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1992年冯小宁作品《北洋水师》截图
共 42936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1992年冯小宁作品《北洋水师》截图
共 42936 个阅读者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农夫子 在第24楼的发言: 顶起。。虽败了,责任不一定是前线将士们。如果是前线将士战术不当失败也要顶起,起码跟敌人干死的。
亮剑就是爷们。 |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yingean 在第15楼的发言:
我不是,发帖纯粹个人爱好,发这个帖子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冯小宁导演是一位很敬业的导演,所拍摄的战争片视角锐利、做工专业,而且我发现他很有历史知识,只是因为受经费、场地、道具的制肘而已,如果他能有好莱坞的条件,他不会比史蒂芬差。我声明一下,铁血没有发过一分钱工资给我,我本身是一名建筑项目经理,我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反而我还经常因为有过激言论坐小黑房。 |
兄台,我去年看过了,看得很心痛。丁汝昌虽然爱国,可他不是合格的军事将领,错误远远大于自己的功劳,临机决断的时候没有下令,只知道墨守陈规,大批将士英勇牺牲。看来军事应该交给合格的人来掌握。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cheng.zha212 在第54楼的发言:
看你回帖里的那几个数据,我就头晕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
12门300MM以上舰炮? 真的假的呀
以镇远号以例: 30厘米双联装炮2座 共4门 15厘米速射炮4座 共4门 6磅()速射炮2座共2门 3磅速射炮8座 共8门 而吉野号:主炮4门6寸(约20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8门4.7寸(16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
再有:那个穿甲弹跟爆破弹的说法,更是有点糊涂了。 爆破弹还贵过穿甲弹了?穿甲弹打军舰还没有爆破弹给力?
|
当时穿甲弹只是穿甲而已,而不是现在的穿甲爆破弹。当时中国主力舰,定远,镇远是铁甲舰,就是所谓小版战列舰。皮厚炮猛,但使用的却是过时的穿甲弹,而日本以巡洋舰为主,没有战列舰。船小皮薄,火炮口径小,但射速快,机动灵活。如果当时使用最新的爆破弹的话,可以说一炮就可以把日舰打残。可惜当时清政府对战争准备不足,北洋的军舰维护不足,甚至炮弹,302毫米主炮平均才2发。战斗中多以150毫米的克虏伯炮作战,2个主力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35楼的发言: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
看你回帖里的那几个数据,我就头晕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
12门300MM以上舰炮? 真的假的呀
以镇远号以例:
30厘米双联装炮2座 共4门 15厘米速射炮4座 共4门 6磅()速射炮2座共2门 3磅速射炮8座 共8门
而吉野号:主炮4门6寸(约20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8门4.7寸(16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
再有:那个穿甲弹跟爆破弹的说法,更是有点糊涂了。
爆破弹还贵过穿甲弹了?穿甲弹打军舰还没有爆破弹给力?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56楼的发言:
哈哈,你狠仔细,不过我说的差不太远,你看看甲午新思考吧,我报出的数据肯定有误,不过穿甲弹那块是对的 |
你别告诉我是从CCAV制作的电视节目里面看到的?!那个CCAV的水准,可真不敢恭维。
我就是看到你说的12门以上300mm 这个12门,让我吓了一跳:映像中,二战时期的大和号战列舰,也就3座3连装460毫米米舰炮
外加2座3连装155毫米舰炮 其它都是127以下的口径 可这玩意已经到了六七万吨的排水量了,在北洋水师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有12门 300mm以上口径舰炮出现的。要不然,我一定会记得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56楼的发言:
哈哈,你狠仔细,不过我说的差不太远,你看看甲午新思考吧,我报出的数据肯定有误,不过穿甲弹那块是对的 |
打重防护的装甲军舰还是用穿甲弹比较好,打无防护或轻防护的军舰用带延时引信的高爆弹!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35楼的发言: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
装备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更是重要。
与当时的日本海军相比,清国的海军其士气确实不如。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cheng.zha212 在第54楼的发言:
看你回帖里的那几个数据,我就头晕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
12门300MM以上舰炮? 真的假的呀
以镇远号以例: 30厘米双联装炮2座 共4门 15厘米速射炮4座 共4门 6磅()速射炮2座共2门 3磅速射炮8座 共8门 而吉野号:主炮4门6寸(约20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8门4.7寸(16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
再有:那个穿甲弹跟爆破弹的说法,更是有点糊涂了。 爆破弹还贵过穿甲弹了?穿甲弹打军舰还没有爆破弹给力?
