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莫斯科保卫战VS南京保卫战,能够看到什么呢?
共 4569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原创]莫斯科保卫战VS南京保卫战,能够看到什么呢?
共 4569 个阅读者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耻辱。同样都是保卫首都,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苏联红军成功的阻止了德国军队的进攻,换来了苏德战争的第一个伟大的转折。而南京保卫战当中,中国军队坚守南京9天时间,以14个师,共11万人坚守南京,包括87,88师等中国陆军最精锐的德械师部队进行作战,可是结果呢?我军伤亡巨大,战死了14名将军,换来了南京的失守。
难道中苏两国当时的后备动员能力,还有民众的抵抗意识相差的很大吗?我只知道,苏联卫国战争打响以后,苏联动员了500万民众参军保卫祖国,而中国在淞沪会战全面转入战时状态以后,只是将正规部队开赴前线和日军作战。在正规部队付出巨大的伤亡和损失以后,补充的兵员缺少基本的军事素养,导致各个部队在作战之后战斗力出现严重的下滑。而日军则预备役兵员充足,随时消耗随时补充。我就真的想不明白了,中国人口由4亿,人口多出许多,出动的部队人数却远远的少于苏联。苏联总共动员了2000万人参加红军,战死军人高达800万,而中国呢?加上壮丁1100万吧,部队的战死为180万人。其中正面战场150万,敌后战场30万人。
可以想见,苏联民众对抵抗侵略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和中国民众对抵抗侵略的无比麻木。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莫斯科市民组建12个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或许是俄罗斯民族天生的战斗性格,莫斯科市民表示——我们将在红场上为保卫列宁而战斗,决不让纳粹的污血玷污列宁的陵墓。苏联红军更是在1941年的十月革命节举行阅兵式,阅兵式上,除了军事院校和正规部队以外,苏军内务部队捷尔任斯基师也开赴前线了,苏联甚至把19世纪保卫克里木半岛的老式大炮拿出来投入战斗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苏联民众组成的民兵师手持各种型号的步枪走过了红场,这些民兵没有经过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但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他们已经做好了与城市共存亡的决心!因为——最高统帅斯大林决不后退,苏联军民做好了和敌人进行长期巷战的准备!包括克里姆林宫在内的各个建筑物安放了地雷,即使是放到最坏的打算,德军攻入城区,苏联红军和民兵也将巷战到最后一个人。直至最后一个民兵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和敌人同归于尽。这就是俄罗斯民众抗击侵略的传统吧。
反之中国,这一传统呢?民众似乎很麻木,南京保卫战吧,除了部队以外,能否动员民兵或者地方武装进行长期巷战的准备?既然做到了和南京共存亡吧,如果我是唐生智将军,我就会下令开放武器库,向所有的男丁发放枪支。同时紧急进行军事训练,组织民兵团体和正规部队一起进行守城。在淞沪会战打的激烈的10月10日国庆节,我就会在南京城进行双十国庆阅兵,并且发表演讲,号召全体军队将士和民众死守总理陵寝,指出南京城为总理陵寝所在地,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决不能让日寇玷污总理陵寝和国民政府。我们要在中山陵和紫金山为保卫先总理而战,同时做好长期巷战的准备。即使是日寇进入城内,我军和民众武装也要坚持巷战,直至最后一人。或者在南京外围部署50个师的大部队,依托城区守军进行抵抗巷战,一旦外围的部队完成对日军华中方面军9个师团的合围,我军将实施内外结合,打一场南京城下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将日军华中方面军全歼。届时,南京保卫战将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个转折点。只可惜,我不是唐生智。
所以,我很不理解南京大屠杀当中的民众为什么那么的麻木不仁呢?这也是当时中国群众的劣根性吧,不然,不会出现比侵略军人数还要多的200万伪军的。如果南京保卫战,守军和民众武装一起,和敌人进行巷战,即使最后失守,不至于那么窝囊吧。如果南京保卫战,能够向全城男丁发放枪支进行军训,组建民间武装,日军攻城绝不会那么容易······可惜,一切只是如果。南京失守以后,城内的5万守军放下了武器成为了日军屠杀的对象。如果这城内的军队继续进行抵抗,和民众一起坚持抵抗和敌人进行巷战,哪怕南京失守,也是虽败犹荣呀!
所以,看到这里,写到这里,我痛心呀。为什么我们人口众多,更多的民众却死于日军的屠杀,而不是参军在作战当中阵亡呢?我们的抵抗侵略的精神真的不如俄罗斯民族了吗?今天,除了我们军事迷以外,又有谁能关心国防?如果某国再次侵略中国的话,我们能够汲取历史的教训,全民皆兵,万众一心抵抗侵略吗?
占位标签-勿删!!
