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及黄 桥、皖 南。这次是随枣会战。
1939年5月,几乎与南昌会战同时发生,日军为消灭中 国 第 5 战 区的主力,向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中国军队与之展开为期20余天的会战 最后以中国守住全土日本东撤而告终,之前南昌会战为败,此役为胜!
武汉会战后,日军因占领地域过广,导致兵力分散,因此停止战略攻势,转攻为守,实施反消耗战,力图巩固占 领 区。 国军为牵制敌人,于是在1939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各战区发动「四 月 攻 势」,以积极袭扰、敌后游击来牵制日军。第 5 战 区 方面,中国军队从东、西两面向平汉铁路南段进攻,压迫日军侧翼。
日军华中方面军第11集团军司令冈村宁次,为巩固武汉及周边占领区,指挥甲种第3师团、甲种第13师团、甲种第16师团及骑兵第4旅,由信阳、应山、钟祥一线,向桐柏、随县、枣阳方向发动进攻,企图围歼国军第 5 战 区主 力 部 队,随枣会战于是展开。
图为甲种第三师团
开战之初, 日本频频告捷, 我 国失利。
1939年5月1日驻钟祥、京山方向的甲种第三第十三师团 在飞机、战车及火炮支援下,向钟祥以北中国军队阵地发动进攻。
5月4日日军突破长寿店两侧守军阵地后,即以主力沿襄河东岸,向枣阳方向突击。中国军队顽强阻击,并不断以襄河西岸的部队渡河侧击北犯日军,但日军仍乘火力优势,突破守军防线。日军与李仙洲的国 民 革 命 军第84军激战两昼夜后,又夺取了塔儿湾阵地,中国军队被迫放弃高城,向西撤退。
国军在之后几天继续失利
5月8日日军占领枣阳。高城日军向厉山阵地发起进攻,与国军第84军展开激战。日军因攻势顺利,遂令驻信阳的甲种第3师团第29旅也向桐柏进攻。
5月10日日军占领再占湖阳镇和新野。
5月12日夺取唐河,并一度占领南阳。
另一方面,驻应山方向日军第3师主力亦发起进攻,连陷吴家大店、徐家店。日军甲种第3师团第29旅攻陷桐柏。
图为面对日本3个甲种师团勇敢抗战的84军军 长李仙洲 ,他也是李 品 仙 上 将的亲侄子。
在我们中国军队苦战日本第3、第13、第16,3个甲种师团的时候, 他带领第33集团军东渡汉水 ,驰援李仙洲将军 ,他就是日本冈村甯次口中的「支 那 战 神」张 自 忠 将军, 33集团军一来就发动了反攻。
6日,襄河以东阵地为日军突破,张自忠率第33集团军的第59军渡河,击退日军后,在5月10日反而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使冈村甯次在随枣战中陷入主力与后方联系被切断的劣势。
图为张自忠的33集团军士兵缴获一台鬼子的战车
在张自忠上将「此战立功后被jiang加升的上将军衔」成功将冈村甯次的日本军打成2段之后,中 国 军 队就转守为攻,第 5 战 区 司 令 长官李宗仁急令第31集团军主力,会同第 1 战 区 第2集团军由豫西南下,向唐河、新野一带反击。同时,命令在大洪山、桐柏山担任游击任务的第39军、13军向唐县镇、枣阳攻击,牵制日军西进,又命令襄河两岸部队堵截日军退路 。
图为国军收复新野
5月13日国军增兵南阳,先后克复唐河、新野。
5月15日各路援军发起攻击。
5月19日国军收复枣阳。
日军因苦战多日,疲惫不堪,遂向东南退却,中国军队仍一路对其发动追逐攻袭、各地方保 安 团、警 察 治 安 团亦发动敌后袭击干扰撤退。
5月23日国军收复随县 。
总结: 我方出动了国 民 革 命 军 第2,11,13,26,30,31,33,39, 44,45,67, 75,84,94军共220,000人,
日本则出动了甲种第3师团,甲种第13师团,甲种第16师团,乙种第34师团,直属部队共113,000人
战后我方消灭日军达2万1千多人 ,损失约3万 ,此战寸土未失以日本东撤告终。
另不少缴获日本的枪枝 、粮食 、战车, 此战为抗战多次会战以来 ,第一次全胜之局。
立功最大的是张自忠将军
图为国军的战利品
至此,随枣会战大胜结束。下 贴 写 第一次长沙大捷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铁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