|
当时穿甲弹只是穿甲而已,而不是现在的穿甲爆破弹。当时中国主力舰,定远,镇远是铁甲舰,就是所谓小版战列舰。皮厚炮猛,但使用的却是过时的穿甲弹,而日本以巡洋舰为主,没有战列舰。船小皮薄,火炮口径小,但射速快,机动灵活。如果当时使用最新的爆破弹的话,可以说一炮就可以把日舰打残。可惜当时清政府对战争准备不足,北洋的军舰维护不足,甚至炮弹,302毫米主炮平均才2发。战斗中多以150毫米的克虏伯炮作战,2个主力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35楼的发言: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
装备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更是重要。
与当时的日本海军相比,清国的海军其士气确实不如。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yingean 在第15楼的发言:
我不是,发帖纯粹个人爱好,发这个帖子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冯小宁导演是一位很敬业的导演,所拍摄的战争片视角锐利、做工专业,而且我发现他很有历史知识,只是因为受经费、场地、道具的制肘而已,如果他能有好莱坞的条件,他不会比史蒂芬差。我声明一下,铁血没有发过一分钱工资给我,我本身是一名建筑项目经理,我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反而我还经常因为有过激言论坐小黑房。 |
兄台,我去年看过了,看得很心痛。丁汝昌虽然爱国,可他不是合格的军事将领,错误远远大于自己的功劳,临机决断的时候没有下令,只知道墨守陈规,大批将士英勇牺牲。看来军事应该交给合格的人来掌握。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56楼的发言:
哈哈,你狠仔细,不过我说的差不太远,你看看甲午新思考吧,我报出的数据肯定有误,不过穿甲弹那块是对的 |
打重防护的装甲军舰还是用穿甲弹比较好,打无防护或轻防护的军舰用带延时引信的高爆弹!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cheng.zha212 在第58楼的发言:
你别告诉我是从CCAV制作的电视节目里面看到的?!那个CCAV的水准,可真不敢恭维。
我就是看到你说的12门以上300mm 这个12门,让我吓了一跳:映像中,二战时期的大和号战列舰,也就3座3连装460毫米米舰炮 外加2座3连装155毫米舰炮 其它都是127以下的口径 可这玩意已经到了六七万吨的排水量了,在北洋水师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有12门 300mm以上口径舰炮出现的。要不然,我一定会记得 |
6寸的是152mm。4.7是120mm,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56楼的发言:
哈哈,你狠仔细,不过我说的差不太远,你看看甲午新思考吧,我报出的数据肯定有误,不过穿甲弹那块是对的 |
你别告诉我是从CCAV制作的电视节目里面看到的?!那个CCAV的水准,可真不敢恭维。
我就是看到你说的12门以上300mm 这个12门,让我吓了一跳:映像中,二战时期的大和号战列舰,也就3座3连装460毫米米舰炮
外加2座3连装155毫米舰炮 其它都是127以下的口径 可这玩意已经到了六七万吨的排水量了,在北洋水师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有12门 300mm以上口径舰炮出现的。要不然,我一定会记得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35楼的发言: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
我查了一下,关于你所说有300MM以上舰炮的说法:当时日本海军,只有三艘一等海防舰:松岛、严岛、桥立号(此级舰又名松岛级巡洋舰,或统称三景舰,) 装备了320mm的舰炮:1887年8月,白劳易设计,同月30号定的案,而且每舰只在前主甲板前装备了一门而已!!!!
口径:320mm
全长:12.778米
炮身重量:66吨
膛长:12.160米(38倍口径)
有效射程:8000米
最大射程:12000米
炮口能量:9690米/吨
炮弹贯穿熟铁力:炮口1110毫米,1000米距离907毫米,2000米距离823毫米,8000米距离334毫米
弹丸重量:钢铁榴弹450公斤,普通榴弹350公斤
装药:强装药220公斤,弱装药160公斤
初速:钢铁榴弹650米/秒,普通榴弹610米/秒
炸药:黑火药
信管:一号肥后触发信管
大炮委托法国沙隆的斯奈德炮厂(Schneider&Co.,Chalon-sur-Saone)按照加奈特火炮的设计进行制造,其中火炮内管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单独在英国定造,炮套、组装则由斯奈德炮厂完成
以下三景首舰 松岛号的 数据资料:
松岛 Matsushima
排水量(吨) 4278
船长(米) 91.81
船宽(米) 15.6
吃水(米) 6.05
马力(匹) 5400
航速(节) 17.5
火炮 320mm*1/120mm*12/6磅速射炮*16
鱼雷 360mm*4
装甲 甲板50mm/炮塔300mm/炮盾100mm/司令塔100mm
乘员(人) 355
舰长 尾本知道
舰史 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二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设计的“三景舰”之一,原计划建造4艘,后改为3艘。该舰1888年2月17日在法国地中海铁工及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始建造,1890年1月22日下水,1892年4月5日建成。甲午战争时作为联合舰队旗舰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13弹,死35人伤78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05年参加了对马海战。战后“三景舰”被编为练习舰队运送海军学员进行远航训练。1908年4月30日在运送海军候补生远航归途中在澎湖列岛的马公岛停泊时弹药库突然爆炸沉没。1908年7月31日除籍。
而当时,日本海军装备200mm 以上口径的舰船,有浪速号 260mm 2门;高千穗号 260mm 2门 扶桑号 240mm 4门 筑紫号 250mm 2门
再往下说,恐怖就要将二战时期的日本主力舰艇给报上来了……另外,关于你说的穿甲弹和爆破弹,在当时,只有钢铁榴弹和普通榴弹之分,可以肯定的是钢铁榴弹所需火药量都比普通榴弹多,价格要贵过普通榴弹!
