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我的狙击我的枪-银幕到现实的抗战狙击枪
共 19113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我的狙击我的枪-银幕到现实的抗战狙击枪
共 19113 个阅读者
现在只要打开电视机只要是抗战的电视机英雄好汉,土匪特务Y的人人整狙,好像没狙就不是抗战片了,不过一看瞄准镜型号基本都是军品店里百快钱的货,悲催啊。
本人当年也曾经接触过一些抗战的老兵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和照片得出的结论貌似只有一个,反正N个当年的经历者就一句话,俺没看过,俺没用过,人家俺不晓得。
现在民国剧里头最流行的长家伙是中正式,N多德粉们说是德国的毛瑟98K中国山寨版,威力比鬼子的38牛BN多云云,根据老家伙们说的,民国初年到抗战结束时候在中国最流行的不是什么中正,而是汉阳造步枪,威猛程度跟今天的AK47差不多,而中正式的知晓程度跟今天的AK74有点类型,看样子知道是AK,至于47还是74看文化程度了,彼时我国丘八们文化程度是相当低滴,委员长名字听过,看懂的底层就真少了,因为大家都用的是七点九的子弹所以通叫七九步枪,本人系湘人,抗战期间湖南是抗战的主战场,剧采访过参战老家伙们说当时在湘抗战的主要有73军 74军。当时湘军底子的73军用的相当大的部分是汉阳造,一部分是奉天造和广东造的一些步枪,名字讲不出,平常发到手上的子弹少的可怜,打靶的机会更少,连狙击这次词都没听说过,更甭说啥枪了,一般老兵的枪法稍微准些,彼时最流行的是手榴弹,一个子弹在准之有一个人,一个手榴弹就算不准,说以很多老兵宁愿练练扔手榴弹的本事也不去练啥枪法。抗战快结束的时候73军全军换装也就把汉阳造普及了。中正式装备都少,狙击枪更是浮云,中央军的74军(也就是抗战后的74师)乃王牌军,抗战初期装备好些当时中正式步枪人手一把,但抗战中期后期剧说也有相当大部分用的也是俄国货,估计是莫辛甘那,老兵多枪打得准的人也多些,子弹比杂牌要充裕些,但貌似也没有专门的狙击手,更没什么狙击枪,但手榴弹用的好的人很多。据老兵们说当时部队里真正枪法打得好的人都去当机枪手了,以为机枪打得远打得准,在阵地战中起作用远比个吧狙击手强多了,抗战中打死的日本死鬼相当一部份是死在机枪之下。现在银幕的狙击枪都是导演们从YY产物
点击过万奖励50分-----ak47u571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终于说出我的心里话了。其实这些娱乐电视剧放俩狙击枪增加娱乐性也没啥,关键是,咱军友们心理得有杆秤啊,前段时间居然有资深军友(军衔比你我都高)郑重说明:抗战狙击枪被广泛使用,对越作战就没用过。唉,把我给雷得额......,几天没缓过气来。楼下这哥们说对了一半,狙击战术在抗美援朝中使用过,但也谈不上广泛,当时就叫神枪手,使用的是精度高的步枪,带枪瞄镜的应该有,但不会像影视剧里面的描写得那么多。真正广泛使用,制式狙击枪的,应该在对越作战(居然也有资深军友质疑,丛林战没必要使用狙击枪)。总之娱乐归娱乐,既然大家是军友,就得尊重历史,别在影视剧里面找答案。
占位标签-勿删!!
