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影子军团原创]中国的垂直发射技术的致命伤!
共 27645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影子军团原创]中国的垂直发射技术的致命伤!
共 27645 个阅读者
昨天看了一些关于垂直发射技术的文章,看后对我国的垂直发射大为惊讶!且听我道来。
大家都知道垂直发射技术分冷垂直发射和热垂直发射。现在国外大多都使用的是热垂直发射技术。而我们使用的是冷垂直发射技术。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说热垂直发射技术。热垂直发射技术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各个导弹是独立的,不受相邻导弹的影响。比如备弹36枚防空导弹,如果这个时候有12枚导弹来袭,在不考虑雷达的技术上,12枚导弹可以同时发射。而且发射离舰后可以直接向目标飞去。而且一个发射器出问题不影响其他导弹发射。
而我军的冷发射技术就不同了。我军某舰前部是6座旋转式冷垂直发射部。这种发射部就像左轮手枪一样。虽然每部有6枚导弹,但是只有一个出弹口。也就是说6部虽然有36枚导弹,可是同时只能发射6枚!而且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问题,就是如果一部的发射器或者旋转器故障的话,那么在相同发射部的导弹也就处于不能发射状态了。这样肯定就影响到了我军的作战能力。还有一点,冷垂直发射技术是先把导弹弹射到空中后再点火,为了不让导弹弹射后“落”到舰艇上,预先留有一定的角度。也就是说,弹射出去的距离不会很高。弹射出去的导弹离开舰艇后再点火,然后再奔向目标。在海上有时候是有风浪的,也就是说舰艇是会左右摇晃的,这一弹射没有弹射好,再加上舰艇摇晃和海上风力的影响,如果目标又是在舰艇的后方,在弹射高度不高的情况下,导弹开始点火,向舰艇后方的位置飞去,弹射出去的导弹那么是不是有可能会误伤到舰艇上面高高的桅杆?听起来怪下人的!
所以,我建议我国海军还是采用热垂直发射技术吧。
当然这一些都是我个人的推测,如果都是错误的那最好!那样就说明我军的冷垂直发射技术很好用。一点都不比热垂直发射技术差。
中国海军加油。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1909306_1.html占位标签-勿删!!
首先,我国的冷发射不是左轮式的,没有旋转机构.
其次,热发射也不能齐射,什么一次把12发导弹都打出去是不可能的,因为MK41的结构比较紧凑,同时发射各导弹会相互影响,它也是把导弹一发一发的打出去,间隔时间比较短而已.
热发生的主要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通用性教好,发射速率上只是略有一点优势.因为冷发射需要导弹空中点火转向后才可以发射第二枚,这中间有点间隔时间,而热发射导弹无须再次点火,基本上等导弹飞离本舰上空就可以再次发射了,不过实际上差距并不大,因为热发射导弹离开发射装置需要一个加速过程,而冷发射导弹的升空要稍微快点.
占位标签-勿删!!
可以参考网上关于俄罗斯最新轻护20380的垂直发射系统的介绍:
1, 导弹后部有个转弯模块,当导弹弹出去后,转弯模块发生作用,控制导弹转弯并在1.5秒后点燃主发动机,然后脱落,此时导弹已在离舰100米之外,即使主发动机没有点燃,也不会掉落到舰上。
2, 此安泰设计局设计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装到从几百吨到几万吨的军舰上,非常广泛。
所以楼主所说的冷发射第一代的几项缺点全都不存在,不需要倾斜,不要转轮发射,反而有更安全,更抗腐蚀,成本更低,适装性更好,更可靠,而热发射则有永远无法解除的缺陷,个人认为,无论是前苏联的转轮发射,通用性低的垂直发射还是美国的热发射都属于垂直发射的第一代,各有千秋,各有优缺点,但殊途同归,迟早会相互学习,会走到相同类型,即冷发射+带转弯模块+高通用性+箱式存储。美国没有发展冷发射主要是其平台为8000吨以上的驱逐舰(除了最近刚发展的LCS),不需要安装到小平台的军舰上,而法国已与俄罗斯的安泰设计局联合开发米卡导弹的冷垂直发射系统。所以中国的垂直发射技术应该发展冷发射技术。
占位标签-勿删!!
首先,我国的冷发射不是左轮式的,没有旋转机构.