所以,结论就是:你提供的数据是错误的,不可信的!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cheng.zha212 在第55楼的发言:
看你回帖里的那几个数据,我就头晕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
12门300MM以上舰炮? 真的假的呀
以镇远号以例: 30厘米双联装炮2座 共4门 15厘米速射炮4座 共4门 6磅()速射炮2座共2门 3磅速射炮8座 共8门 而吉野号:主炮4门6寸(约20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8门4.7寸(16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
再有:那个穿甲弹跟爆破弹的说法,更是有点糊涂了。 爆破弹还贵过穿甲弹了?穿甲弹打军舰还没有爆破弹给力?
|
哈哈,你狠仔细,不过我说的差不太远,你看看甲午新思考吧,我报出的数据肯定有误,不过穿甲弹那块是对的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35楼的发言: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
看你回帖里的那几个数据,我就头晕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
12门300MM以上舰炮? 真的假的呀
以镇远号以例:
30厘米双联装炮2座 共4门 15厘米速射炮4座 共4门 6磅()速射炮2座共2门 3磅速射炮8座 共8门
而吉野号:主炮4门6寸(约20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8门4.7寸(16厘米)40倍口径速射炮 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
再有:那个穿甲弹跟爆破弹的说法,更是有点糊涂了。
爆破弹还贵过穿甲弹了?穿甲弹打军舰还没有爆破弹给力?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yy814476810 在第9楼的发言: 当年在水库拍的,近景就是那一艘军舰,远景基本为模型代替,好像还是冯导亲自设计的,当时也木有办法,拍摄经费实在太少,只能不断压缩成本,镜头重复利用。这部片子的演员阵容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还好那个年代的演员片酬不是太高,没有占用太多经费比例 |
全是模型,当时请别人做的话要花好几十万,导演没钱啊,就自己买木料自己做,算下来只花了几万!当时的导演和演员……比现在只知道床上拼功夫的那些娘们好多了!现在的伪娘加不要脸的时代!
好想念以前的经典,90年拍摄的《封神榜》,都比现在重新翻拍的好的多!更不用说其他的了,那天看了《黑猫警长》,我真想哭:现在已经没这样的经典了,而就算是那天我看的,都是后来加工过的了,字幕里全是现代化的语言,什么PK,什么华丽丽之类的台词都出现了,可惜了!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消失地平线 在第35楼的发言: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
老娘们儿,,,,,,什么都不懂,,误国误民啊。。。。。。。。。白花花的银子都给了老外。。。割了多少地给外国人。。。。
罪人啊,,,,,,,,,,,现在国家富了,军队强了,,,怎么还受欺负??菲律宾,越南,日本。。。。。。。。。都是些小国 啊。。。。。。。不给尔等小国一些教训就对不起头上的中华民族光环。。。。。。天朝啊该发怒了,,,,,,,,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农夫子 在第24楼的发言: 顶起。。虽败了,责任不一定是前线将士们。如果是前线将士战术不当失败也要顶起,起码跟敌人干死的。
亮剑就是爷们。 |
我看了一个关于甲午的科普片,叫做甲午新思考。发现咱们败得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咱们的军舰弄好后就一直没有更新设备,导致落后了,清政府克扣军饷(李鸿章说:如果海军的军费能不被克扣,那么不用十年,世界所有的海洋都会跑满大清的军舰。当时最先进战舰200-300万两,修个颐和园就占了海军军费700万两,就那一年的就这样了)。
当时咱们每个军舰大约两三门大炮(203mm左右的),日本每艘大约12门300mm以上的,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咱们的开炮过程咱们的火炮装好弹头,再装发射药,合上炮闩,开火。然后打开,用肥皂水洗洗炮膛,弄干,再装弹头····。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炮弹先进咱们一代,是一体化的,开火过程可参考三八大盖。有人说咱们的军人素质不行,但是从西方观察员的日记中得知,我们的命中率是0.02左右,小日本是只是0.005到0.01之间,可是咱们的射速慢,加上火炮口径小数量太少。还有,炮弹质量和类别,咱们的炮弹大多是穿甲弹(就是历史书上说人家坑咱,故意装的沙子,其实不是,那是穿甲弹而已,为了保证重心和爆破弹一样才弄沙子填充的),少数爆破弹,因为经费不够,爆破弹贵啊,可是穿甲弹打大军舰不给力啊!我想啊,李鸿章当时一定有把慈禧杀掉的心····
占位标签-勿删!!
以下是引用yingean 在第15楼的发言:
我不是,发帖纯粹个人爱好,发这个帖子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冯小宁导演是一位很敬业的导演,所拍摄的战争片视角锐利、做工专业,而且我发现他很有历史知识,只是因为受经费、场地、道具的制肘而已,如果他能有好莱坞的条件,他不会比史蒂芬差。我声明一下,铁血没有发过一分钱工资给我,我本身是一名建筑项目经理,我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反而我还经常因为有过激言论坐小黑房。 |
是的!我看过 效果很粗糙!音质各方面都不行!有的地方明显是模型啊!很明显是硬件不行啊!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