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韬光养晦了!中国开始高调《走向海洋》
猛醒的“睡狮”
海运兴,国运兴。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个没有海洋战略意识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2002年元旦,广东湛江养殖专业户韩观成领到了一本特殊的证书——《海域使用权证书》。它以法律的形式,保障这位老人对眼前这5.6公顷的海域,拥有7年的使用权。
这可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也可以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因为韩观成领到的,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本《海域使用权证书》。
它的意义就在于第一次把海域的使用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以这样一种颁证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可以使海域使用权,像我们土地使用权和其他财产权一样能够得到安全的、稳定的法律保护。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尹田
2007年10月1日,共和国生日这一天,国家主席HJT签署主席令: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这部法律,把国家所有的“海域”如同土地一样列为“用益物权”。
这种“用益物权”是独立于所有权的,这很重要,虽然海洋是属于国家的,但是一旦我取得了海域使用权,那我的权利是受独立保护的。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江平
利用法制来开发、利用海洋,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我们只有按照法制的要求,通过完善法制来发展海洋,去开拓海洋,才有我们美好的未来。
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副主任 翟勇
等待了3000年,被中国人视为命根子的“厚土”,与漂浮变幻的海洋,通过法律的形式,终于连成了一片。
早在400多年前,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和学者郑若曾就提出了“经略海上”的思想。但后来,割地、赔款、丧权……我们这个民族用最屈辱的方式,承受了漠视海洋的痛苦。
只有到今天,我们才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运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和法律等手段,对国家的海洋利益和安全,进行战略谋划和经营管理。只有抛弃靠海吃海的掠夺观念,建立更科学、更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意识,龙的传人才能真正回归海洋。
2010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正式实施,海洋规划、海洋战略日益成为中国决策者的重要命题。
一个国家新区划战略构想——中国“新东部”海洋经济带,呼之欲出。
我们国家陆地国土的规划一直没有断过,像今天的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但海洋从来没有被列入规划。随着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海洋,到HJT总*记提出要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经略海洋已经落到了实处。
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司长 王殿昌
面对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服务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改善海洋生态,拓展海洋发展空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海洋事业新的跨越。
国家海洋局局长 刘赐贵
未来正向我们走来。不管沉睡与否,狮子终究是狮子,与其被动地任人宰割或敌视,还不如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一只有力量的狮子,对和谐世界的建设才是不可或缺的。
2008年4月,*************HJT提出,要“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高度着眼,实现整体转型,推进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蝴蝶飞不过沧海。在信息化海战中,打败仗的不一定是技术上处于劣势的舰队,而是作战思想落后、体制编制落伍的海军,一如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水师。
中国海军任重道远!
2009年4月23日,青岛海域战舰云集。
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国际阅兵式隆重举行。
来自美国、俄国、法国等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参与了检阅。
这是人民海军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节日。
从1840年以降,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挫折是成长的代价,失败是前进的动力。在历史的汪洋中,没有哪一种文明能够永远保持一帆风顺!
也许,我们不应该再去责备祖先的保守,因为封闭的大陆,曾经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同样,我们也大可不必再去计较他人的冷眼,因为幽暗的大海,曾经是全人类的梦魇!
睡狮正在梦醒,因为我们凝视着海上升起的太阳!
1997年,香港回归,中华民族雪洗百年耻辱。
这一年,一名驻守南沙的战士惊奇地发现:中国的疆域不是一只“雄鸡”,更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是奔腾不息的火苗,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火炬的托盘和手柄。
放眼望去,神奇的大自然似乎在预示着什么。海洋是人类的未来,而中国,这把照亮东方的“火炬”,其“燃烧”的能量将来自海上,其发展的引力也将来自海上。
经略海洋,拥抱深蓝,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