不学无术的家伙,还狙击呢!好好查查资料,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在过去都没有“狙击手”这个称呼的,当时称为“神枪手、神射手、特等射手”,“狙击手”的叫法也就是这些年才有的。狙击”作为一个汉语词,其词义是“猎犬出击”的意思。“狙”字从犬从且。“且”意为“加力”、“助力”。“犬”与“且”联合起来表示“加力犬”、“助力犬”。本义是“猎犬”。《说文》:“狙,一曰犬也。”
另一种说法:“狙”是中国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猴子,擅长隐蔽捕猎,在一处长时间伺伏不动,静待猎物经过时,突然出击捕杀。还有一些相关词语,如:狙刺(伏伺行刺);狙狙(伺察的样子);狙候(伏伺,觊觎);狙觑(窥视);狙缚(伺伏擒缚)。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wfyel 在第39楼的发言:
谢谢指教。军博我在90年代末期去过两次,当时轻武器那一带基本上70%以上我都能认出来,令陪我去玩的北京友人非常诧异。另外关于蒋光头政府进口了少量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的狙击型做研究一事请问你有相关的史料记录吗?我只记得是在9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里有所介绍,但到底是哪本杂志和文章标题我忘得一干二净。如您有相关史料,希望有以教我,谢谢! |
其实北京轻武器装备展示最全的并不是军博而是北京通州的中国民兵装备陈列馆,那是亚洲最大最全的武器装备展馆,从土枪到日本遗留在东北的300毫米火炮都有,轻武器更是全面藏品远超军博。值得一看。关于您说的美式1903a4型狙击步枪在历史资料中没有反应因为国民党的美援物资清单中对1903春田步枪统称美式30步枪,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型号,而m1903a4作为一种1942年才面世的新式武器大量军援中国可能性不大毕竟1903本身就是作为美国换装以后的剩余物资援助中国的中国当时是拿不到美国最新的武器装备的只是美英剩余物资的倾销地。m1903a4进入中国有可能是通过滇缅作战的中国驻印军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他们有机会得到美国的一线装备。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996791228 在第23楼的发言:
97狙是6.5mm的,99狙是7.7mm的,日本太平洋战区轻武器都是7.7mm口径的,早期不可能出现6.5mm口径武器,也不排除出现可能,后期日本调精锐关东军去太平洋战场,会携带6.5mm口径武器。
97狙是38步改的,1937装配的中国战场会有少量出现。 |
1,在日军中99步枪系列,和96轻机枪,从来没有真正取代38步枪和11年式轻机枪,原因很简单,产能不足,只是在关东军和南洋地区精锐部队装备的相对多一点而已。2,实际上真正直接改自38步枪的狙击型步枪并不是97,还有一种更早的38式狙击型只不过数量很少没有大量装备。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弓正官 在第26楼的发言: 不学无术的家伙,还狙击呢!好好查查资料,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在过去都没有“狙击手”这个称呼的,当时称为“神枪手、神射手、特等射手”,“狙击手”的叫法也就是这些年才有的。狙击”作为一个汉语词,其词义是“猎犬出击”的意思。“狙”字从犬从且。“且”意为“加力”、“助力”。“犬”与“且”联合起来表示“加力犬”、“助力犬”。本义是“猎犬”。《说文》:“狙,一曰犬也。” 另一种说法:“狙”是中国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猴子,擅长隐蔽捕猎,在一处长时间伺伏不动,静待猎物经过时,突然出击捕杀。还有一些相关词语,如:狙...... |