战争总有胜负,谁也没指望当时中国的实力能和列强之一的日本打出什么战果。八路军,志愿军,解放军都打过败仗。但是怎么输的总得总结个明白吧?共产党军队在一次次的败仗中学习和成长,最终变成了百战百胜之师。蒋介石领导下的民国军队从北伐一直到败退台湾,输了多少糊涂仗??甚至是22次大型会战中,有多少次是明明取得了优势态势,最后因为几个嫡系无厘头的逃跑而全线崩溃?汤恩伯,桂永清之流要是在共产党军队中,枪毙100遍都不止了。布列斯特要塞最后也还是被攻破了,但是被攻破之前死磕了多久德军?所以南京被不被攻破根本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整个国民党高层的无能和愚蠢导致了中国14年抗战的劫难,非仅南京一城。
占位标签-勿删!!
不要拿神剧当历史。
首先老蒋征兵是给钱的,其次,当时全世界法律几乎都一样,都规定国家遇到战争时候,所有国民都有必须服从国家征兵条例。
看准了,并不是自愿,而是强制的,当时全球法律几乎都一样,包括美国,苏联,英国,发过,日本。
所以很多人不想当兵,就要逃跑,而这属于是逃兵役行为,别说当时了,就拿现在和平时期你试试,你逃兵役抓到全都没好。
最后再说,老蒋手底下打仗都是当官的身先士卒,黄埔毕业生几乎死绝了。
反过来你说的那个派系,都是嘴上喊着同志们冲,他自己都是在后排呢。
看看抗战胜利后,双方底层小兵,和中层干部阵亡率吧,差距非常大。
占位标签-勿删!!
战争总有胜负,谁也没指望当时中国的实力能和列强之一的日本打出什么战果。八路军,志愿军,解放军都打过败仗。但是怎么输的总得总结个明白吧?共产党军队在一次次的败仗中学习和成长,最终变成了百战百胜之师。蒋介石领导下的民国军队从北伐一直到败退台湾,输了多少糊涂仗??甚至是22次大型会战中,有多少次是明明取得了优势态势,最后因为几个嫡系无厘头的逃跑而全线崩溃?汤恩伯,桂永清之流要是在共产党军队中,枪毙100遍都不止了。布列斯特要塞最后也还是被攻破了,但是被攻破之前死磕了多久德军?所以南京被不被攻破根本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整个国民党高层的无能和愚蠢导致了中国14年抗战的劫难,非仅南京一城。
占位标签-勿删!!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首先,主熟有道,一个腐败的政府能干什么呢?
苏联斯大林模式甭管咋样,民心得了,也没啥腐败现象(至少二战结束前是)至于国民党,不是黑,真不行。。。。。。。
将熟有能,首先就是作战目的不明确,统帅态度模糊不清,多谋少决,南京保卫战中高级军官我不认为国军主要将领的指挥水平(唐生智之辈,说的是高级)很强,甚至难听点,不及日军
而反观苏联,三驾马车不一定胜过德军指挥官也未必不如(至少将近势均力敌)
天地熟得,首先南京地形易攻难守,长江控制权一丢失。。。。。。而且天气也正常
而莫斯科保卫战呢?初期秋雨季节使得道路泥泞,而且渐渐的德军完全不适应俄国的严寒。。。。。。而自己习惯严寒!
法令熟行,战时kmd是不是不行,政治腐败,法令呢?克扣粮饷,虚报编制。。。。。。
战时法律毛咋(还没有227)被黑苏攻击,但是战争是个比恨的事情,秦国为啥统一六国!不要拿和平比战乱
兵众孰强,首先民国战乱造成我国军工严重下降,东北又被日本占领,我们能够生产的武器弹药不多,即使有购买武器,也有使用失误,精锐德械师损失惨重。。。。。。而且是不大容易恢复的我们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战斗力可想而知,只有毅力了,小日本呢?至少军队战斗力,后勤比我们强很多吧!
毛子呢,装备损失巨大,部队经过战火洗礼又不成熟走向渐渐成熟,而且在天气作用下德国会事半功倍,而毛子在入冬后优势可想而知。不是说别的,毛子装备和德军差距没有我们和日军大。。。。。。而士兵体质也会好一些,虽然他们也可能挨饿,但没有我们严重,而且德军战线长补给不足,日本补给线不算长,(拥有制海权从上海运到南京城外肯定比从东普鲁士运送到维亚济马容易吧)
士卒孰练,我们精锐部队损失较大,其他部队杂牌军训练情况我也不说了,对面日军训练总体还是不错的
而毛子训练水平也一般般不会太好,但德军有经验的老兵却受到重大损失难以弥补。。。。。
赏罚孰明,国军,我还用说嘛?
毛子的话多少也能好一点吧。。。。。。
再补充一些其他的,日本从上海打到南京直线距离多远,德国从布列斯特打到莫斯科直线距离多远,
国军有几种装备胜过日军!苏军有多少种优秀装备胜过德军!
当时中国没有统一,苏联还是个统一国家!
我们的工业基地大多被日本占领(我指东三省)毛子大多迁到东部,没留下什么!