其次,热发射也不能齐射,什么一次把12发导弹都打出去是不可能的,因为MK41的结构比较紧凑,同时发射各导弹会相互影响,它也是把导弹一发一发的打出去,间隔时间比较短而已.
热发生的主要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通用性教好,发射速率上只是略有一点优势.因为冷发射需要导弹空中点火转向后才可以发射第二枚,这中间有点间隔时间,而热发射导弹无须再次点火,基本上等导弹飞离本舰上空就可以再次发射了,不过实际上差距并不大,因为热发射导弹离开发射装置需要一个加速过程,而冷发射导弹的升空要稍微快点.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需要多查阅最新的资料充充电了,就纯发射方式来说,冷发射在各方面都不比热发射差,在安全性、易维护等多方面要比热发射更具有优势。在通用性方面冷发射不如热发射绝对是个误区,原因是现今主要使用冷发射的几个国家在电子技术和发动机及弹体小型化方面不如美国,首先就无法做到在弹体体积上的通用,和发射技术本身关系不大。另外冷发射起步较晚,至今使用的国家也不是很多,因此技术上远不如热发射成熟和完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冷发射技术也会逐渐走向完美。美军没有使用冷发射并不代表冷发射不如热发射技术,只是没有必要用高昂的代价颠覆性的去替换已经很成熟且并没有多大瑕疵的热发射技术。所以热发射和冷发射技术各有千秋,但各自也并没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占位标签-勿删!!
这个问题好象早前争论过,蒸汽发射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导弹在舰艇上直接爆炸,累及舰艇本身,但蒸汽发射好象挺消耗舰上资源。所以不便于同时齐射。 另外好象还有垂直发射和一定角度发射,这些我们中国还是有保留。并不是一律都改成垂直的,因为各有优点。 不打仗,就检验不出来啊。 |
冷发射没多难,很简单的,而且也不耗费资源,我国和俄罗斯用得比较多,是很成熟的技术,你担心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我个人觉得只是旋转式不太好,在旋转机构出问题的情况下影响其它导弹发射,而且对火力密度也有影响,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冷发射
占位标签-勿删!!
如果硬要对两种方式作出选择的话只能说各自都有优缺点,但我个人更偏向于冷发射方式。有人可能说美国的垂直发射系统如何如何先进,这点我不否认,美国的垂发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美国人财大气粗,可以把热发射装置发挥到极至,但是你去做就不一定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如果历史给苏联人更多的时间和财力,谁又能肯定苏联人的冷发射装置不会比美国人的热发射装置更好呢?
我国在发展了112、113和167驱逐舰之后在新世纪初始建造了新一级的驱逐舰:052B反潜型和052C防空型,这两型驱逐舰采用了相似的船体,只是配置武器和作战功能上不同,其中052C最突出的特点是装备了类似宙斯盾AN/SPY-1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系统--而这些都是我们首次装备。该级第一艘170于2004年交付,第二艘171于2005年交付。
我国的舰载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从网上流传的大量052C图片可以看出我们的垂直发射装置采用类似苏联SN-6/SN-9的圆形发射基座,但是我们的是6发一单元,而老毛子的是8发一组。早期苏联的舰载垂直发射装置是一种类似转轮式垂直发射系统,每单元发射装置配备一个发射井口(井盖上只开一个口),例如最早的SN-6采用的是导弹发射装置旋转(也就是导弹旋转),导弹井盖固定的方式,后来的SN-9采用的是导弹固定,发射井盖旋转的方式。这两种种方式的旋转装置设计复杂,增加了装置重量、体积,对有限的甲板下的空间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如果旋转装置、井盖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到导弹发射,而且这种方式一次只能发射一枚导弹,发射完之后要完成旋转才能实现第二次发射,发射率相比较低,不符合现代海战防空的要求,上面已经提到了在SN-6/SN-9初期装备后就进行了改进,将导弹和井盖都固定,每个导弹筒配备一个发射井口。
