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俾斯麦以后, 德国人为什么总是输?
共 1207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俾斯麦以后, 德国人为什么总是输?
共 1207 个阅读者
我佩服李鸿章的能力,但并没有说那些条约是胜利,就像你付出了不一定成功,有能力不一定就能带来胜利。
俾斯麦为什么成功?第一,当时普鲁士的国王给力,不仅其本身能力强,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妥协的时候也懂得如何妥协,而且愿意给与俾斯麦信任;第二俾斯麦身旁的那群‘冯’们很能打,最后加上俾斯麦个人的能力水平,这才成功。
你再看看李鸿章的环境,第一上位者对他极其不信任,执掌北洋,身居总督,看似位高权重,但朝廷里对她却是百般提防,第二不管是慈禧还是光绪,在面对国际事务时眼界水平根本不在线,中法时坚决不许先开火,甲午前卡着不给军费,到了辛丑时,慈禧的要求是只要能保命,其他的条件怎么都行。摊上这么一帮子队友,能谈出历史上的结果,足以说明李鸿章的能力了。
占位标签-勿删!!
我佩服李鸿章的能力,但并没有说那些条约是胜利,就像你付出了不一定成功,有能力不一定就能带来胜利。
俾斯麦为什么成功?第一,当时普鲁士的国王给力,不仅其本身能力强,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妥协的时候也懂得如何妥协,而且愿意给与俾斯麦信任;第二俾斯麦身旁的那群‘冯’们很能打,最后加上俾斯麦个人的能力水平,这才成功。
你再看看李鸿章的环境,第一上位者对他极其不信任,执掌北洋,身居总督,看似位高权重,但朝廷里对她却是百般提防,第二不管是慈禧还是光绪,在面对国际事务时眼界水平根本不在线,中法时坚决不许先开火,甲午前卡着不给军费,到了辛丑时,慈禧的要求是只要能保命,其他的条件怎么都行。摊上这么一帮子队友,能谈出历史上的结果,足以说明李鸿章的能力了。
占位标签-勿删!!
首先说军力问题,英法在全球范围内殖民这么长时间,真的全是靠本土正规军吗?各种殖民地本地组建的军队才是主力,并且英国人已经开始尝试组建华勇营了。所以兵源压根就不是问题。
我们现在看辛丑谈判的过程,短短一篇文章,说什么英法美日觉得自己不具备瓜分中国的实力,于是联合抵制俄国,放弃瓜分中国的企图,这种写法看看就好,正所谓细思极恐,列强当时真的没有这份实力吗?
俄国人占领东北,匆忙间也只能调动13万左右的兵力,当时还没有西伯利亚铁路,俄国人短期内在远东也就能调动这么多人了,英国人就算不想赤膊上阵和俄国人硬刚,只要退一步,把华北许给日本人又如何?反正英国人当时在中国的核心区域是长江流域,甲午战争时,日本动员24万人,投入战场17万人,只要英国人给它撑腰,在远东跟俄国人掰掰腕子还是没问题的?后来历史也证明了,日本人有这个实力。
有日本人在前面做缓冲,英国人在中国招募本地人组建华裔士兵为主体的军队并不难,这一手英国人玩了好几百年了,顺溜得很。
还是那句话,人家有矛盾不假,但怎么利用这些矛盾,既能挑拨他们的关系,又不给自己再招惹新的祸端,这才是本事。
占位标签-勿删!!
首先说军力问题,英法在全球范围内殖民这么长时间,真的全是靠本土正规军吗?各种殖民地本地组建的军队才是主力,并且英国人已经开始尝试组建华勇营了。所以兵源压根就不是问题。
我们现在看辛丑谈判的过程,短短一篇文章,说什么英法美日觉得自己不具备瓜分中国的实力,于是联合抵制俄国,放弃瓜分中国的企图,这种写法看看就好,正所谓细思极恐,列强当时真的没有这份实力吗?
俄国人占领东北,匆忙间也只能调动13万左右的兵力,当时还没有西伯利亚铁路,俄国人短期内在远东也就能调动这么多人了,英国人就算不想赤膊上阵和俄国人硬刚,只要退一步,把华北许给日本人又如何?反正英国人当时在中国的核心区域是长江流域,甲午战争时,日本动员24万人,投入战场17万人,只要英国人给它撑腰,在远东跟俄国人掰掰腕子还是没问题的?后来历史也证明了,日本人有这个实力。
有日本人在前面做缓冲,英国人在中国招募本地人组建华裔士兵为主体的军队并不难,这一手英国人玩了好几百年了,顺溜得很。
还是那句话,人家有矛盾不假,但怎么利用这些矛盾,既能挑拨他们的关系,又不给自己再招惹新的祸端,这才是本事。
占位标签-勿删!!
联军内部有矛盾,这是肯定的,但联手彻底瓜分中国也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蛋糕,只要利益足够大,联军暂时压制矛盾也并非不可能,李鸿章一方面要想办法挑拨联军的矛盾,一方面还不能让人抓住把柄(毕竟一对一单挑也打不过啊)这就是水平了。
至于你说殖民只能挟天子,我认为这不是必须的,联军里除了日美俄,都是全球殖民的老手,扶持几个“天子”,总比一个天子好控制。况且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近现代的民族国家概念,八国联军打进来,老百姓只是认为这是皇帝家的事,和他们无关,这也是封建王朝最典型的特征和弊端,天下国家是皇帝的私人物品,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个皇帝而已。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实例证明,只要联军能够保证起码的军纪,能够公平买卖,列强的军队在中国从来不用担心顾不到运送后勤的民夫,也不用担心买不到食物补给,更不用担心华勇部队的忠诚。
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在广州招募民夫倒是差点出问题,而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五两银子的薪水和两身新衣服让当地人觉得英法联军这是在招募炮灰,天地良心,当时英法联军真的只是想招募民夫而已。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