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1945年4约-8月,是苏联钢铁洪流最好的窗口期,可惜没抓住。
共 1446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1945年4约-8月,是苏联钢铁洪流最好的窗口期,可惜没抓住。
共 1446 个阅读者
这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的计划,一旦开始侵占西欧,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将彻底断掉,再加上随着战线向前推进,补给也就越发困难,德国是五月上旬战败,就算苏联可以提前将足够的军事力量提前部署,也需要不少的时间,并且只能在德国战败后开始侵占西欧,当时美国至少有两枚原子弹,并且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八月上旬,也就三个月的时间,就算侵占了西欧,英国也不可能占领,美国当时的轰炸机B-29轰炸机的最大持续航程有五千六百多公里,转场到英国,然后起飞就可以把原子弹扔到苏联头上,就算两颗都扔到了日本,但谁知道有没有第三颗呢?
占位标签-勿删!!
斯大林不但45年的时候心虚,一直到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都是心虚的,所以压根没敢派地面部队参战,只动了几个空军师几百架战斗机而已。
毛子二战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人口损失,打到柏林也算是强弩之末,啃德国都非常费力。
而德国在西线面对英美基本就是被一线平推的命,东线和毛子勉强还能打个看得过去的交换比,西线战果完全一边倒,交换比没脸看。空军在东线战术上还能占优,在西线被压制得连想法都没有,D日的时候出动架次连人家百分之一都不到。
就这个力量对比,毛子当真是不可能有什么底气去开片,战斗力不占优,资源和后勤是完全吃亏,耐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占位标签-勿删!!
斯大林不但45年的时候心虚,一直到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都是心虚的,所以压根没敢派地面部队参战,只动了几个空军师几百架战斗机而已。
毛子二战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人口损失,打到柏林也算是强弩之末,啃德国都非常费力。
而德国在西线面对英美基本就是被一线平推的命,东线和毛子勉强还能打个看得过去的交换比,西线战果完全一边倒,交换比没脸看。空军在东线战术上还能占优,在西线被压制得连想法都没有,D日的时候出动架次连人家百分之一都不到。
就这个力量对比,毛子当真是不可能有什么底气去开片,战斗力不占优,资源和后勤是完全吃亏,耐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占位标签-勿删!!
纯讲战场问题,在英美空军面前,毛子根本组织不起什么钢铁洪流,对比汉斯在二战末期的西线作战就明白了。
部队连集结开进都做不到,教导师被迫以营级规模分散开进,一路被英美空军护送慰问,等爬到作战地域绝大部分运输车辆都损失掉了,白天几乎不能动,晚上以营连级战斗群小打小闹一下。
换毛子上来打,结果是一样的,只要敢集结就会被大规模轰炸机编队慰问,根本形不成规模,后面的交通补给还要被炸个百孔千疮。
另外,毛子自己的后勤体系本身就是建立在美帝输血基础上的,部队装备近40万辆卡车90%来自美国援助,没美国提供备件这些车很快就成废品,毛子连后勤都维持不住,根本打不了。
仅计算美国兵力,1200万都大于毛子的1100万,再加上英国和可以动员的法国兵力,毛子完全没有优势,不管是兵力兵器后勤还是总人口。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如果是二战爆发前和早期确实如此,但经历过巴黎被占领之后的法国人,情绪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其一。
其二,45年苏联继续向西打,法国又不是和苏联单挑,英美的军队就驻扎在德国呢。
45年时,美军拥有28个装甲师,15个独立装甲旅和其他独立装甲营(其中15个装甲师在欧洲),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达13000辆,一线作战飞机超过6万架,就算太平洋战场分去一半,欧洲战场也有三万架以上的一线作战飞机,英军不算英联邦(比如加拿大军队、新西兰军队等)拥有超过8000架一线飞机和5000辆以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而同时期苏军总计拥有1万5千辆左右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一线作战飞机是2万2千架以上。
45年的时候,钢铁洪流不是苏军的专利!
占位标签-勿删!!