我们现在在170舰上看到的垂直发射装置也是每个发射筒配备一个发射井口、圆形发射基座,6枚导弹一单元。网上流传052C的垂直发射系统采用冷发射,我个人观点也是我们的垂发装置采用的是冷发射方式,而且应该和俄罗斯的垂发装置有很大的技术渊源。防空导弹系统涉及学科和技术面很广,需要有大量的技术储备。而历史原因我国以往对海军投入不足,缺乏垂直发射系统的成套开发经验,我国陆基的防空导弹都是采用倾斜发射方式,海军方面自己开发的“红旗-61”和仿制“海响尾蛇”的“海红-7”也同样是采用倾斜发射方式,而且海军建设的时间紧迫,因此引进老毛子的技术,缩短研发时间、风险、资金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们自己的发射装置应该是自己生产的,而且应该是在苏联的SN-6发射装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因为技术继承性,仍然采用圆形发射基座,但是考虑到我们的052C的吨位比苏联的基洛夫、光荣级小很多,而采用6发一组,以见小发射装置的体积。至于冷发射的种种优点我在上文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另外插入一段:有网友说我们的垂发装置为了节省资金每一单元(6枚导弹)只配备一个旋转的燃气发生器,前面我已经介绍了苏联的垂直发射系统,其燃气发生器和导弹筒是一体的,位置在导弹筒的最下部,因此我对每单元配备一个燃气发生器的说法很怀疑,这种方式还是要采用旋转装置(被苏联人放弃的方式难道会吸引我们么?)-旋转到哪个发射筒下发射那枚导弹。如果在6个导弹筒下边再安上这样一个燃气发生器,加上旋转动力装置,那么在长度上很难满足上舰的要求,而且还破坏了导弹储存筒的密封性,同时如果燃气发生器发生故障将使全单元的导弹不能发射。个人认为这样的发射方式比苏联老式旋转的SN-6还落后。垂发最大的优势就是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火力强大,如果按照网友说的那样的话试问仅仅为了一点点的资金,难道会牺牲至关重要的性能?是节约的那点资金重要呢,还是舰队的安全重要呢 ?
在导弹方面因为我们采用类似苏联的圆形发射装置,有人猜测052C配备的可能是俄罗斯的“里夫”M型导弹,但这种导弹是70年代苏联在陆基的S-300防空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技术已经落后,对付超音速反舰导弹困难。而且俄罗斯的导弹历来由于工艺、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落后,导致弹体过大、装载量小、适装性差,同时我们也研制了最新的海红-9舰载防空导弹,因此我认为我们更可能采用自己的导弹,再根据其效果进一步改进。海红-9是是中国的新型中远程半主动雷达制导的舰载防空导弹,由陆基红旗-9改进而来,为了适应上舰要求对其进行了改进,缩小了导弹尺寸、改善低空性能,有消息说其最大射程120KM,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具备很强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现代的反舰导弹速度越来越快、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强、机动性越来越高,远程导弹更多的是用来对付大型飞行器或亚音速导弹的,在近距离上对于现代的新型高速、高机动性的反舰导弹已经力不从心了,因此在海红-9和730近防炮之间还应该发展一型类似欧洲“紫菀”的中近程防空导弹。
以前我们往往对海军装备很失望,但是路是要一步步走的,经过这些年海军的不断努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军迷们不断的从网络、军事杂志上获得令人激动的信息:052导弹驱逐舰、054级护卫舰、舰载垂直发射装置、040级大型常规潜艇、大型两栖运输舰……这些装备的出现已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海军的整体战斗力,最后祝愿我们的海军明天更加强大 。
占位标签-勿删!!
