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台商寄语台湾青年:不来北京,不知道天下之大
共 181772 个阅读者
帖子主题:台商寄语台湾青年:不来北京,不知道天下之大
共 181772 个阅读者
台湾远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冠融嘱咐台湾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者,不来北京不知道天下之大。不要用台北来看天下,也不要用台湾来看天下。(中评社杜博强摄)据港媒报道,台湾远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冠融在北京出席一个论坛时寄语在场的台湾年轻人和创业家说,不来北京不知道天下之大,自己一直用这句话嘱咐身边的年轻人。他说,大陆不少年轻人负笈海外学习先进技术,却愿意无私地回来奉献国家,这一点让他既汗颜又感动。台湾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靠青年负笈海外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回来回馈家乡,这一点正在大陆上演。他还以Uber和第三方支付系统在大陆和台湾两地的处境举例,表示大陆非常容易接受和尝试创新思维,值得台湾学习借鉴。“不要用台北来看天下,也不要用台湾来看天下。”2016年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办,陈冠融应邀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陈冠融在致辞中说,大陆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非常愿意新事物、新理念,而且喜新不厌旧,不会因为新东西就忘了旧朋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北京触目可见。他举例说,互联网网约车领域,优步(Uber)中国可以和大陆的滴滴出行合并,台湾却不准Uber上线。在第三方支付方面,大陆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非常普及,台湾却因为银行绑架了政策的关系,以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台湾推展不开。“第三方支付和Uber 代表了地区对创新思维和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在北京可以深切地发现,大陆对这些创新思维非常容易接受和尝试。”陈冠融说,大陆有这么肥沃的创业土壤,自己还看到各级政府为鼓励青年创新创业付出的巨大努力,做出了“打基础的工程”,不少大陆的年轻人都在兢兢业业地做事。“我一直跟台湾的年轻人和创业家说,不来北京不知道天下之大。不要用台北来看天下,也不要用台湾来看天下。”陈冠融还表示,人才是强国之本,这一点台湾也要学习大陆。他说,台湾之所以可以取得“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成就,就是因为有大量的青年人才前辈们负笈远赴重洋,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最优秀的技术,之后回馈自己的家乡。“这种情形在大陆看得非常的明确。”他根据自己的观察表示,美国很多遗留的学府,大陆的留学生在40%以上,南加州大学的大陆留学生比例更是超过了50%。“哪里产生人才,哪里就会产生强国,这是台湾应该要学习的。”“优秀的人才愿意无私地奉献给国家,这就是盛世之景。”陈冠融说,自己认识的一个哈佛毕业生已经在美国待了7年,却因为理想回到大陆做“村官”,从湖南的苗家寨干起。他感叹,优秀人才的无私奉献,或许有口号之嫌,但是自己的确看到不少大陆年轻人的例子。这些例子让他回忆起台湾经济起飞的时期,感到既汗颜又感动。陈冠融表示,青年强则国强,两岸中华心。他还嘱咐来北京参加论坛的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学习大陆的互联网思维。
台湾学生说:北京的这些事儿,台湾看不到!