你也没学出什么,你查查历史吧,一个词不是你中国当时没使用过它就是不存在的,你说的的那些东西辞海上就有拜托你看看军事方面的书别查词典好嘛。那你说坦克这词怎么解释啊你也把它掰成水柜。只能说你很无聊,连卖弄都谈不上。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弓正官 在第26楼的发言: 不学无术的家伙,还狙击呢!好好查查资料,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在过去都没有“狙击手”这个称呼的,当时称为“神枪手、神射手、特等射手”,“狙击手”的叫法也就是这些年才有的。狙击”作为一个汉语词,其词义是“猎犬出击”的意思。“狙”字从犬从且。“且”意为“加力”、“助力”。“犬”与“且”联合起来表示“加力犬”、“助力犬”。本义是“猎犬”。《说文》:“狙,一曰犬也。” 另一种说法:“狙”是中国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猴子,擅长隐蔽捕猎,在一处长时间伺伏不动,静待猎物经过时,突然出击捕杀。还有一些相关词语,如:狙...... |
你也没学出什么,你查查历史吧,一个词不是你中国当时没使用过它就是不存在的,你说的的那些东西辞海上就有拜托你看看军事方面的书别查词典好嘛。那你说坦克这词怎么解释啊你也把它掰成水柜。只能说你很无聊,连卖弄都谈不上。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996791228 在第23楼的发言:
97狙是6.5mm的,99狙是7.7mm的,日本太平洋战区轻武器都是7.7mm口径的,早期不可能出现6.5mm口径武器,也不排除出现可能,后期日本调精锐关东军去太平洋战场,会携带6.5mm口径武器。
97狙是38步改的,1937装配的中国战场会有少量出现。 |
1,在日军中99步枪系列,和96轻机枪,从来没有真正取代38步枪和11年式轻机枪,原因很简单,产能不足,只是在关东军和南洋地区精锐部队装备的相对多一点而已。2,实际上真正直接改自38步枪的狙击型步枪并不是97,还有一种更早的38式狙击型只不过数量很少没有大量装备。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wfyel 在第39楼的发言:
谢谢指教。军博我在90年代末期去过两次,当时轻武器那一带基本上70%以上我都能认出来,令陪我去玩的北京友人非常诧异。另外关于蒋光头政府进口了少量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的狙击型做研究一事请问你有相关的史料记录吗?我只记得是在9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里有所介绍,但到底是哪本杂志和文章标题我忘得一干二净。如您有相关史料,希望有以教我,谢谢! |
其实北京轻武器装备展示最全的并不是军博而是北京通州的中国民兵装备陈列馆,那是亚洲最大最全的武器装备展馆,从土枪到日本遗留在东北的300毫米火炮都有,轻武器更是全面藏品远超军博。值得一看。关于您说的美式1903a4型狙击步枪在历史资料中没有反应因为国民党的美援物资清单中对1903春田步枪统称美式30步枪,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型号,而m1903a4作为一种1942年才面世的新式武器大量军援中国可能性不大毕竟1903本身就是作为美国换装以后的剩余物资援助中国的中国当时是拿不到美国最新的武器装备的只是美英剩余物资的倾销地。m1903a4进入中国有可能是通过滇缅作战的中国驻印军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他们有机会得到美国的一线装备。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yuxiaolin 在第38楼的发言:
您好,就您的问题我就我知道的我们随便聊聊如果也不对的地方请指正。1,列强在日本的压力下确实对中国进行了武器禁运但那仅限于部分参加禁运的国家和仅限于对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实际上各方军阀都有自己的军火采购渠道装备也是五花八门就是日本自己也对中国部分地方军阀出口军火。就是蒋介石的中央军也是一直有自己的军火来源的直到抗战爆发还有一部分已经签订合同的德国产武器装备通过香港流入中国,至于上海等地的外国洋行更是飞机大炮什么都敢卖直到淞沪抗战通过上海仍有军火流入,宋子文的税警总团的装备就是财政部自购而不是通过正常军火采购渠道购进,德式步枪捷克机枪英式坦克装甲车哪个不在所谓的禁运之列啊,在当时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武器装备火中取栗倾销军火的军火贩子比比皆是。2,民用武器不在禁运之列这和口径性能无关只要是民用的就可以正常进口正常持有当时上海是可以申领枪照的。3,关于左权将军的枪我没有听说过也没见过图片不过以国内当时的情况那属于很正常的事中国一直就是那时各国倾销军火的市场出现什么武器都属正常,有机会你去军博看看就知道了抗战时期的武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古董到最先进的轻武器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因为当时国内的武器进口渠道实在是太杂了。4,97式狙击步枪的确在关内日军装备很少但在部分日军精锐部队和一些特殊部门还是有部分装备的,少不代表绝对没有,作为一种37年列装的制式武器作为战利品出现在抗战早期也属正常。 |
谢谢指教。军博我在90年代末期去过两次,当时轻武器那一带基本上70%以上我都能认出来,令陪我去玩的北京友人非常诧异。另外关于蒋光头政府进口了少量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的狙击型做研究一事请问你有相关的史料记录吗?我只记得是在9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里有所介绍,但到底是哪本杂志和文章标题我忘得一干二净。如您有相关史料,希望有以教我,谢谢!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wfyel 在第37楼的发言:
yuxiaolin网友你好!很高兴和你交流。愿就一下几个点和你共同探讨,欢迎赐教。 1、抗战前列强对中国在军火方面可是有很严格的禁运措施的,蒋光头政府和各地方实力军阀得和列强搞好关系才能买到需要的东西。枪炮中步枪和步枪以上武器均在禁运之列(实际上是除了手枪不禁,其他什么都禁);装备就更别提了,连望远镜、瞄准镜、炮队镜也属禁运。因此上海滩的花花公子们能买到一支带瞄准镜的运动步枪或者猎枪(这两种枪可不等于小口径运动步枪,有些可是发射步枪弹的)可得在洋行方面过硬的关系才行。 2、关于左权将军持有一支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的事我是在一本专门介绍重要的革命先烈的丛书—不屈的共产党人中的一本(好像是叫这个名字)书是家父在部队上发的,但现在还不知道在不在,也来不及回到家父那里再核实,此事我印象深刻,记错的可能性很小。 3、关于林彪元帅把玩97式狙击步枪的照片29楼已经展示给大家了,需要说明的是:照片中元帅戴的帽子是八路军军帽(青天白日徽+2粒扣子),而不是东北民主联军军装(帽子上只有2粒扣子),可见此枪缴获于抗战早期,如果时间稍晚,元帅就到苏联治病去了。 |
您好,就您的问题我就我知道的我们随便聊聊如果也不对的地方请指正。1,列强在日本的压力下确实对中国进行了武器禁运但那仅限于部分参加禁运的国家和仅限于对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实际上各方军阀都有自己的军火采购渠道装备也是五花八门就是日本自己也对中国部分地方军阀出口军火。就是蒋介石的中央军也是一直有自己的军火来源的直到抗战爆发还有一部分已经签订合同的德国产武器装备通过香港流入中国,至于上海等地的外国洋行更是飞机大炮什么都敢卖直到淞沪抗战通过上海仍有军火流入,宋子文的税警总团的装备就是财政部自购而不是通过正常军火采购渠道购进,德式步枪捷克机枪英式坦克装甲车哪个不在所谓的禁运之列啊,在当时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武器装备火中取栗倾销军火的军火贩子比比皆是。2,民用武器不在禁运之列这和口径性能无关只要是民用的就可以正常进口正常持有当时上海是可以申领枪照的。