莫斯科战役毛子多大战略纵深,南京保卫战多大战略纵深!
莫斯科保卫战毛子多少预备队,南京我们多少预备队!
莫斯科毛子多少民兵,我们多少民兵!
莫斯科毛子有多少时间布防,南京我们有多少时间布防,
莫斯科城内多少防御工事,南京城内有多少防御工事,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少有效的准备,南京有多少准备!
所以?
(篇幅有限,纸上谈兵,论据或许不够严谨,多多见谅)
占位标签-勿删!!
蒋介石还办什么"黄埔军校"和庐山军官训练团?培养出的军官都是蒋的奴才(后投共转共的不算),即使有才气也被蒋的"明着挺硬,暗着护身(指抗日和保存实力)所钳制。南京一役是象征性抵抗一下的杰作。
占位标签-勿删!!
战争难道还指望败退后日军善待百姓?
不可理喻的想法。
但是看起来你却是那种比较懦弱的男人。
守南京就比如是你家房子被黑社会看好了,而且后院就是你祖宗的坟地。
结果人过来要霸占你房子,你见机不妙认为打不过对方结果连象征性的骂几句都不敢,直接就跑了。
然后人家霸占你的房子,挖你的祖坟,睡你的媳妇,打你的孩子。
这就是你懦弱的人生,估计下次中国被侵略,你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保准是第一个投降当汉奸的。
如果是我,就算打不过,我也会抄起砖头干他一下,哪怕被人打住院了,也不能丢了这面子。
毕竟拆你房子,挖你祖坟,睡你媳妇,打你孩子,你如果连这都能忍,那你绝对是忍者神龟了。
我佩服,以后绝对不敢和你做朋友!!!
占位标签-勿删!!
蝈军垃圾,守哪里都守不住。按蝈军上将张发奎说的:“日军只要真想占领什么地方,就一定能占领什么地方。日军没有占领什么地方,是日军不想占领这个地方。”更何况淞沪会战后,有如惊弓之鸟的蝈军?所以,争论应该守南京或者不应该守南京一点意义都没有。倒是你和蒋蚣相同的象征性守一下值得批判一下。且不说你们的象征性守一下,一家伙就把10多万国军将士的生命象征没了,甚至南京大屠杀就是由于蒋秃子的“象征性守一下”带来的恶果。日本鬼子是畜牲没人性是一回事。在蒋该死的电令下垃圾国军撤退混乱,十多万蝈军丢弃阵地,扔掉枪支,涌进南京城,脱掉的军装满地乱丢,引发鬼子全城搜捕“逃兵”,这是原因之一。十万被俘虏的国军兄弟成为死难者不算,还带出了20多万平民被屠杀。应该不应该象征性守一下,你自己掂量吧。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小鬼子根本就没有三月亡华的战略构想。 可查到的史料是: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后,鬼子天蝗询问陆军大臣杉山元,日军在中国的战事如何?杉山元说“三个月可以解决支那问题”。仅此而已。
第一,这只是杉山元个人的想法,日军并没有就此制定任何战略或战术计划。
第二,所谓“三个月解决”跟“三个月亡华”差别大了去了。中日甲午战争,从1894年8月因日本进攻朝鲜,清政府对日宣战算起,到11月日军占领山东和旅大,清政府认输派人到日本求和(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实际上也就三个月就“解决”了。1931年918鬼子侵略中国东北,冥国政府也只能喷喷口水和咽咽口水。包括32年的128淞沪抗战,后来的长城抗战,都是三个月内冥国政府就签订卖国条约“解决”了。因此,杉山元的所谓“三个月解决支那问题”,应该是指与冥国政府签订“华北自治”的卖国条约而已。
第三,所谓三月亡华,只是蒋秃子及其后代,为打了三个月的,以78万大军对20余万鬼子,伤亡高达33多的惨败告终的,丢人的淞沪会战涂脂抹粉罢了。当然不造谣不果粉,这点还是可以理解的。
占位标签-勿删!!
大战一触即发。1937年11月27日,担任南京卫戍司令的唐生智召开中外记者会,并强硬表示:“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尽管爱国热情高涨,但唐生智的实际行动与能力,却与这场首都保卫战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严重失称。
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但唐生智却经常是窝在家里,而不是上前线视察。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程奎朗看到,“唐生智在围城战斗中,每日傍晚在庭前散步,照常由侍从身背大温水瓶,手捧小茶壶和三炮台随侍左右,每几分钟用热毛巾拂脸,品香茗,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看样子颇为镇定安祥。”
▲国军将士们依托南京城墙,誓死捍卫首都。
与唐生智的“悠闲”相比,南京城内内外外的战士们,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但大量中国伤兵却得不到救治:
美国记者德丁就在当时的战时报道中指出:“自从日军攻城,南京就呈现出可怕的景象。中国方面收治伤兵的设施悲剧性地不足,早在一周之前在大街上就经常见到伤兵,有的跛行,有的在地上爬着,乞求得到医治。”
大量国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南京城危在旦夕,但擅长喊口号的唐生智却躲在家里,继续悠闲的抽烟、喝茶。
占位标签-勿删!!