如果是二战爆发前和早期确实如此,但经历过巴黎被占领之后的法国人,情绪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其一。
其二,45年苏联继续向西打,法国又不是和苏联单挑,英美的军队就驻扎在德国呢。
45年时,美军拥有28个装甲师,15个独立装甲旅和其他独立装甲营(其中15个装甲师在欧洲),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达13000辆,一线作战飞机超过6万架,就算太平洋战场分去一半,欧洲战场也有三万架以上的一线作战飞机,英军不算英联邦(比如加拿大军队、新西兰军队等)拥有超过8000架一线飞机和5000辆以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而同时期苏军总计拥有1万5千辆左右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一线作战飞机是2万2千架以上。
45年的时候,钢铁洪流不是苏军的专利!
占位标签-勿删!!
罗斯福有儿子战死吗?有儿子被俘吗?还参谋军官……这样的军官所面临的战争风险哪里比得上一线作战的军人?
至于你提到的英国上院贵族子弟战死云云,请开列出名单来,要全名,战死哪场战役或战斗,时间地点在哪里当事人所属什么作战单位,我要逐一核实。
还有战后法国军事能力的问题,二战最后时期戴高乐(勒克莱尔)能直接指挥的法国军队,员额只有40多万。
而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打算扶持法国北非军队司令官为他们在法国的代理人推其上位,你猜猜戴高乐会怎么想的?
战后驻扎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军明确对巴黎当局抗命,直到法国各地有大量民众集会游行支持巴黎当局,这才迫使北非法国驻军被迫归国。
占位标签-勿删!!
德国工厂之所谓满负荷的时间晚,就是因为有法国和捷克的工业作为支撑补充。
詹姆斯·罗斯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陆战队第二步兵营参谋长,参与袭击吉尔伯特群岛袭击战,因作战勇敢获得海军十字勋章,1942年回国组织第4步兵营并率部参加瓜岛作战。其余的几个儿子也都在海空军参战。
二战中,英国有至少20家上院贵族的家主或者继承人死在战场上。
法国北非的殖民地军队一开始是听维系的,甚至还和自由法国打过一场,但到了44年,自由法国基本上已经控制了北非的殖民地,要不然45年的时候,自由法国几十万的部队怎么来的?
至于奠边府,法国当时在东南亚的军队总数有十几万,但奠边府战役时就是那一万多人,面对几倍装备了苏式武器的越军,虽然败了,但伤亡依旧比越军小,这已经很厉害了。
占位标签-勿删!!
德国工厂之所谓满负荷的时间晚,就是因为有法国和捷克的工业作为支撑补充。
詹姆斯·罗斯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陆战队第二步兵营参谋长,参与袭击吉尔伯特群岛袭击战,因作战勇敢获得海军十字勋章,1942年回国组织第4步兵营并率部参加瓜岛作战。其余的几个儿子也都在海空军参战。
二战中,英国有至少20家上院贵族的家主或者继承人死在战场上。
法国北非的殖民地军队一开始是听维系的,甚至还和自由法国打过一场,但到了44年,自由法国基本上已经控制了北非的殖民地,要不然45年的时候,自由法国几十万的部队怎么来的?
至于奠边府,法国当时在东南亚的军队总数有十几万,但奠边府战役时就是那一万多人,面对几倍装备了苏式武器的越军,虽然败了,但伤亡依旧比越军小,这已经很厉害了。
占位标签-勿删!!
二战前期法国投降,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一战时损失太大,可经历过被德国占领之后的法国,心态已经变了,连续两次被别人占领,真以为法国人不要面子的啊!
况且45年和苏联人打,战场在德国,又不像一战,战场主要在法国境内。
至于45年的法国是不是军事大国,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从人数上看,法国拥有超过一百万的现役部队,有必要的话不论是从本土还是从殖民地,都能招募起更多的军队。装备上看美式装备并不弱,从后勤上看,整个二战期间法国的工业并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底蕴犹存,就算美国的补给断顿,法国自己也足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你从哪点觉得法国不是军事大国?
占位标签-勿删!!
二战前期法国投降,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一战时损失太大,可经历过被德国占领之后的法国,心态已经变了,连续两次被别人占领,真以为法国人不要面子的啊!
况且45年和苏联人打,战场在德国,又不像一战,战场主要在法国境内。
至于45年的法国是不是军事大国,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从人数上看,法国拥有超过一百万的现役部队,有必要的话不论是从本土还是从殖民地,都能招募起更多的军队。装备上看美式装备并不弱,从后勤上看,整个二战期间法国的工业并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底蕴犹存,就算美国的补给断顿,法国自己也足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你从哪点觉得法国不是军事大国?