对于装弹量小的问题并不能简单怪罪于圆形基座的发射装置,其实圆形的发射装置也不会浪费太多的空间,就算老美的MK41也要在每个单元中间(两排导弹之间)、单元和单元之间留出一定空间进行维护、保养。按照理论来说冷发射的发射装置还比热发射装置体积更小、更简单、可靠,只是由于苏联导弹由于制造工艺和电子设备落后,导致导弹弹体普遍比欧美的导弹大很多,在相同大小、重量下苏联的导弹要比老美的射程近。另外由于苏联/俄罗斯的导弹折翼技术不过关,导致导弹发射筒体积相比欧美的过大,这也进一步影响了苏联舰载防空导弹的装载量。对于采用圆形发射基座我猜测可能是苏联第一次开发垂直发射技术,没有经验,而且圆形的发射装置比矩形的结构强度更大,但是确实是多用了一点空间。另外80年代苏联国力开始下降,对海军的投入也开始下降,直至90年代苏联解体,历史再也没给苏联的冷发射装置改进的机会。我个人认为冷发射装置完全可以设计成类似美国的矩形,俄罗斯现在发展的最新的“宝石”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冷发射)就采用了矩形的发射单元,但是由于弹体较大,采用的是6枚导弹一单元。而我国的圆形发射装置因为时间紧迫,采用了俄罗斯的现成成熟技术,相信以后经过改进性能会更上一个台阶。
占位标签-勿删!!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苏联的冷发射存在着种种缺点,例如通用性差、发射速度慢、装弹量小、圆形发射装置看着不顺眼等等。先说通用性吧,最著名的老美的MK 41通用性够强的了吧,不仅可以发射防空导弹,还能发射反潜、巡航导弹,甚至还试射过“鱼叉”反舰导弹,但是它也并不是一种发射箱就可以包办这么多种的导弹,MK41也是分成两种的,大型的发射巡航导弹,小型的发射防空、反潜导弹,而且如果导弹过大、过长的话MK41也无能为力。如果对我们的发射装置进行改进的话我相信实现多弹种的通用性也是可行的。发射速度慢的问题苏联在装备了SN-6之后已经将其改进,不再使用转轮式旋转装置,将导弹和井盖都固定,每个发射筒都配备一个发射井口,在发射速度上比老美的MK41并不逊色多少。
占位标签-勿删!!
苏联是最早开始装备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国家,最早的SN-6比美国的垂直发射系统早了5年,之后它还发展了近程的SN-9。苏联的垂直发射系统采用的是冷发射方式,这种发射方式的特点是导弹在发射筒内不直接点火,而是借助导弹发射筒底部的燃气发生器产生动力推动导弹起飞。采用这种方式的发射装置的燃气发生器位于导弹发射筒底部,它的上面是一个类似气动缸的装置,当燃气压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可以推动原来被固定的活塞(导弹托架)摆脱束缚,高速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活塞上的导弹向上同步运动,冲破易碎发射筒盖,弹离导弹筒,当导弹的弹射高度达到20米左右时发动机点火,开始朝预定目标飞行。采用冷发射设计简单,不需要设置燃气排放装置,由于没有热发射那样的燃气腐蚀,导弹筒、燃气排放装置的使用寿命也较长,维护、保养相对容易,费用也比热发射低廉。另外热发射是在导弹箱内直接点火,排放的高温、高压燃气流不仅对导弹筒、燃气排放装置有很大的腐蚀,而且可能威胁到其它贮存的导弹,如果导弹点火失败,很可能发生爆炸,那样的话无异于引爆了一个巨大的军火库,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采用冷发射导弹是在空中点火,没有上述热发射的缺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冷发射相对热发射存在着自身特有的优势,而且整个系统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个人观点认为更适合中国。
占位标签-勿删!!
冷垂射还是有它的优势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导弹是被弹射出后才点火,而且因为有个角度问题,所以就算导弹引擎发生故障也不会砸到船上。热垂射就不行了,如果一枚导弹出现问题,整艘船就基本没了。所以冷就算出现问题也只不过是导弹射不出去,热一出现问题可就严重了。导弹发射时打倒船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而且就算有热发射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冷垂也可以让每一枚导弹都有自己的出口,所以LZ的第一点不成立。
热发射还有一个缺点是存导弹的管子寿命短,而且整套系统还十分复杂。因为导弹是先点燃然,内部会产生高温,所以经常要换,冷就没有这个问题。
热最大的优点是系统轻,因为之用导弹自己的动力将其发射就可以了,而且不需要那么多的空间,军舰可以存更多的导弹。
占位标签-勿删!!
晕倒!楼主在搞笑吧?
冷发射不一定要用旋转发射口的.原苏联在基洛夫和光荣上用旋转发射口,主要是考虑提高发射装置的防护.从网上的照片来看,我军也没有用旋转式发射口.无论是冷发射还是热发射,导弹的发射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海况不好的情况下,热发射也无法进行.
其实,冷发射的主要缺点是通用性不好.像美国的MK41,可以发射标准、阿斯洛克、海麻雀和战斧。而冷发射就无法通用。不过热发射也有其局限。技术上说,热发射要考虑排出导弹发射时排出的热流,这在技术上要求很高,还有一定风险。同时,由于热发射时,导弹上升阶段是依靠自身的动力的,这会影响导弹的射程。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