大口径火炮一般分为弹头部分和装药部分。
装药部分的作用只是把弹头送出去,它的爆炸由于有炮管和装填设备的防护,你的25公斤装药量不会对炮兵形成伤害。否则就没有人当炮兵了。
弹头部分主要是外壳、雷管和火药。对敌杀伤是雷管促发火药爆炸,使外壳形成的碎片飞射的结果。火药的爆炸能量只能在近端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这是直径很小的一个范围。譬如152榴弹炮的弹头砸在地上,一般也就直径40毫米左右的坑。没你想象的这么邪乎。
实际上,淞沪会战是大败仗。但那些不要脸的果粉们为了吹蝈军“虽败犹荣”,不惜神话鬼子罢了。殊不知对军队来说,虽败犹荣是毫无意义的。打败仗唯一的结果是军人伤亡,丢城失地,百姓遭殃。记住,这是唯一的。
占位标签-勿删!!
大口径火炮一般分为弹头部分和装药部分。
装药部分的作用只是把弹头送出去,它的爆炸由于有炮管和装填设备的防护,你的25公斤装药量不会对炮兵形成伤害。否则就没有人当炮兵了。
弹头部分主要是外壳、雷管和火药。对敌杀伤是雷管促发火药爆炸,使外壳形成的碎片飞射的结果。火药的爆炸能量只能在近端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这是直径很小的一个范围。譬如152榴弹炮的弹头砸在地上,一般也就直径40毫米左右的坑。没你想象的这么邪乎。
实际上,淞沪会战可以说是一场十分可耻的败仗。但那些不要脸的果粉们为了吹蝈军“虽败犹荣”,不惜神话鬼子罢了。殊不知对军队来说,虽败犹荣是毫无意义的。打败仗唯一的结果是军人伤亡,丢城失地,百姓遭殃。记住,这是唯一的。
占位标签-勿删!!
于撤退,这完全是唐生智一个人的锅,要说唐生智毕竟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开始他判定日军钳形攻势,东方除了雨花台等强攻的点上以外,空隙很多,从这里突围,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仗打了还不到一半,局势一紧张,老唐就坚持不下去了,几乎丧失了理智,心里上也怂了,然后就完全不可收拾。当天南京卫戍司令部上午还在命令坚守,下午忽然又下令总撤退,而且命令传达极为 仓促,这边负责防守渡江撤退通道挹江门 的三十六师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因此对到达防地的友军一律视作逃兵;那边各部主官纷纷逃窜,如87师师长沈发藻、孙元良等。许多机关和部队根本没接到撤退命令,发现情况不对,纷纷蜂拥渡江,三十六师和其他部队甚至相互射击,自相践踏,造成更大的混乱和无谓的伤亡,出城后的部队也完全失去建制,撤退到下关的部队,大 部分损失掉了。
不过还是有部队突围了,有意思的是,教完整突围出去的队伍却是按照原计划成功突围的,这支是邓龙光的八十三军(附叶肇六十六军一部),按照撤退的计划,各部主力应该向东方日军来犯方向突围,而这支广东部队奉命打掩护,在最后从下关方向 撤退。但是,军长邓龙光看到各部已经混乱不堪,自己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到达掩护阵地,到了也无从掩护,于是果断率部向东按总计划突围,和日军展开了多次激战,83军才得以突出重围,到达安徽屯溪休整,这支广东部队,后来成为万家岭大捷的主力之一。此战,邓所部突围部队 中仅仅将级军官就阵亡了三名,分别是159师少将师长罗策群,第160师少将参谋长司徒非、第156师少将参谋长姚中英。其中,罗策群师长是在突破日军战 线时率先冲锋战死的,冲锋时对部下高呼:“弟兄们,跟我来,勿要做衰仔呀!”是为最后的遗言。
另一只队伍是74师,也就是张灵甫那只队伍的前身,该军的两个师中,58师一部大约是12日下午随军长俞济时渡江撤离的,51师则是王耀武率领经过一 夜抢渡,撤出了约5000人,武器损失殆尽。然而,在日军纪录中,留在包围圈中的74军残部,并没有坐以待毙,该部残存的六千余部队,在第二天向西侧突 围,与日军展开激战后,终于得以突围成功。
可以这么说,南京保卫战以当时的情况是打不赢的,但是本来不会变成后来那样的悲剧,为了常大哥的面子再加上很多人的私心,然后变成了血淋淋的噩梦,不过唯一的一点就是,南京的鲜血使很多心存幻想的清醒了,这是亡国灭种的战争,投降也不行只能换来屠杀。
占位标签-勿删!!
