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在F35面前,歼20就是这么狂妄,哈哈
共 11763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在F35面前,歼20就是这么狂妄,哈哈
共 11763 个阅读者
在前几天的莫斯科航展上,一向热情好客,童叟无欺的普京用冰淇淋款待了土耳其元首埃尔多安。
▲ 普京对埃尔多安说:你会买吗?我指的不是冰淇淋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遥想当年,也是普京总统,用同一种语气问出了差不多的问题。
▲ 普京对印度前总统普拉纳布说:我们的航母白送了,你要吗?
可怜的印度人就这样花了29亿美元,几乎以新航母的代价买来了一艘锅炉着火的二手改造航母。
当然,说印度吃亏并不客观,因为这笔交易达成的数年之后,“超日王”号航母竟然是印度唯一可以开动的航母。
有了这艘航母,印度才能有效威胁巴基斯坦的主要港口城市,可以说29亿美元虽然贵了些,却是物超所值。
换成中国要想在世界上买来这样一艘航母,几乎是不可能的。
▲ 白象:印度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兵者,国之大事也。
军火贸易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绝非简单的金钱所能衡量,而上面蹭吃冰淇淋的埃尔多安先生,就遇到了印度那样的麻烦。
▲ 俄罗斯卖给土耳其的S-400,它的角色和印度“超日王”号航母出奇的相似。
S-400是俄罗斯一款畅销的导弹系统,印度人5套花了60亿美元,中国人6套花了30亿美元(三guo:???)。
土耳其呢?4套25亿美元,只需要支付45%的货款,其余部分俄罗斯给贷款。
所以实际上只花了12亿美元,妥妥的“成本价”啊。不过,“冰淇淋”的账单迟早贴在埃尔多安脑门上。
因为,在先进战斗机采购这件事情上,被断绝了F-35念想的土耳其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国际上一干丝带供应商中,F-22和歼-20是非卖品,摆上货架的只有Su-57、F-35两种。
FC-31虽说装上了涡扇-19并且机身大改,但这个东西还没有量产,土耳其估计不会考虑。也就是说,丢了F-35,你就只能买Su-57。
坑就是这么挖的!
▲ 莫斯科航展上苏57的弹仓,
请大家注意这条销魂的开缝
都够把手伸进去了……
(咱可没开黄腔)
俄式武器和俄式维护我们都有所耳闻,但在飞机上开这种玩笑还是头一回看见。
且不说这条缝增加的空气阻力,在超音速条件下如果里边的锁扣松了,这零件可就直接吹飞了呀。
▲ 米格29:飞个零件算啥,老子照飞!
话说回来,这条裂缝……在国际上属于什么水平呢?
俄式武器独一份:粗糙不一定落后
而这种特点,甚至都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德国人曾经嘲笑俄国人的飞机按照德国标准根本不能出厂,然而就是这些皮糙肉厚的东西,最终把德国工程师们打趴了。
▲ 华为公司广为流传的一张图,就说明了这一点
相对于精工细作的欧美工业,俄国人那是自古以来就工艺落后,为了达到同样的性能,糙一点,粗放一点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但只要没有影响武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一点工艺上的瑕疵,最多不过是工人在施工中抽了支烟的问题,于战争大局没有必然的影响。
这一点是世界通用的法则,不信的话,大家看看“皿煮”的工艺:
▲ 请注意F-35机头凹凸不平的地方
▲ 换个角度,可以看到一些细节
这架F-35战斗机的机头,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维护舱口的缝隙,而且还凸出于机体表面。
红圈处的维护舱口甚至没有采用锯齿结构,但只要不影响“总体性能”,美国空军并没有退货。
我们再对比一下歼-20的工艺↓↓↓
歼-20的类似蒙皮结构就漂亮多了,不仅所有的蒙皮缝隙都很平整,而且采用锯齿结构。
这是中国工人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和高超装配技术的结果。
所以,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虽然美国人的武器设计制造水平还能保持,但基础工人的能耐已经到头了,甚至不如日本人组装出来的F-35更有“皿煮范儿”。
▲ 日本人组装的F-35,看起来更加“精致”。
▲ 外漆完全把缝隙和铆钉给遮盖了,看起来如同一个整体。
咱这里到不是说日本人比美国人强,只是强调,美国不见得精致,中国也不一定就粗糙。
至于俄国货,虽然粗糙,也不一定是最差的。
可虽说如此,但精密的工艺仍是一种绝佳的宣传手段。
当飞行员抚摸着严丝合缝的蒙皮,胸中只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国民看到这样精美的装备也会对国家实力产生坚定的信心。
而从这点来讲,外观其实也是一种战斗力,这就是工艺的力量。
▲ 歼20机头特写,蒙皮接缝严整
工艺是什么?
