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德军实际上败于微操作
共 2678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德军实际上败于微操作
共 2678 个阅读者
感觉德军在大战略上虽然有一些问题 ,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进攻苏联,对美国宣战都是不可避免的,早晚而已。一开始三路进攻苏联是迫于苏军在边境上的庞大部队,实属迫不得已。失败主要是细节没有处理好,
假设白俄罗斯战役,古德里安能够集中力量消灭包围圈的苏军,而不是扬长而去,则苏军不会有几十万人逃跑。
假设德军在白俄罗斯战役后其它两路转入防御,调集所有机动力量中路进攻,则必然能够在8月拿下莫斯科。
假设维亚济马战役后,德军能够侦察苏军部署,转入防御,则会是一场完胜。
假设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能够避开巷战,绕道而行。伺机歼敌,则必然能够取得战果。
假设德军向美国宣战后停止海上争霸,把用于生产潜艇的资源全部投入坦克与汽车,则陆上战役必然取得优势。
占位标签-勿删!!
德军要的是速战速决,要的是迫使苏联投降而不是灭国,所以古德里安必须保证进攻的速度而迫使苏军不能重组战线和调整部队,使得德军可能在冬天前打下莫斯科,如果停下来,后面的苏军防线就会更坚固,更难攻陷,德军更容易被拖入对峙。乌克兰的苏军是一整个方面军,还包含有相当多的机械化部队,如果不先拿下,大平原地形下得多少部队才能防住其对德军中路的侧翼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目的是占领,以切断苏联内地和高加索地区的联系,以保证德军能够控制高加索的石油生产,而斯大林格勒是这条线的核心节点,怎么绕道?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因为德军没有占领并建立防御体系,苏军从这个方向上发起了大规模的由北至南的进攻,不但困住了德军的保罗斯集团,还让乌克兰东部和高加索的德军一并陷入险境,最后靠着曼斯坦因的努力才稳定了战局,但是德军也基本丧失了控制高加索的可能性。德国的失败,是必然的,不管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取得怎样的胜利,德国都没有打破敌人对德国的战略封锁,当英国远征军败退回本岛,而美国给予英国大力的扶持后,德国胜利的希望就已经渺茫了,因为美国参战已经迫在眉睫了,元首如果坚持登陆英伦,只会让美国参战的更早,罗斯福甚至不需要珍珠港就可以让美国参战。进攻苏联,不过是元首在争取时间,为以后的德美决战奠定后方的安全,可是42年没能让苏联投降,德国就彻底没了机会,转入战时体制的美国,其军工生产能力堪称恐怖,其军队的动员速度(尤其是航空兵、装甲兵一类的技术兵种)也堪称恐怖,从42年下半年开始,元首的德国就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德国的一切努力从那时起都是垂死前的挣扎,最好的结局充其量是体面些的投降。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