我觉得十几米,你应该也就100毫米左右口径吧。
我记得大家都说150MM左右的炮弹,炮炸后50米内没有安全地方,30米内基本是必死无疑了。
如果不对,那只能说我让人给骗了,确实不懂。
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基本都是说150mm左右的榴弹炮,爆炸威力确实很大,日军150mm榴弹炮,弹重36公斤,装药量至少25公斤吧。
看了一下别人的阐述
据了解,一公斤TNT爆炸可产生420万焦耳的能量,按照1焦耳=0.102公斤·米计算,一公斤TNT放出的能量可以把一个一公斤的物体移动420公里,或者一个100公斤的物体移动4.2公里。这当然是理想状态下,也就是所有的能量都转化为了动能。
实际中,一个76毫米高爆炮弹的装药大约是一公斤,可以把一个二楼的小房子化为碎瓦砾
一个手榴弹的装药是50克左右,在10米范围内没有生存,一公斤就是相当于20个手榴弹同时爆炸。
可想而知25公斤装药量,相当于500个手榴弹同时爆炸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本人经历,79年自卫反击战时,我汽车兵。2月20日中午在通农河涉水道等待过河时,我仰躺在公路旁的排水沟上,一发炮弹落在我身边十几米远的地方,炮弹爆炸后我右眼眉角和左脚脚背关节,小腿胫骨三处被弹片划伤。开始并无痛觉,后感觉右眼有液体迷糊,用手一擦才知道是受伤流血了。站起来感觉脚痛,低头一看脚也受伤了。没办法,咱命就是这么好,三处都是表浅伤,并没有特别难受的感觉。后到战地医院手术,眉角里三外四缝了七针,脚伤二处都有小弹片没伤到骨头,为了不伤到筋络医生小心翼翼做了2个半小时的手术。值得骄傲的地方是我手术后没有回国,而是马上回到部队继续执行任务。
炮弹爆炸会炸死人,炮弹爆炸的响声也会很吓人,但震死人还真没听说过。
占位标签-勿删!!
1、南京会战与淞沪会战紧挨着,从11月20日你家蒋秃子宣布淞沪会战失败后,中间是你家蝈军大溃败大逃亡的时间,其中伤亡高达18万人之多。你总得给你的这18万蝈军的伤亡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吧?
2、日军是从12月1日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的,你不会蠢到刚一下达作战命令战役就能马上展开吧?人家鬼子也是需要把命令传达到基层的时间,部队也需要调动的时间知道吗?真当鬼子是天兵天将想落哪就落哪吗?即使是12月9日,鬼子抵达南京的部队也只有1.5万,甚至到12月13日城破鬼子也只有5万兵力抵达南京,难道不是事实吗?
3、你家蝈军的守城部队,除了南京原有的队伍和淞沪会战未结束的10月底就撤回南京的三个德械师外,相当多的部队还是正在逃亡中的淞沪会战参战部队,部队还没有归卫立煌指挥呢。
你们这些果粉呀,除了会玩些“虽败犹荣”外,就是改变下时间,吹嘘些战果的臆想胜利,殊不知真正主人公的蝈军确实是一触即溃,可耻得很。
占位标签-勿删!!
我说的3天是指从南京城郭阵地战算起,即12月9日,且当时小鬼子赶到南京复郭还不到1.5万兵力。
而你的十几天该是淞沪会战兵败狂奔的结果吧?淞沪会战从蒋秃宣布上海失陷,蝈军一路狂奔伤亡高达18万人之多,你怎么安排得过来?你这个算法让国民党军政部何应钦部长很为难知道不?你让你的何部长把他们算进淞沪会战还是南京保卫战?
南京这个地方到底是不是易攻难守,要看什么部队攻什么部队守了。蝈军这么垃圾,别说南京,什么地方都守不住不是吗?
南京开打才几天,部队还有十几万,蒋秃就下令撤退,不是做做样子是什么?要真如你们吹牛所说的前期打得很不错,你家僵总司令干嘛要下撤退令呢?莫非你怀疑僵总司令对战场情况的了解?抑或你认为蒋蚣通敌?作为果粉该打PP哈。
占位标签-勿删!!
南京保卫战目标就是一个国家的尊严。
哪怕打不过,也不能拱手让人,这可是一国之首都,国父之陵寝所在地。
就相当于有黑社会,要占你房子,挖你祖坟,睡你媳妇,哪怕在懦弱的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的跑了吧?
哪怕你就是打不过,至少也得骂他几句,吐他一脸口水吧。
而且当时的目标很明确,老蒋已经说了,事不可为就赶紧撤,保存实力,只不过唐生智压根没管这些部队,导致了南京保卫战惨不忍睹的失败。
其实在前期,按照双方伤亡来讲,中国并没有吃亏,甚至还略占便宜,伤亡最大的其实是在撤退阶段。
没有组织,而且以讹传讹,后方部队先跑了,导致前方部队作战意志直线下降,最后1个带10个10个带100个全跑了。
没有安排阻击,没有安排顺序,就这样人挤人,人踩人,把逃生的道路堵上了,而且还给日军的炮击和航空轰炸赢得了最理想的受虐面积。
如果在平时防守时候,1发炮弹平均炸死1个人的话,在逃跑的道路上,1发炮弹也许能伤亡5个人以上,甚至几十个人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在战前就安排好撤退顺序和阻击部队,日军的伤亡肯定是要高于中国的。
占位标签-勿删!!