占位标签-勿删!!
自由法国早期时部队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法国本土零散逃到英国的,一个是殖民地部队,因为部队来源分散,而且自由法国当时的地位很模糊,所以无法实行有效的统一指挥,于是很多部队都被并入了英法的指挥下,比如英国SAS部队的第三分队就是法国的伞兵,突尼斯战役时,法国军队也以师为单位接受英军亚历山大将军的指挥,之后法国第二装甲师也是在巴顿的指挥下参加的解放法国的战役。这些是我记得的,拿出来举个例子。
到了45年,法国开始组建自己的集团军并进行单独作战,最有名的就是法国第一集团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单挑德国G集团军并取得胜利。
所以至少到了45年时,法军并不弱。
占位标签-勿删!!
自由法国早期时部队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法国本土零散逃到英国的,一个是殖民地部队,因为部队来源分散,而且自由法国当时的地位很模糊,所以无法实行有效的统一指挥,于是很多部队都被并入了英法的指挥下,比如英国SAS部队的第三分队就是法国的伞兵,突尼斯战役时,法国军队也以师为单位接受英军亚历山大将军的指挥,之后法国第二装甲师也是在巴顿的指挥下参加的解放法国的战役。这些是我记得的,拿出来举个例子。
到了45年,法国开始组建自己的集团军并进行单独作战,最有名的就是法国第一集团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单挑德国G集团军并取得胜利。
所以至少到了45年时,法军并不弱。
占位标签-勿删!!
调侃归调侃。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二战没有结束,有关战后的世界格局,三巨头在整个战争过中也已经做好世界格局的规划。二战中,美苏分别都武装了千万级别的军队。仅从军事态势上讲,攻克柏林之后,东西方(相对欧洲自己的东西方)就已经形成了相持。属于谁也啃不动谁的态势。苏联本身经历了10几次大型的进攻战役,打到柏林已经是疲惫之师。美国虽然整天千机轰炸,但是损失也是惨重。在西欧损失了几万架作战飞机,没错。。单位是万。而且这还只是战略轰炸机的损失数。成千上万个飞行机组里,很少有能完成25次作战飞行的机组,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当时美国战略轰炸自身的惨烈程度。
再次讲,对日作战还未结束,政治上连丘吉尔这种最狂热的反共与战争狂人也只敢意淫一下把苏联推回老家,然后一肚子坏水的发表了铁幕演说。苏联美国有没有能力在对德作战之后中介对方是一回事,几遍讨论完美国or苏联确实有实力把对方推了又如何?这么干对自己有没有现实的利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楼主敢拍着自己良心和脸面大喊三声“我前后三百年都没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治家水平比我高”???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都是公认的能力型领导人。你自行斟酌吧。
占位标签-勿删!!
法国的领导问题45年已经解决,就是戴高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二战期间,法国本土的军队虽然大部分都已经解散,但人还在,基本框架也没有什么问题,比如说,军队虽然解散,但退役了多少士兵军官,这都是有数据可查的,这些退役士兵军官的档案,包括家庭住址等等也都有据可查,法国本土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战火波及,所以这些退役士兵和军官大部分都还在,召回这些士兵也没问题。维系政权虽然投降,撤出了巴黎,但也正是因为投降,所以法国开战前建立的预备役的各种档案资料也都保存完好,戴高乐随时拿过来就能用。一战时法国从和平状态进入战时总动员的时间是一周左右,45年戴高乐收复法国时,法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人员总动员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一周,至于物资,美国佬真心有的是。
况且苏军如果在45年翻脸,首先要面对的是美国的61个师(从意大利随时还能抽调7个师),英国人数量大致是美国人的一半稍微少点,戴高乐在45年已经把军队扩充到了130万,这也是随时能拉上战场的。这还没算可以武装的德国人。
占位标签-勿删!!
