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造价50亿法郎 号称二战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真的很牛吗?
共 10235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造价50亿法郎 号称二战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真的很牛吗?
共 10235 个阅读者
马奇诺防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位于法国东方所设的防御工事。此工程耗时11年,造价50亿法郎,全长约390公里,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耗混凝土约150万立方米,耗钢铁量达15万吨。
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
这里所说的工事并不是抗日神剧里经常出现的一个简单的碉堡,而是从地上到地下纵深30米拥有指挥部、炮塔、发电设备、修理设备、医院、食堂、宿舍等各类设施的防御系统。工事内存有大量粮食和燃料,一般可坚持三个月。为避免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体格下降,建设者们还在要塞内部装上暖气系统,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永备工事
马奇诺防线地下布局
马其诺防线全线共部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炮火指挥系统十分发达。当发现有敌人进攻时,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观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敌情,并向工事内部的炮兵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则将敌情位置加以分析,随后通过一套机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达到炮塔指挥所,再由指挥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调整火炮角度,向敌人实施准确打击。伸出地面重达好几吨的活动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进行360度旋转。而这些,在一架庞大的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轻易完成。战时,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平时,则可以将炮塔降到与地面齐平,不注意根本不会发现这里潜藏着一门大炮。要塞工事内部都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及时运送到各个作战点。
由于马奇诺防线造价十分昂贵,每年要消耗国防经费的一半,国内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所以马奇诺防线并没有覆盖法国全境,仅防御法德边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忌惮马奇诺防线的威力,转而从比利时与法国的交界处寻找突破口,绕过马奇诺防线。1940年5月德军诱使英法联军支援荷兰,偷袭阿登高地(比利时和法国交界处),联合荷兰德军将联军围困在敦克尔克。而马奇诺防线也因为德军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马奇诺防线
二战结束后,法国先后几次重整过马奇诺防线以应不时之需。20世纪70年代以后,马奇诺防线的军事意义已丧失殆尽。法国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将马奇诺防线还之于民。一些工事成了旅游的景点,另一些变成了蘑菇养殖的农场,而其中的大多数则静静地埋伏在法德边境,目睹着历史的变迁。
赞赏
0人赞赏过
占位标签-勿删!!
这位兄台讲的是大实话,虽然人类经历两次大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被二次大战湮没,这也是有理由,因为事实上二战就是一战延续。一战主要在欧洲,欧洲以外基本注意力被二战占据某种程度忽略一战影响力。实际上一战造成欧洲创伤影响力绝不比二战小甚至更深刻。一战血腥杀戮对法国社会创伤特别深刻,甚至战争过程中就出现过大规模士兵逃亡哗变反战事件,只是因为德国情报不灵丧失战机。战后欧洲文学艺术相当多是反战思考人性的。一战后欧洲民主国家普遍厌战反战和平主义民意构成了绥靖政策的基础。不全是英法政治家的过错,他们也反应是民意,对错且不说。
军事角度看,借鉴以往经验也是人之常情,法国就是靠凡尔登防御血战扭转战局,故希望辉煌经验重演几乎照搬,当时构筑国防工事也是潮流不止法国,借鉴法国经验比比皆是,德国也建了齐格飞防线。苏联也在国境建立过斯大林防线,中国抗战计划也是在宁沪之间建立国防线,甚至中东战争事情以色列也建过巴列夫航线。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