自己产的,英文的原因是因为英文简拼,比如“反坦克导弹发射”换成英文就好简化,但是中文太过长了,实用是唯一标准,而不是守旧,一些地方确实需要简化英文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轻型武装直升机”(LCH)
LCH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借鉴欧洲直升机技术,在“先进轻型多用途直升机”(ALH)“北极星”基础上发展而来。
上为ALH
下为ALH武装型
LCH采用四叶主旋翼非铰接式结构,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主旋翼翼尖后掠,翼型结构先进,噪音小,机体可承受12。7毫米子弹的直接打击。LCH拥有一副强有力的四叶尾桨,位于尾梁右侧。在尾梁末端,是无尾梁式尾翼和小尺寸的端板式双垂尾。
LCH主要依靠欧洲直升机技术,其大部分技术材料都来自“北极星”,只有40%的部件是自己生产。特别是发动机,由法国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联合研制。采用双发动机、重约5。5吨的LCH能容纳一个驾驶员和一个后排副驾驶员。副驾驶员主要操控空空/空地导弹、20毫米炮、集束炸弹、非制导火箭弹、榴弹发射器和反辐射导弹。LCH机体结构先进,为减少雷达反射,采用了隐身材料;同时广泛采用了复合材料,如凯夫拉、碳/凯夫拉和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占到了整体结构的55%,蒙皮达60%。其机头、舱门、整流罩和大部分尾翼都由凯夫拉材料制成,只有中心舱等部位采用了传统的铝合金结构。起落架和机体下部均经过了强化设计,可在直升机以10米/秒的速度垂直坠落时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LCH拥有先进的机载设备,其基本的机载设备包括:多频段的无线电设备,敌我识别系统及对抗设备,多普勒导航系统,真空速系统,无线电高度表和无线电罗盘。另外,也可选择装气象雷达和“奥米伽”导航系统。
LCH装有虚拟光电吊舱和用于提高传感功能的显示装置,还装有红外瞄准和导弹预警系统、多普勒GPS导航系统,可以进行海上与空中侦察与监视。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