法国的领导问题45年已经解决,就是戴高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二战期间,法国本土的军队虽然大部分都已经解散,但人还在,基本框架也没有什么问题,比如说,军队虽然解散,但退役了多少士兵军官,这都是有数据可查的,这些退役士兵军官的档案,包括家庭住址等等也都有据可查,法国本土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战火波及,所以这些退役士兵和军官大部分都还在,召回这些士兵也没问题。维系政权虽然投降,撤出了巴黎,但也正是因为投降,所以法国开战前建立的预备役的各种档案资料也都保存完好,戴高乐随时拿过来就能用。一战时法国从和平状态进入战时总动员的时间是一周左右,45年戴高乐收复法国时,法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人员总动员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一周,至于物资,美国佬真心有的是。
况且苏军如果在45年翻脸,首先要面对的是美国的61个师(从意大利随时还能抽调7个师),英国人数量大致是美国人的一半稍微少点,戴高乐在45年已经把军队扩充到了130万,这也是随时能拉上战场的。这还没算可以武装的德国人。
占位标签-勿删!!
毛子41年不能打是因为之前的大庆西搞掉了太多的有经验的军官,一多半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军官都死掉了。
法国人的部队说多不多,说少也有几十万,这些部队在北非和西线机场重要的战斗中都没有缺席过,我之前说法国军队全程看戏其实说得有些夸张了,比如在北非的战斗,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包括后来诺曼底登陆,以及后来西线对德军的反击,只不过第一人数比英美少很多,第二当时法军师以上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英美,比如法国的第二装甲师隶属于巴顿的第三集团军,蒙哥马利的麾下也有法国部队,所以名声不显。但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弱。
再说说二战前的法国部队,这些部队之所以在开战之初表现得那么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略上的落后,面对装甲集群的闪击战被打蒙了,但士兵和军官的基本战术素养还是相当可以的,等到了45年的时候,自由法国将他们重新征召入伍,只要稍微培训适应一下,部队的战斗力并不会减少多少,从诺曼底登陆到反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法国军队的人数就已经快速扩充到了130万。
最后说一下法国的海军,二战中法国的土伦舰队基本全灭,但整个法国海军的实力还是有些底蕴的,二战结束时,法国有一艘航母,3艘战列舰(其中一艘训练舰),3艘重巡,6艘轻巡,30多艘驱逐舰,其他包括潜艇在内的各种其他军舰上百艘。
真以为法国五常的地位是混出来的?
占位标签-勿删!!
法国投降后,德国规定法国只允许保留十万的陆军,这是对一战结束后英法对德国陆军限制的羞辱性报复,但是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军队却不在这个限制范围之内,整个二战期间,不管是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还是维希政权都依托海外殖民地特别是北非殖民地的军队进行军队的重建,自由法国的军队还和维系政权在北非的殖民地军队打过仗呢,双方互有输赢,整个二战期间,自由法国和维系法国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到1945年时,自由法国已经拥有80万军队。
另外,维系法国的空军在北非依旧保留下了900架战斗机,同样自由法国军队也利用英美的飞机组建了一支不算弱小的空军部队。
再说回你的假设,到了1945年,假如苏联继续向东打,那么美军肯定会重新武装向其投降的几百万德军,另外,法国投降后,国内的军队虽然被解散,但只是脱下了军装而已,人还是在的,重新征召其入伍并不是什么难事。
占位标签-勿删!!
法国没军队???楼主搞笑呢吧!
因为战术的缘故,实际上法国投降的时候,军队主力全都窝在马奇诺防线动弹不得,总人数超过百万,整个二战过程中,法国军队基本全程看戏,没有丝毫损失,自由法国作为盟国成员,接收了大批的美援装备,总体实力不降反升。
德国在东线和苏联人死磕,但在西线战斗的激烈程度就低很多了,如果苏联人真敢动手,美国人用已经运抵到欧洲的物资再装备百万德军丝毫不成问题。英国也同样如此,欧洲战场刚刚结束,英军正值历史上的巅峰时刻。
再看看苏联自己,整个二战苏联人几乎付出了一代年轻人的代价,其人口比列问题延续至今,45年的苏联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实际上苏联人虽然表现得很强硬,但实际上心里也是慌得一批,如果45年苏联敢动手,美国立刻就会结束和日本的战争,到时候上百万拿着美国装备的日本军队就会疯狂涌入苏联在远东的地盘,生怕英法德美日联合起来把他一勺烩了。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