还记得在网上引起一波高潮的“茶叶蛋事件”吗?2013年11月,一位台湾教授在综艺节目中说:“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一时间,茶叶蛋成了大陆网民的“炫富神器”,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吃茶叶蛋的照片来“炫富”。
虽然大家只是把这件事当成玩笑并不会较真,但这还是折射出了两岸彼此沟通有不足之处,大家也都表现出彼此交流和了解的愿望。
这其中口碑很好的“台湾青年中华文化研习营”已经坚持了快20年,从2001年开始,中华文化学院也已经承办了15年,接待了超过15000名台湾学生。
政知圈(ID:wepolitics)借今年暑期的研习营活动,与台湾学生聊起了他们眼中真实的大陆。
“90后”台湾大学生的大陆行
由海协会主办、中华文化学院承办的“台湾青年中华文化研习营”已经进入尾声,中华文化学院的研习营负责人孟淼淼介绍,2001年以来,学院每年寒暑假都会迎来一批这样的营队,营员全部来自台湾,都是台湾的在校大学生,且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大陆。
“活动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亲身体验,亲身去看去听去思考,去找到一个真实的大陆。”孟淼淼说:“台湾学生获取大陆信息的途径比较有限,有时候对大陆会有一些比较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而我们就是希望提供一个平台、一个视角,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去体验这片土地。”
今年,中华文化学院又迎来了7个团约280位台湾大学生,而且全部都是“90后”,最小的一位出生于1999年。
他们在北京的行程一共9天,包括4场讲座、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参观企业和体验北京美食,中华文化学院毛洪昆老师介绍:“讲座总体偏向于历史文化类,是为了让大家更多接触中华文化。”
“我们刚开始承办这个夏令营的时候,能感受到台湾学生因为不了解我们,也不了解大陆,来到北京之后都不敢说话,我们能感受到促进两岸交流的迫切性。”孟淼淼说:“经过这么多年的举办,我们也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我们并不灌输什么,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个机会和视角,让他们去接触路边的摊贩、去接触北京街头巷尾的最真实的生活场景,能够促使他们重新思考。”
“仅凭一次活动不到10天的时间就重塑学生对大陆的认识是不现实的,但这至少是一个认识和理解的开始。”
这两天,政知圈(ID:wepolitics)还参加了“全国台联2016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开营式”,原以为“千人”只是个大体的说法,没想到真的是一千多人。看来,大家都在为台湾学生了解大陆使劲儿添砖加瓦。
地铁、电子支付、煎饼果子获最多点赞
“北京地铁真的很厉害”,一说到对北京的印象,好几位台湾学生第一反应就想到地铁。“因为台湾只有几条线,但北京线路非常多,我们想去的地方都能涵盖到,而且地铁里面很宽敞,指示也标得很清楚。”
一位陈同学说:“我之前来过北京,但感觉每一次来北京,都有新的地铁线路开通,有时候只是一年没来,再来的时候就看到新开的地铁线,感觉很惊讶,建设地铁的效率真的很高。”
不过,也有学生对地铁有另外一种印象,“地铁里太多广告了,台湾的捷运里不会这样,感觉北京地铁的墙上、地上都是广告。”
获点赞最多的还有电子支付,“没想到北京的电子支付这么发达,在台湾还是靠现金支付的。”今年暑假文化研习营的营团之一——“春雨”团中,有一组创业小组,小组学生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北京电子支付的发达,“我很想以后创业能够与大陆的企业进行合作,因为这边的环境其实很好,电商企业发展的也很好,我许多同学并不知道这些,我会告诉他们让他们来大陆看看。”
不少营员都在业余时间去簋街尝试了“胡大”等北京名吃,但说到最好吃的,好几位营员毫不犹豫地认为是煎饼果子。“就在街边买的,真的很好吃啊!”不过,也有人吐槽北京食物口味咸,“原以为北京的食物很重口味,但后来发现并没有很严重,但还是有点咸。”
“我看了很震惊”
“北京的建筑很古今交融。”台发院团的徐同学说,北京的建筑和电视中的很不一样,尤其是紫禁城,“感觉很宽广宏伟,我看了很震惊,颐和园、恭王府,像花园一样的建筑,古色古香,是历史的缩影,很能展现历史的风貌,能把以前古老的建筑一直保存到现在,觉得非常好。”
“在北京,一拐弯就能走进胡同,这种现代化建筑和有历史感的胡同交叉在一起,这在台湾是看不到的。”
蔡同学也补充说,北京的鸟巢、水立方“是充满变化的建筑,很现代化,这在台北是很少看到。”
“以前以为大陆物价比较低,”有同学也坦诚之前以为大陆物价很低,“但没有啊,物价比我想象的高,和台湾差不多。”不过,还是有同学提到了北京的房价:“我在马路上看到招聘启事,看到一些职位的工资也没有很高,但是我听说租房子很贵,1600租不到一间小房子,那他们的生活或许会比较难吧。”
也有同学说,来北京之前专门准备了口罩,“但没用上。”
“我其实很希望能和大陆的同龄人交流”
“来到北京之后才发现北京确实是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如果能关注到更多细节,会弥补一些遗憾吧。”
好几位同学都提到了他们在大街上看到的“不能接受”的场景。一位陈同学回忆说,曾在地铁站附近看到有人在大小便,“把公众环境想象成私人场所,这样的景象确实很惊讶。”
还有同学提到,看到有人不把垃圾袋系紧就扔进垃圾池,垃圾袋里的水都流出来,下水道口也常常是一片汤渍, “我觉得大家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垃圾处理好再扔呢?”
