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的是世界,而腐烂的我将与它同入地狱。” 昵称“切”(或El Commandante,Che),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全名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德·拉·塞尔纳(西班牙语:Ernesto Rafael Guevara dela Serna),是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生、作家、游击队领导人、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曾经与卡斯特罗并肩作战。自切死后,他成为了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征。切·格瓦拉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患有哮喘病。他年轻时游历了整个拉丁美洲,并因亲眼目睹了贫穷的无处不在而深感震撼。他在这些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使他断定各国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结果,唯一的补救方法便是进行世界革命。这个信仰激励他介入了危地马拉在总统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领导下的社会改革;在美国中情局的暗中策划下,阿本斯政权最终在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中被推翻,结束了危地马拉当时不同凡响的社会变革。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城先后结识了劳尔·卡斯特罗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加入他们的七·二六运动,怀抱着推翻亲美的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的理想、乘着格拉玛号返回古巴。不久,格瓦拉便在起义者中崭露头角,晋升为纵队司令,军衔为少校。他亲自指挥并参与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如:“以少胜多的圣克拉拉战役,决定了古巴革命的最后胜利。”古巴革命成功后,格瓦拉加入古巴[1],并在革命政府中担任了数个要职,包括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格瓦拉曾以宣扬古巴革命的外交家之名横越地球。而格瓦拉所训练的民兵部队也在吉隆滩战役击溃了美国雇佣军,并为古巴带来了苏联的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其随后在1962年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另外,他也是文笔锋利、创作丰富的作家与日记作者,著有影响深远的游击战指南,及关于他横越南美洲的青年摩托车旅行的畅销自传。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先后前往刚果(金)及玻利维亚试图点燃革命火种。在刚果(金)的军事行动受挫后,格瓦拉到玻利维亚领导游击队活动,最后因为当地农民出卖,被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的玻利维亚政府军逮捕,惨遭枪决。 格瓦拉是名极富传奇英雄色彩的历史人物,被誉为“人间的耶稣”、“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第”、“完美的人”、“浪漫冒险家”。格瓦拉常现身于传记、回忆录、文章、纪录片、歌曲、电影,甚至电子游戏中也有他的身影,对其的褒扬远多于批判。《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阿尔贝托·科尔达为他拍摄、命名为《英勇的游击队员》的照片,被人们美誉为“世上最知名、最有魄力的照片”。出现在T恤上次数最多的照片。
而革命偶像格瓦拉,正是这种反叛精神的最杰出代表,这种带点天真幼稚却又决不妥协的性格,无疑完美的体现了摇滚精神的精髓,即对现实生活反叛的勇气,毫不迟疑站到强大对手对立面的胆量,在今天的表现则是格瓦拉肖像的广泛流行。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会被全世界的左翼青年奉若神明。不仅仅因为他的思想,还有他那种吸引所有热血青年的摇滚精神。
1967年10月在玻利维亚拉伊格拉,格瓦拉游击队中的一个逃兵向玻利维亚特种部队透露了格瓦拉游击队的营地。1967年10月8日,当格瓦拉在拉伊格拉附近带领巡逻,特种部队包围了营地并且捉住了他。他在他的腿受伤后投降。关于他被擒时的情景分别有几个版本,有说法在冲突期间,有几个士兵想接近他,他便喊道:“不要射击!我是切·格瓦拉,我活着对您来说比死更有价值”。另一说法是他被捕获时身份仍然不为人所知。他在捕获之时佩带著一只刚收到的礼物劳力士手表。巴里恩托斯总统知道他被擒后,马上下令处死他。格瓦拉被囚在一个破落的校舍一夜后,第二天下午他便在他的手被绑在板上的情况下被一个抽签抽到了短秸秆的玻利维亚陆军中士枪毙了。一些人认为那个中士是向格瓦拉的面和喉头开枪。被广泛认同的是,他开枪射格瓦拉的双腿以令他的面孔完整以便证明身份,并假装是作战的创伤以隐瞒他被枪毙。处死他的是政府军的一位中士(这个中士后来2007年在古巴通过医疗福利系统治疗了白内障)。他喝了一点酒壮胆后进入房间,坐在椅子上的格瓦拉站了起来。中士命令他坐下,格瓦拉却说:“我知道你要在这里杀死我。开枪吧,胆小鬼,你要杀死的,是一个男子汉!”中士有些生气,直接举起枪打向格瓦拉的胸膛。另一个版本是在行刑前刽子手颤抖着不敢开枪,格瓦拉平静地对他说:“开枪吧,胆小鬼,你只是要杀死一个人而已。”
格瓦拉死后,随着他的尸体的照片的传播,格瓦拉的事迹也开始广泛为人所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抗议将其杀害的示威,同时出现了许多颂扬、记录他生平以及死亡的文学作品。即便是一些对格瓦拉的共产主义理想嗤之以鼻的人也对其自我牺牲精神表达了由衷的钦佩。他之所以被广大西方年轻人崇敬,原因就在于他为了全世界的革命事业而毅然放弃舒适的家境;当他在古巴大权在握时,他又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高官厚禄,重返革命战场,并战斗直至牺牲。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称许格瓦拉是“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格瓦拉的支持者认为,格瓦拉被证明是继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西蒙·玻利瓦尔之后,拉丁美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虽然格瓦拉被许多人视为英雄,但他的反对者们在他的遗产中发现了他们眼中格瓦拉一生中不那么光彩的部分,他们认为格瓦拉热衷于处死古巴革命的反对者。他们也相信格瓦拉是一个拙劣的战术家,而不是一个革命天才,他从没取得过一场有记录的战斗的胜利。
而对格瓦拉最严厉的指责来自于已故中国总理周恩来,他在与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的耿飚的谈话中指出:格瓦拉是“盲动主义者”,他“脱离群众,不要党的领导”,在古巴获得偶然性胜利后没有认真进行总结,就跑出去盲目地推销经验。“不依靠长期坚持武装斗争,不建立农村根据地,不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来逐步取得胜利”,而是“不管有无条件,以为只要放一把火就可以烧起来,这完全是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结果给革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害人害己。格瓦拉的英雄形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青年的偶像崇拜心理和知识分子缺乏分辨力给抬举出来的。”
必须指出的是,周恩来对格瓦拉的批评是就其方法论(技巧、策略等)而言的,对于格瓦拉崇高的世界观(动机、目的等)并没有做评价。因为,那是一种崇高的事实,不需要评价。越是对他方法论的批评,越是对他的深切重视和帮助,就好比一个父亲看见儿子事情做得不理想,于是用最大的愤怒强烈地批评儿子一样,这和批评那些处于对立面的剥削阶级性质是不同的。革命者内部在相互激烈地批评、论战之后达到团结一致,然后开创崭新局面的事情,难道还少吗?周恩来当然是要批评格瓦拉的。
切离开古巴前留给妻子的诀别诗: 再见了,我的唯一。 不要在饿狼面前颤抖, 也不要在思念的草原上冷得发抖, 我把你放在心里, 我们将在一起,直到路途的尽头。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