楼主的想法呢~~~以及看了后面的回复,只能说TX的水平,居然都在扯淡一些不着边的事情去了。
没错,毛子在莫斯科是全民皆兵,动员了大量市民参与防御计划,顽强的守住了莫斯科,但是楼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毛子能动员起来呢?
比如说毛子动员了12个民兵师,请问这12个民兵师是徒手吗?
工业产量、工业产量、工业产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中国当时4.5亿人口,至抗战前总兵力其实不到200万?守南京的只有十几万,和毛子动员的民兵师人数就差不多,是我们没有人吗?显然不是!是没有装备!
楼主臆想什么唐生智为什么不打开武器库,武装平民和日本打巷战,楼主就没想过,唐生智到底有没有武器库能打开?那要根本没有呢?
事实上,国民党政府当时别说给平民发武器,就算给守南京的部队配齐武器弹药的本事都没有!唐生智天大个本事还能无中生有变出武器?
二战中,毛子动员了2000多万兵力,最终总兵力保持在1000万左右,美军则有1200万军队,德军巅峰时有800万军队,本子最多有550万军队,除了本子,其他国家的动员率都超过10%,毛子甚至达到了近20%。但是中国当时总兵力最高时也就只有约400万,动员率不足1%,为什么?是因为中国认为打仗不需要兵吗?
不是!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后勤能力去支持更大规模的军队!军队之所以叫军队,是要发武器的!压根没有武器,你哪里来的军队?而发武器、发弹药,供应粮食被服,都是需要后勤保障能力的,后勤保障能力是依赖工业实力的,没有工业实力就没有军队,只有一堆肉而已。
占位标签-勿删!!
苏联如何如何那是苏联的事情,与中国无关。
而且就当时中苏论战后到如今来看苏联已经亡党亡国了,而中国如何?
“中苏决裂,我们中国应负主要责任,这是事实”
呵呵,早就告诉过你,
在中苏问题上如果你是苏联人,你站在苏联立场上为苏联叫好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你是中国人,呵呵,只有汉奸才时如此腔调。
珍宝岛事件中中国军人是为了保卫中国领土在作战,而苏联人是入侵者。这是铁一样的历史事实
至于说中苏关系,在你看来是不是中国也应该像东欧国家一样成为苏联人的傀儡,在苏联指挥棒下活动才是正确的?
“苏联并未侵犯中国主权的前提下”,这话说得,难道你认为珍宝岛是苏联的领土吗?还是你认为苏联军队非法踏上中国的领土不并没有侵犯中国的主权?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只能把你称之为汉奸。
1994年第五期,第四页),把珍宝岛称之为苏联领土了吗?
既然“珍宝岛在1964年中苏第一次边界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已被划归中国”,那么为什么到了1969年还有苏联士兵出现在珍宝岛这块已经划归中国的土地上?
这些苏联军队出现在中国领土上是中国邀请的吗?
那么当中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的与非法侵入的苏联军队发生冲突,起责任还是中国吗?
如果你说是,那我倒要问问你,你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占位标签-勿删!!
大部分苏联人民是善良的,在撤走专家的那年,有多少苏联人在最后的晚上痛苦,用伏特加麻痹自己的痛苦?有多少人偷偷告诉中国同行他们上级禁止的科技?如果你认为我是胡说,可以看下稼先先生的笔墨。
苏联的福利是很高的,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吧?如果不信,我可以随便举个例子。 因为苏联的农业不发达,所以许多的食品要进口,但是在经济最差的八十年代,苏联仍然用外汇甚至是黄金去进口食品,再以低价卖给国内,试想,这样的国家难道就是所谓的红色法西斯国家?
NAZI后的日尔曼,二二六后的日本,难道可以这样吗?
在我国刚刚进行改革开放时,在哈萨克斯坦的普通苏联人却可以乘坐飞机去莫斯科卖鲜花,而且大有赚头,试想,就算今天,你可以在黑龙江背一麻袋土豆做飞机去海南岛卖,而且大有赚头吗?