台湾青年制作的报纸截图
说到参加这次活动的遗憾,有同学说:“遗憾就是没有结识很多的大陆朋友,我其实很希望能和大陆的同龄人交流,比如说双方有一个议题,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去讨论,发表彼此的观点,我们还是很期待能有这样的机会。”
组织活动的海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台湾的青年中,没来过大陆的人,实际上比想象得要多得多。要让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走走看看。
“先从大好河山、人文古迹、城市风貌看起,慢慢地他们就会深入观察大陆发展的成果,最终会从与台湾的对比中,思考两岸关系,这就是台湾青年内心民族认同感、祖国认同感的‘台阶论’”。愿更多的台湾青年能够在两岸交流中,对两岸关系的认识上跃上新台阶。
多知道点
台湾青年笔下的大陆
按照文化研习营的营团之一——春雨团的要求,每组在结业之前必须交一张自制小报,写上北京之行的见闻和感想。现在,让我们分享下台湾学生的所思所想吧:
——我觉得京剧表演真的很深奥又伟大。深奥的是它不是平凡人能够看懂的;伟大的是它不是平凡人能够做到的。这些演员们不能像一般小朋友一样有玩乐的童年,但如今他们长大成人练成今天的成就上台表演,我想他们的人生比我们丰富又精彩好几百倍吧! 再想想他们从小就抗压性强,懂得面对艰辛的磨练,相较之下,现在的年轻人从小过得太幸福,一遇到困难就像个烂草莓一样,抗压性太低……
——台湾一共有368个乡、镇、市、区,虽说在场的学员仅仅只有39名,但对于学员说出来的乡镇,授课的海协会副秘书长王小兵先生却是了如指掌。可是,相较于大陆官员对台湾的了解,台湾的官员对于大陆的现况几乎可说是一问三不知,更遑论是一般的台湾民众。
也因台湾官员对于大陆的无知以及媒体渲染,导致许多台湾人对于中国大陆存有许多误解。甚至在TPP上面会有许多人提到“失败台商”以及“台流”等问题,这些流言蜚语更是喧嚣尘上。一味的抗拒与排斥并无法使台湾更加进步,相反地只会使台湾人活在自己的幻想里面,始终无法与世界接轨……
——虽说大陆在经济政策上,相较于其他地方已经给了台湾许多的优渥条件,然而台湾的民众似乎都感受不到这背后的善意,甚至认为这些条件只不过大陆的独厚资本罢了。这样的现象从一方面也说明了台湾人对于贫富差距的种种不满。因此,该如何走出这样的僵局,不仅仅考验着中国大陆的智慧,更考验着台湾如何改善台湾经济现况的能力
在近几年来,志愿活动逐渐蓬勃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大陆在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志愿者的人数在攀升中,但大陆同学告诉我,志工活动在大陆的生态似乎「不自然」,一方面是学分体制下,造成有许多形式化的作为,像是透过服务时数,便可以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有加分的作用,因此吸引大批学生族群为了学分而做;另一方面,是心态上的不一样,大陆的志愿者在心态上,似乎在服务热忱的心态上,较不如台湾志工伙伴的热情。
去年曾经参与过由《旺报》主办的赴陆交流「长城之旅」,结识不少大陆朋友,此次又有机会再次参与在台湾主办的「志工之旅」,再度认识老朋友、新朋友,觉得格外幸运,也充满感激。
台湾的大学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互动。有一群年龄相仿的学生,在海峡的两岸,非常幸运能在便捷的通讯下,做知识的交流,与心灵的对话,台湾学生能赴大陆学习,大陆学生能够来台湾念书,是何等令人羡慕的事情。