3,关于左权将军的枪我没有听说过也没见过图片不过以国内当时的情况那属于很正常的事中国一直就是那时各国倾销军火的市场出现什么武器都属正常,有机会你去军博看看就知道了抗战时期的武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古董到最先进的轻武器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因为当时国内的武器进口渠道实在是太杂了。4,97式狙击步枪的确在关内日军装备很少但在部分日军精锐部队和一些特殊部门还是有部分装备的,少不代表绝对没有,作为一种37年列装的制式武器作为战利品出现在抗战早期也属正常。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yuxiaolin 在第34楼的发言:
其实他哪条都错了,在30年代欧美国家猎枪安装瞄准镜是很普遍的流入中国虽然不多但也有一定数量在十里洋场出现再正常不过了,抗战时期美国爱国华侨曾经捐献过一批雷明顿猎枪在国民党军队就是作为狙击步枪使用的军博现在有实物,美国在参加1战时期就已经在步枪上安装瞄准镜作为狙击枪使用只不过当时性能不够稳定战后没有大量列装而已,m1半自动步枪卢沟桥事变前美国就定型了但大量装备已经是太平洋战争了关键是美国没有战争压力加上经济萧条所以更新换代比较慢。至于97狙击日军在中国关内也有装备只不过主要是装备关东军而已原因很简单,没有必要,以当时日军的射击水平对抗关内国共部队38步枪精度射程足够以日本的经济条件当然是能省就省了,这些枪械军博现在都有展出。 |
yuxiaolin网友你好!很高兴和你交流。愿就一下几个点和你共同探讨,欢迎赐教。
1、抗战前列强对中国在军火方面可是有很严格的禁运措施的,蒋光头政府和各地方实力军阀得和列强搞好关系才能买到需要的东西。枪炮中步枪和步枪以上武器均在禁运之列(实际上是除了手枪不禁,其他什么都禁);装备就更别提了,连望远镜、瞄准镜、炮队镜也属禁运。因此上海滩的花花公子们能买到一支带瞄准镜的运动步枪或者猎枪(这两种枪可不等于小口径运动步枪,有些可是发射步枪弹的)可得在洋行方面过硬的关系才行。
2、关于左权将军持有一支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的事我是在一本专门介绍重要的革命先烈的丛书—不屈的共产党人中的一本(好像是叫这个名字)书是家父在部队上发的,但现在还不知道在不在,也来不及回到家父那里再核实,此事我印象深刻,记错的可能性很小。
3、关于林彪元帅把玩97式狙击步枪的照片29楼已经展示给大家了,需要说明的是:照片中元帅戴的帽子是八路军军帽(青天白日徽+2粒扣子),而不是东北民主联军军装(帽子上只有2粒扣子),可见此枪缴获于抗战早期,如果时间稍晚,元帅就到苏联治病去了。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jiang2370 在第35楼的发言:
|
不是说没有汉阳造了因为汉阳造生产时间长所以保有量一直很大但是军工生产和正规部队装备都是以中正式为主了,原因很简单,弹药不匹配没有弹药来源,汉阳造是一战前设计的步枪使用7.92圆头弹而中正式及当时的捷克式等轻重机枪都是使用7.92尖头弹这两种弹虽然口径一样但不通用,你枪再多没有弹药怎么装备使用啊所以在装备改善以后汉阳造基本都移交民兵和地方部队使用了。民间连清末的枪支都有装备那能说明什么啊,所以你说的情况反而到说明了汉阳造在当时的地位因为当时民兵和地方部队装备除少量缴获以外都是以主力部队淘汰的装备为主的。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yuxiaolin 在第18楼的发言: 通篇胡说八道错字连篇都不值得一驳。只从技术上说几点,汉阳造是清末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仿造德一战时期的委员会式79步枪,中正式是30年代购进德1924式步枪生产线仿制的根本就不是一代产品中间间隔数十年就连使用的弹种都不通用一个圆头弹一个尖头弹,汉阳造抗战时期虽还有少量生产但基本都是以中正式为主了。至于奉天造那是仿38式用的65子弹除东北军其他部队极少装备原因很简单别说918后东北被占领没有地补充就是有你也无法大量补充弹药,至于广东的元年式那更早了那玩意68口径连子弹都没地生产了哪个正规部队会装备...... |