你知道当年在珍宝岛上的事件,外国怎么评价吗?外国媒体说:“两国的军人都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来进行战斗。”为什么这么说?不是苏联士兵的蛮横,而是因为是领导人宣传:“
中苏决裂,我们中国应负主要责任,这是事实
在苏联并未侵犯中国主权的前提下,是中国的一系列意识形态上的偏激和错误把中苏关系推向了冰点
没有苏联
中国的原子弹不可能在六十年代能搞出来,所谓顶着苏联压力完全是白眼狼的笑话罢了
。
就是这段话:"其二,地点的选择.一方面,珍宝岛在1964年中苏第一次边界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已被划归中国,估计苏方不会为此岛屿做出过份强烈的反应,另一方面,该岛又是苏军自1947年以来控制了二十多年的岛屿,(见<党史研究资料>1994年第五期,第四页),
这是<中苏关系史纲>中的+
。
苏联真对中国有主权野心,当年根本就不会完全交出旅顺大连军港,和深刻控制中国东北经济命脉的中长铁路
然后把中国扶助强大了,独立自主了,再来要求什么不痛不痒的联合舰队
占位标签-勿删!!
勃烈日涅夫时代,中国处于狂热的文革时代,两国都互相害怕和认为对方会动手,而且珍宝岛是中国先搞的武装升级
最后,没有苏联的核保护和核支持,中国根本没有和平建国的时间
核武器苏联没有提供援助?中国的核奠基,苏联是出了大力的,
如果我们中国没有那么激进,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斗得不可开交,而是一心一意从实际出发发展生产,搞两国务实外交
会有这些现像吗?
苏联真有野心,怎么不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贫弱无力,百废待兴时期下手?
谁对新中国的帮助有比苏联更大的?
谁有比苏联更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实惠的?
身为中国人,应该明白咱实际上欠了苏联一笔帐
更要明白今天中俄友好来之不易,为美倭汉奸所切齿
珍
宝岛有特殊性,也恰是这个特殊性才由我方选为伏击地点.1964年本来苏联主动将珍宝岛在内的几百个岛屿归还中国,但因为中途新中国提出了历史上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问题,导致苏联认为边界谈判可能是一场无休止的中国圈套,导致谈判破裂
既然破裂,珍宝岛的地位又重新悬了,中国认为苏联曾经同意那这里就是中国的,苏联认为谈判已破,珍宝岛还不能还.所以弄成两国都声明这块地方的主权
问题是,苏联确实对珍宝岛本身没有野心,因为在冲突后此岛最终被苏军占去,最后又重新撤走,等于是默许归还了中国
2,当时两方在边界互相群殴,没有发展成交火.◆◆
如果苏联是对中国搞殖民地化,而不是让出在华特权与租界,并让中国有了强国基础,那么我对苏联的憎恶,将仅次于日本!
4,即使如此,中苏发生冲突,我仍然坚定站在中国一边!
珍宝岛之战,苏联人胡说中国死了八百人,并被一群哈美杂种拿这些津津乐道,污蔑中国解放军
铁列克提事件,中国牺牲29人,但一些网特却无耻攻击中国政府隐瞒牺牲数字,拿什么子虚乌有的数墓碑说什么中国被苏军打死70--100人
我都是见一次抽一次的!
但心里还是希望中苏能够避免悲剧的交火
苏联帮助中国那么大,中国和苏联战士死了,也是两个伟大国家的悲哀,却是美国日本所乐见的
占位标签-勿删!!
中国政府的说法告诉你
“珍宝岛事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除非当中国政府公开明确否认以上说法,否则。。。呵呵
苏联人的说法那只是苏联人的说法,除了汉奸,其他中国人,对于苏联人的说法只是呵呵而已。
你所引用的文章
那篇否认了珍宝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那篇说明“中国军队在自己领土上巡逻有何问题?”
那篇说明“在中国自己的领土,中国军队将非法侵入的他国军队驱逐有何问题?”
那篇说明“在中国自己的领土,因中国军队将非法侵入的他国军队驱逐而发生的冲突责任是在中国?”
占位标签-勿删!!
你再怎么说都是宣传词语,也否定不了是中国策划了珍宝岛战争的历史事实;也否定不了中苏两国经过谈判后,再无军事冲突的事实;也否定不了1970年5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对来访的苏联代表团说:要好好谈,谈出个睦邻友好关系来.中苏关系要文斗,不要武斗。苏联方面也当即表示要通过谈判解决边境问题的事实。你再不懂历史,也否定不了两国关系敌对时说的话半的事和关系好的时候完全是两回事。
最高领导层之所以选择在1969年3月份这个时机,选择在珍宝岛这个地区,对苏军实施军事打击,至少基于以下三种考虑:1、国内自1969年春,一直在筹备“九大”。在“九大”召开之前,对苏联实施军事打击,有助于巩固反修防修的既定方针,同时以外患促团结,消弭九大可能出现的某些派性之争。2、认为苏联不会因珍宝岛事件而大规模入侵中国。1964年中苏第一次边境谈判,珍宝岛已被划归中国,中方攻取此岛,当不致引发苏方的过分强烈的反应,同时,此岛被苏军控制数十年,对其实施攻占,也能在国内造成必要的影响。既要造成影响,又不能引发大战,在中最高领导层看来,珍宝岛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周恩来在珍宝岛事件后做出判断:“苏联在最近不可能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行动。大概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参考资料: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杨奎松,《1969:中苏战争即将爆发?——从珍宝岛事件到缓和对美关系》,《党史研究资料》1997年第12期;王成至,《美国决策层对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判断与对策》,《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占位标签-勿删!!