但,或许,是因为皆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又或许,现今社会喜欢「比较」的风气盛行,两岸学生时常被社会、媒体或舆论拿来做争论,更何况是被洗脑的学生们,也渐渐开始划分彼此,而界线也「越描越黑」。
台湾的大学
没有谁能高人一等
这几年,台湾的大学陆续录取了很多的大陆交换学生,原本担心受到政治立场的教育观念,可能会影响到台湾学生产生「反共」或「恐共」情结,又或是,我们有莫名的优越感,认为大陆仍较落后,有「台湾人比大陆人高一等」的思想,但在台生与陆生的相互接触下,除了看见台湾学生有理性独立思考的一面,对陆生的看法也出现了改变。
首先,从学习态度而言。在校园中实际上课的时候,不难发现台湾同学总是往后面坐,而大陆学生则是尽可能坐在第一排,离教授越近的位子,就像是房子的黄金地段;准备报告时,总是能在约定好的讨论时间内到达,对于分配的工作也甚少推诿,甚至常常协助其他组员,而报告的质量,往往超过教授所预期。
再者,从内涵而言。欧美的交换生来到台湾,特别喜欢到特色景点出游,总是问我们哪里好玩或是有什么美食;不同于欧美的交换生,大陆学生问的是,哪里有二手书店,或是哪里有图书馆,陆生同学告诉我,二手书店的书籍种类繁多,而且价格非常实惠,甚至可以在里头待上一个下午;而台湾的图书馆除了有良好的环境、高质量的丛书外,最重要的是有完善的设备,提供优质的服务。
狼性羊性莫衷一是
经过几个学期后,我们发现以前的想法已经过时,大陆同学们能来到台湾念书,必须在自己家乡有一定的程度才能够申请交换,对陆生而言是得来不易,在学习的过程确实追求充实,丝毫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对知识更是积极,曾有过「陆生求学狠如狼」的说法,而台湾学生的求学态度,根本不及大陆学生,竞争力似乎非常薄弱。
台湾地区学生在大陆
但是,这些想法有很大的谬误。我们曾经细细长谈,讨论着台生与陆生的异同,陆生朋友告诉我,在大陆的学校里,和台湾的差别并不大,大致上仍能归类为几种人:有约半数的同学成绩偏中下,在上了大学之后便松懈,贪于玩乐;有少数学生稍微认真,毕竟在大陆要考上大学是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而这些同学仍维持着当时的用功;最后的极少数人,属于进取向上的同学,在学习道路上的企图心非常强烈。
而来到台湾的陆生同学们,就是极少数的积极分子,所以在台湾的大学社会中,也显得特别突兀,特别优秀,并不是所有的大陆学生都是如社会所传言「求学狠如狼」。
台湾地区学生在大陆
别为了学分而服务
在近几年来,志愿活动逐渐蓬勃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大陆在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志愿者的人数在攀升中,但大陆同学告诉我,志工活动在大陆的生态似乎「不自然」,一方面是学分体制下,造成有许多形式化的作为,像是透过服务时数,便可以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有加分的作用,因此吸引大批学生族群为了学分而做;另一方面,是心态上的不一样,大陆的志愿者在心态上,似乎在服务热忱的心态上,较不如台湾志工伙伴的热情。
此次参加「两岸学生志工交流文化体验营」,对我而言可说是一举两得:原以为志工服务的对象偏向弱势族群的帮助,或是公益活动,经过营期的体验,才了解到做志工的面向广阔,从儿童与老人的照顾,到小区凝聚的推广以及环境保育;
另外,我认为愿意牺牲时间参与志工活动的台湾与大陆小伙伴们,都有着真挚的诚意,这是难以言语形容的内心感受,刚好就是这种感受让我们不分两岸,在一个团队里,我们就是生命的共同体。
大陆地区新生欢迎会