我听老爸说他65年当兵以前在生产队里放羊背的就是汉阳造,估计汉阳造应该在抗战时很多人在用吧,不应该是很少吧。我爷爷去世也快十年了,他说在我们村里民兵和县大队里时用的就是汉阳造,还有土压五老套筒子。中正式好像是国民党正规部队的标配吧,地方部队和军阀的杂牌没有中正式,但多数是汉阳造。另外我爷爷没能到县大队的时候还是村里的民兵,有一次鬼子扫荡到我们村,村里的人都跑到我们东山上躲了,那时民兵没有敢和鬼子正面冲突的,都是石头地雷挂上弦就跑。我爷爷因为惦记家里那点可怜的粮食跑的慢了点没跑出去,藏到地瓜窑子里,后来听到鬼子不打枪了,偷偷的出来了。鬼子有个毛病,进院子抓鸡枪是架在你院门口的,他一看鬼子在逮鸡顺手偷了鬼子的38枪没命的就往我们村的东山跑,38枪后来上交了他才进的县大队,那时候能弄到个38枪可是了不得的。他一直到打老蒋的时候才换别人缴获的中正式。所以中正枪和汉阳造抗战时都还是不少的,不像你说的没有汉阳造了。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wfyel 在第16楼的发言:
方兴网友你好!感谢你的回复。以下情况愿与你共同探讨: 1、我基本同意你对我第一条的意见,但对第三条不敢苟同。理由是:左权将军常年带兵打仗,不可能随身携带一支运动步枪。当时文章中提到的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我认为应该是法制勒伯尔步枪的狙击型或者改装型。 2、蒋光头政府确实进口过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的狙击型用于研究,只是我忘记了文章的名字,也忘记了时间是否在抗战中。 3、我好像见过一幅照片,内容是林彪元帅身着八路军军装在把玩一支97式狙击步枪。也许是我记错了? 以上问题愿向你求教。 |
其实他哪条都错了,在30年代欧美国家猎枪安装瞄准镜是很普遍的流入中国虽然不多但也有一定数量在十里洋场出现再正常不过了,抗战时期美国爱国华侨曾经捐献过一批雷明顿猎枪在国民党军队就是作为狙击步枪使用的军博现在有实物,美国在参加1战时期就已经在步枪上安装瞄准镜作为狙击枪使用只不过当时性能不够稳定战后没有大量列装而已,m1半自动步枪卢沟桥事变前美国就定型了但大量装备已经是太平洋战争了关键是美国没有战争压力加上经济萧条所以更新换代比较慢。至于97狙击日军在中国关内也有装备只不过主要是装备关东军而已原因很简单,没有必要,以当时日军的射击水平对抗关内国共部队38步枪精度射程足够以日本的经济条件当然是能省就省了,这些枪械军博现在都有展出。
占位标签-勿删!!
不学无术的家伙,还狙击呢!好好查查资料,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在过去都没有“狙击手”这个称呼的,当时称为“神枪手、神射手、特等射手”,“狙击手”的叫法也就是这些年才有的。狙击”作为一个汉语词,其词义是“猎犬出击”的意思。“狙”字从犬从且。“且”意为“加力”、“助力”。“犬”与“且”联合起来表示“加力犬”、“助力犬”。本义是“猎犬”。《说文》:“狙,一曰犬也。”
另一种说法:“狙”是中国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猴子,擅长隐蔽捕猎,在一处长时间伺伏不动,静待猎物经过时,突然出击捕杀。还有一些相关词语,如:狙刺(伏伺行刺);狙狙(伺察的样子);狙候(伏伺,觊觎);狙觑(窥视);狙缚(伺伏擒缚)。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宋湘 在第17楼的发言: 关于旧中国实用狙击步枪的历史,我就自己了解的史料与大家分享一下,时间久远,记得可能不太准确(史料本身可能也有问题),欢迎宝贵意见,骂人谢绝。 1、上海滩的花花公子们有的就有狙击步枪的表兄弟—猎鹿步枪(也带瞄准镜)。
2、蒋光头政府曾经进口过德国98K和美国M1903的狙击型作为研究之用,但没有批量列装部队。 3、有少量的狙击步枪曾经进入过中国军队,但不成气候。比如我曾经看过某高级领导回忆左权将军牺牲经过的文章时提到左权将军曾经拿过一把“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虽然作者不知道型号,但...... |
97狙是6.5mm的,99狙是7.7mm的,日本太平洋战区轻武器都是7.7mm口径的,早期不可能出现6.5mm口径武器,也不排除出现可能,后期日本调精锐关东军去太平洋战场,会携带6.5mm口径武器。
97狙是38步改的,1937装配的中国战场会有少量出现。
占位标签-勿删!!
