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我们游览了河北省石家庄龙泉寺。龙泉寺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龙泉山中,龙泉山主峰高峻雄伟,树木葱茏,山上不乏各种珍稀植物。龙泉寺始建于金正隆二年,经历代修葺,形成了一个完整奇特的古建筑群。龙泉寺山门又称龙泉阁,门内两侧分立着四大天王塑像,东西两侧还有钟鼓二楼。山门以北是大雄宝殿。寺内有一眼龙眼泉水,堪称龙泉寺一绝。龙泉寺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石家庄市附近现存的古寺之一。
龙泉寺历史悠久。据《鹿泉市志》记载,龙泉寺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距今已 有800多年历史。金大定二年(一一六二年)重修,敕封龙泉寺。该寺虽然规模不大,但据寺内碑文所载,它「东接翠屏,西连五寨,南披封龙,北带滹沱,其间基址动作规模气象,称石邑首腾之区」。历史上金、元、明、清历代均曾修葺和续建,是石家庄市附近现存的古寺之一。龙泉寺鼎盛时期,曾有僧众百馀名,寺田二十公顷,四方香客络绎不绝。因多种原因,寺院建筑多遭毁坏,历史上大修过六次。一九四九年後,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有关部门拨款整修,如今寺院面貌一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
龙泉寺东接翠屏,西连五寨,南接封龙,北临滹沱。金、元、明、清都曾修葺续建,形成了寺、殿、庙、亭遥相呼应,井、泉、池、碑完整奇特的古建筑群。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题咏甚多,金著名诗人元好问曾有"登高都说龙山好,以此龙泉是胜游"之佳句。
龙泉寺位於龙泉山中,山势呈南北走向,脊脉东侧有一圈椅状的山坳,形成了「山里寺」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中的景点或景物有山门、大雄宝殿、龙井、龙爪槐和龙王堂等。山门又称「天王阁」,内有四大天王塑像。山门东、西侧有钟鼓楼。由山门向北过桥,即到寺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亦称「世尊殿」,殿内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塑像,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释迦牟尼佛背面墙壁上有一尊观音像,观音头戴宝冠,身披缨络,足踩宝莲,神态雅静,体姿庄严。
过大雄宝殿,即到寺院後院。院中有一眼约二米深的小井,井口直径○.五米左右。地面至井水面约一米,井水清澈见底,洪涝之年满而不溢,乾旱之年盈而不涸,数百年来,不枯不竭,遂称「龙井」。昔日寺院百名僧人生活用水,皆用此井,时逢庙会,可供上千人饮用。夏季,井水清爽甘冽,饮之沁人肺腑;冬季,井水温暖甘暖,饮之不觉齿寒;平时常饮,回味绵长,心舒气顺。据碑文所载,龙井水「冬夏异色,其味甘冽,可以疗疾」。据有关部门化验,龙井水含有十六种元素,其中有防癌抗癌的微量元素硒等。饮龙井水对肠胃也大有裨益。
龙泉寺西北角有「龙王堂」,殿堂内有龙母、四海龙王、雷公、雷母和风婆娘娘等朔像。神案前殿中央有一个六角形水池,名曰「龙池」。池水清澈见底,上有红、黄、蓝、白、黑五条雕塑彩龙附於梁上,府观龙池,五条倒影,张牙舞爪,若飞若动,光怪陆离,堪称奇观。龙池之水源於堂後龙泉,泉水从岩壁裂隙中涌出,通过石雕龙头注入暗道,引进殿内龙池。据说,若夜宿龙泉寺院,夜深人静之时能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如出户观看,却是满天星斗,不见雨滴。如寻声追索,原来是龙泉飞吐之音。「更有龙池施夜雨」成为鹿邑(猎鹿)八景之一。
龙泉寺的龙井、龙爪槐、龙池、龙泉景观,皆冠以「龙」字,而龙又与这里水质优良的泉水有关,龙泉由此得名。古人在此建寺,香火因此而更加兴盛。
龙泉寺寺院分为上下两院。上院有古朴典雅的大雄宝殿,造型奇特的龙王殿,殿后面山坡石壁上清纯的泉水源源流出。 下院又称接引殿,整个建筑宏伟壮观,还有祖师殿、药师殿、山门、彩壁、东西配楼等。
拍照地点:龙泉山 相机:尼康 天气:多云 拍照时间:2018年5月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铁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