话题对我们而言,不是「找」来的,而是像自流井源源不绝--因为我们对彼此的好奇心。从语言上的发音、词汇,甚至是口音,我们可以全力的调侃彼此,感情却更加升温;从想法上的冲突,在对制作报告上不同的执着,在议题上大肆发表不同的想法,却让我们更加凝聚,因为我们都是为了团体更好而努力。
大陆地区新生欢迎会
形影不离不会忘记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最后的分别,我们给彼此写了一段话当作告别,让我们不会忘记曾形影不离。两岸交流,特别是青年互动带给我的各种难忘之中,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最可贵的。
台大学生来上海瞠目结舌 像“乡下人进城”到处都是“101大楼”
近日,有网友发布了台湾某节目的截图。内容是台湾大四学生来上海实习被各种震惊。原以为大陆还是封闭落后,没想到来到上海之后才发现,到处都是“101大楼”!原本以为来大陆是去“乡下”,但是到了上海才发现是“乡下人进城”。
占位标签-勿删!!
人不是看钱而活,你大陆再好又怎么样,人家就是要独立。苏格兰也要从英国独立出去。英国再发达又怎么样。台湾人宁吃,资本主义的草,也不吃社会主义的粮。
占位标签-勿删!!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能持续创造繁荣,追忆过去就成了其人民唯一能做的事了。即便如发达国家,法国还在追忆拿破仑;葡萄牙还在傲娇他们的大航海时代;英国,也在围着他们的女王奶奶谈论着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不过英国还算务实一点的了。可怜的台湾,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当年的四小龙美谈了。还有一堆的国家如阿根廷巴西,我们都不知道他们骄傲什么,反正老子就是牛。
再看看那只可怜的兔子,这几十年就是在别人的抹黑和白眼中走过来了。政治经济军事被围堵,外交受孤立,体育文化被歧视性待遇。所以,这只兔子不能停下来,只能永远向前!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新英雄,无双淫妇:马蓉 被动:无双欲望 马蓉对性欲是如此渴望,以至于她在开局时便会一直手淫对周围单位造成伤害 Q潘金莲的传承:马蓉性欲暴涨百分之100,并拿出zhen dong bang使无双欲望的效果提升1000 W:财产转移:将敌方英雄的金币转移到自己账户上 E无耻 马蓉不要脸的审判敌方英雄,将敌方变为1级初始状态,并且所有装备清空 R无双性欲 马蓉为了达到最高潮,性欲持续上升百分之10000并且原地召唤出宋喆与其ML,在引导了5秒后,马蓉的淫叫声对全屏英雄造成毁灭性伤害
占位标签-勿删!!
呆湾只要冥猪,只要有了冥猪呆湾就无所不能,可以用爱发电,可以贴纸建国,可以盛产诈骗犯,台湾之胱照耀着呆湾,冥猪之胱拱耀着呆湾。
占位标签-勿删!!
占位标签-勿删!!
这有个鸟用?!!台湾的年轻人来大陆走走,休验一下大陆的变化!!就能让绿媒不欺骗台湾人,消除隔阂??!!扯淡!!!!!!
-----
台湾的媒体是台湾年轻人掌控的吗??别说台湾的年轻人,这多么多年来,在大陆的台商也不少吧---结果呢??!!有作用没有?!!
-----------
------------
台湾的根本结症在于它们压根儿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它们的政党,国民党是美国人狗,民进党是日本人的狗?台湾人自已有什么发言权吗??!!
-
----
台湾和大陆的隔阂不在于文化,体制----而是在于台湾本身就只是一个殖民地,殖民地的人民要喜欢谁,要恨谁,由不得它们说了算!!
占位标签-勿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