通篇胡说八道错字连篇都不值得一驳。只从技术上说几点,汉阳造是清末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仿造德一战时期的委员会式79步枪,中正式是30年代购进德1924式步枪生产线仿制的根本就不是一代产品中间间隔数十年就连使用的弹种都不通用一个圆头弹一个尖头弹,汉阳造抗战时期虽还有少量生产但基本都是以中正式为主了。至于奉天造那是仿38式用的65子弹除东北军其他部队极少装备原因很简单别说918后东北被占领没有地补充就是有你也无法大量补充弹药,至于广东的元年式那更早了那玩意68口径连子弹都没地生产了哪个正规部队会装备。关于手榴弹和步机枪的作用我看你不是访问了什么抗战老兵你是抗战的胡编滥造的电视剧看多了。懒得给你扫盲有空多看看历史和军事方面的书再上这砍来吧。另外发什么东西以前先自己看一遍把错字先删删把东西捋通顺了再发。
占位标签-勿删!!
关于旧中国实用狙击步枪的历史,我就自己了解的史料与大家分享一下,时间久远,记得可能不太准确(史料本身可能也有问题),欢迎宝贵意见,骂人谢绝。
1、上海滩的花花公子们有的就有狙击步枪的表兄弟—猎鹿步枪(也带瞄准镜)。
2、蒋光头政府曾经进口过德国98K和美国M1903的狙击型作为研究之用,但没有批量列装部队。
3、有少量的狙击步枪曾经进入过中国军队,但不成气候。比如我曾经看过某高级领导回忆左权将军牺牲经过的文章时提到左权将军曾经拿过一把“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虽然作者不知道型号,但可以肯定应该不是猎鹿步枪。
4、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曾经少量缴获过鬼子的97式狙击步枪。
呵呵,愿意和哥几个探讨,1,非军方范畴,不好说,不讨论,2,兄弟以为,中国抗战中应该未大规模进口过98K,其实34年宋财神建立税警团时候从德国进口的是汉斯的二四式步枪,中国纺的中正式仿的也是24式,98K仿的也是24式,从这方面说中正和98K是异国的兄弟,非父子关系。应该说原版的24式 巩县兵工厂的中正式质量都不错,精度也还可以,但充当狙击枪就有点勉为其难,其他地方兵工厂的山寨就不好说了。至于美国M1903在一战虽然已经服役,但彼时流行德械,美国货基本没人要。就是亲美的宋财神建立税警团时候也用二四式,看见当时美国M1903实在不走俏,应该说没哪个军阀部队大规模装备过。更不要说带狙击的。
3,我外公身前也是中国远征军,据他看到的说在印度训练的时候看见过外国兵(说不清是山姆还是约翰牛的兵)背过步枪上带瞄准镜的步枪,(可能是M1也可能是M1903)但他在的部队中国兵貌似没有装备过,那时中国兵对那种枪没兴趣,最感兴趣的是山姆的汤姆森冲锋枪和小卡宾(想来应该是M1卡宾枪),他说在丛林里打鬼子只要后勤有保证这2个东东用起来很爽.M1倒是打过几发,Y山姆没给中国装备。只肯给花旗中正
4,这个和楼主一样,貌似看过林副主席的一张照片拿着97狙,但个人认识应该不是在抗战的时候,副主席抗战中大部分都去苏俄和斯大林和咖啡了,怎么可能和97狙相遇,应该是抗战后淘到的。97狙指法在太平洋上的鬼子,据说山姆对付树上的狙击手专门搞了种用谢尔曼坦克发射的炮弹里面全是钢针,钻们慰劳在树上的皇军滴,让拿97狙的黄军们爽死了。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方兴 在第10楼的发言:
讨论, 我认为你说得1.3两条很有可能就是今天说的民用小口径竞技步枪,我也曾经看过这个介绍我的分析就是民用型号,小孩子练练枪还是不错的选择,使用边缘发火弹,威力比手枪弹强不了多少,有效射程最远150米,甚至比不上一些步枪根本不具备上战场的能力 2.没听说过,美国M1903的改装多是士兵自己的改装,美国加入欧战役后,狙击版的M1903蔡大量出现在美军,别忘了中国是1937年参战,40年之前就已经丢失了沿海地区和大片国土,这个时候美国还在歌舞升平 4.97狙击并未出现在中国战场,他在太平洋战场上,鬼子都是选拔射击水平好的士兵上树,鬼子并没有狙击手这个概念 |
方兴网友你好!感谢你的回复。以下情况愿与你共同探讨:
1、我基本同意你对我第一条的意见,但对第三条不敢苟同。理由是:左权将军常年带兵打仗,不可能随身携带一支运动步枪。当时文章中提到的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我认为应该是法制勒伯尔步枪的狙击型或者改装型。
2、蒋光头政府确实进口过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的狙击型用于研究,只是我忘记了文章的名字,也忘记了时间是否在抗战中。
3、我好像见过一幅照片,内容是林彪元帅身着八路军军装在把玩一支97式狙击步枪。也许是我记错了?