“各说各话”这个词用的很好。是人就有其立场。
你如果是苏联人(或者是俄罗斯人)采用苏联(俄罗斯)的立场是没有关系的。(例如苏方所提供的资料有4000多起,十多万人次入侵苏联)这是正常情况。当然一些汉奸也是这么说。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中苏冲突中却采用苏联人的立场。呵呵
再次把中国政府的说法告诉你
“珍宝岛事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占位标签-勿删!!
对于你这样带着“满腔仇恨”的人去看历史,只能得出有违事实的一面之词。 中苏边境没有划定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苏联也不是像印度那样不讲道理的国家,珍宝岛冲突发生后,是苏联在第一时间一直要求谈判,解决边境冲突问题,结果一直到了1969年9月中苏两国总理在北京机场会晤后,中苏边境的紧张形势才立即缓和下来,尽管中苏是敌对的国家,但边境的管控已经恢复了正常。
首先是涉及航标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减少了摩擦冲突发生的可能性。1970年开始,中国航标部门先后接管了我侧44个岛屿上123座原由苏联管理的岸标,拆除了苏联设置的航标,设置了中国制造的航标,还接管了自建国初期以来苏联以中国无技术能力设置管理为借口在主航道中国一侧设置和管理的浮标。
其次,苏联对中国居民在一些所谓有“争议”中国岛屿上的生产采取了默认和不干涉的态度,经过协商,如1970年2月5日苏方同意中方居民在黑河地区境内23个岛屿上进行生产作业,虽然苏方仍坚持这些岛屿是苏联的领土。
第三,苏联边防军尽量避免了和中国知青民兵的直接冲突。八岔岛事件后,尽管也发生过多起苏联边防军绑架和殴打中国居民的事件和苏军舰艇撞沉我军巡逻艇的挑衅事件,但几乎没有看到和听到苏方专门越境绑架殴打知青民兵的材料。1970年代,我所在的生产队有4名身穿绿棉袄的知青在黑龙江上误越过主航道进入苏境,发现情况赶过来的苏边防巡逻队也只是在几十米之外停车喊话,远距离监视知青返回中国岸边,没有开枪警告,也没有进行驱赶。
第四,为防止八岔岛违纪现象的发生和避免大规模武装冲突,中国方面在事后加强了边境斗争的政策、策略和纪律教育,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开枪射击苏联越境人员和车辆、船艇和飞机,不能让一颗子弹飞到对岸苏联领土上;未接命令不能开枪还击,要“有理、有利、有节”。中方在以后几年的一系列登“争议岛”显示主权的行动中,严令禁止上岛人员尤其是知青携带枪支弹药和匕首,防止偶发事件加剧冲突。所以在1970年以后,中苏边境东段黑龙江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双方交火激战的武装冲突。
中苏珍宝岛军事冲突,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关于战争之前的边境摩擦,苏方所提供的资料有4000多起,十多万人次入侵苏联,各说各话,但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是可以解决边境摩擦的问题的。至于中国为什么非要策划打这一仗,当然不是为了反击苏联的“入侵”,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的。你讲那些东西,中国哪个旮旯头的宣传栏里都有,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能够领会。“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敢侵略中国的珍宝岛,就坚决把它们全部消灭光”,如此而已。
占位标签-勿删!!
中苏交恶的时期中苏两国漫长边境都没有划定,其边境摩擦远不止珍宝岛一处。所谓边境摩擦的发生,一般都发生在两国边境没有划定有争议的地段。摩擦总归是摩擦,发动战争是摩擦的升级,我在这里不是要讨论发动战争的对错,是说珍宝岛战争是中国策划发动的,这是历史事实,这有错吗?
你要讲到摩擦,为了对付苏联的摩擦,边境参与摩擦的人员早就不是老百姓了,也不是一般普通的士兵,大家都懂的。
中苏边境的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航道,航标管理一贯都由苏方负责管理的,苏方人员越过主航道过来中方一侧也是正常的,就是中苏关系交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在黑龙江中方曾打死打伤俘虏苏方的登岛人员,这个事件,因为不是中方策划的枪击事件,故就没有产生轰动全国的外交事件。
苏联本意不愿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在1969年9月和中国谈判后,中苏边境再无像珍宝岛那样的恶性冲突,苏方也停止了维护中方一侧航道的一切活动。
有些人喜欢讲蛮理,中国和周边几个国家都有边境摩擦,发生边境摩擦都要开枪来解决吗?绝对不是这样。为什么中国要策划打珍宝岛这一仗,绝不是为了一个珍宝岛。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