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即便将高清镜头推到极近距离,歼-20的蒙皮接缝仍然是严整的。
反观F-35,远看不差,凑近一点就出事了。
▲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架F-35,掉漆了……
再看看俄罗斯红星电台拍摄的Su-57蒙皮细节,大小不一的铆钉咱就不说了,单说这个蒙皮接缝处,不仅前凸后翘,而且所有的蒙皮接缝统统一条直线,这对隐身性能是非常不利的。
公平起见,我们上歼-20的对比图↓↓↓
即使是如此近的特写,歼-20的蒙皮仍然是平整的。
再公平一点,我们来看看印度“光辉”战斗机的工艺图↓↓↓
请注意红圈处,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红圈处那条红线并不是画上去的,而是常用的航空软铝,一般用于修补蒙皮受损的部分。
不知何种原因,LCA“光辉”战斗机的机翼蒙皮在设计、组装时留下了拇指大的缝隙,每一架服役的LCA上面都不得不用红线“填坑”。
当然不仅仅是飞机这一项,中国工人的工艺水平已经压倒了躺在睡梦中的美国工人,证据实在是一找就一大堆:
▲ 美军“海浪”级潜艇(下水照)外部坑坑洼洼,很不平整
▲ 中国某型核潜艇(下水照),外表严丝合缝
在别的国家连缝隙都拉不直,凹凸不平的时候,中国军工天衣无缝,如同完美无瑕的艺术品一般。
你说当客户们看到中外的工艺差距,他会怎么想?他肯定不会把性命交给用“胶带”贴蒙皮的飞机。
中国军工人就是这样狂妄地展示着自己的力量。
不服?你把蒙皮磨平了先。
占位标签-勿删!!
可笑!你要懂得逻辑何须费那多口舌?
先是说‘F35主要是低价’就不符合逻辑
中国官方没有公布J20具体数量你便说“也就十来架”哪来的逻辑?
战斗机再牛逼也只是战术武器,你为了讲歪理非要拿原子弹这种战略武器作比较,这又符合哪家的逻辑?
再扯到氢弹,这种热核聚变反应比核裂变反应的原来威力大很多倍本来是个基本常识
而且已经提醒你目前氢弹就是靠原子弹引爆的,它的威力前苏联的“沙皇炸弹”试爆曾震惊世界
你非要以氢弹“没有实战过”为你的F35没经过实战考验狡辩
你自己说说,拿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相提并论符合什么逻辑?
美国官方讲有几百架F35你就亢奋得不分东南西北
美国官方要是讲有几千架F35,你不会得失心疯吧?
占位标签-勿删!!
中国事实上有数千架军机,你是否会因为官方没公布具体数字就认为只有几十架?
中国官方根本没有透露过J20目前具体列装部队多少架,所谓“目前公布也就十来架”从何说起?
最近有一个七机同框的电视片是公开播出的
你认为列装各部队所有同型号飞机会特意聚一起在天上表演吗?
不管依据科学原理还是试爆检验,氢弹威力远在原子弹之上(而且氢弹是用原子弹起爆的)
枪弹能打死人,大口径火炮反而打不死人了?
最典型的是前苏联试爆的“沙皇”炸弹(氢弹),其惊人的毁伤力是广岛原子弹的几千倍
毫无疑问把它投在某个国家人口密集区会造成多大伤亡是不可估量的,
这和我说作为常规武器的四代机需要经过实战检验是一码事吗?
你可以倾向美帝说话,但最好以理服人,不要歪搅缠强词夺理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