以上问题愿向你求教。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wfyel 在第9楼的发言: 关于旧中国实用狙击步枪的历史,我就自己了解的史料与大家分享一下,时间久远,记得可能不太准确(史料本身可能也有问题),欢迎宝贵意见,骂人谢绝。 1、上海滩的花花公子们有的就有狙击步枪的表兄弟—猎鹿步枪(也带瞄准镜)。 2、蒋光头政府曾经进口过德国98K和美国M1903的狙击型作为研究之用,但没有批量列装部队。 3、有少量的狙击步枪曾经进入过中国军队,但不成气候。比如我曾经看过某高级领导回忆左权将军牺牲经过的文章时提到左权将军曾经拿过一把“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虽然作者不知道型号,但可以肯定应...... |
讨论,
我认为你说得1.3两条很有可能就是今天说的民用小口径竞技步枪,我也曾经看过这个介绍我的分析就是民用型号,小孩子练练枪还是不错的选择,使用边缘发火弹,威力比手枪弹强不了多少,有效射程最远150米,甚至比不上一些步枪根本不具备上战场的能力
2.没听说过,美国M1903的改装多是士兵自己的改装,美国加入欧战役后,狙击版的M1903蔡大量出现在美军,别忘了中国是1937年参战,40年之前就已经丢失了沿海地区和大片国土,这个时候美国还在歌舞升平
4.97狙击并未出现在中国战场,他在太平洋战场上,鬼子都是选拔射击水平好的士兵上树,鬼子并没有狙击手这个概念
占位标签-勿删!!
关于旧中国实用狙击步枪的历史,我就自己了解的史料与大家分享一下,时间久远,记得可能不太准确(史料本身可能也有问题),欢迎宝贵意见,骂人谢绝。
1、上海滩的花花公子们有的就有狙击步枪的表兄弟—猎鹿步枪(也带瞄准镜)。
2、蒋光头政府曾经进口过德国98K和美国M1903的狙击型作为研究之用,但没有批量列装部队。
3、有少量的狙击步枪曾经进入过中国军队,但不成气候。比如我曾经看过某高级领导回忆左权将军牺牲经过的文章时提到左权将军曾经拿过一把“带瞄准镜的法国步枪”,虽然作者不知道型号,但可以肯定应该不是猎鹿步枪。
4、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曾经少量缴获过鬼子的97式狙击步枪。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终于说出我的心里话了。其实这些娱乐电视剧放俩狙击枪增加娱乐性也没啥,关键是,咱军友们心理得有杆秤啊,前段时间居然有资深军友(军衔比你我都高)郑重说明:抗战狙击枪被广泛使用,对越作战就没用过。唉,把我给雷得额......,几天没缓过气来。楼下这哥们说对了一半,狙击战术在抗美援朝中使用过,但也谈不上广泛,当时就叫神枪手,使用的是精度高的步枪,带枪瞄镜的应该有,但不会像影视剧里面的描写得那么多。真正广泛使用,制式狙击枪的,应该在对越作战(居然也有资深军友质疑,丛林战没必要使用狙击枪)。总之娱乐归娱乐,既然大家是军友,就得尊重历史,别在影视剧里面找答案。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