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军队编制设想
2011
军队编制设想目前,网上裁军的帖子比较多。论述都有道理,说明大家都在关心国家建设,关注军队建设。根据我军履行使命任务的需要和装备变迁,本着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原则,结合我军战略、战役和战术思想,试想做如下调整:
一、最高统帅部
(一)中央军委及其总部
中央军委主席(文职)1人
中央军委副主席(文职)1人
中央军委副主席(大将)1人
(二)总参谋部
总参谋长1人,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大将)兼任
副总参谋长(上将)1人
协理员(中将)1人
(三)总政治部
主任(大将)1人
副主任(上将)1人
协理员(中将)
(四)总后勤部
部长(大将)1人
副部长(上将)1人
协理员(中将)
(五)总装备部
部长(大将)1人
副部长(上将)1人
协理员(中将)
二、各军兵种
各军兵种由陆军、海军、空军、二炮部队、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组成。
(一)陆军部
司令员1人,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大将)兼任
政治委员(上将)1人
副司令员(中将)1人
副政治委员(中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少将)1人,副参谋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政治部:主任(少将)1人,副主任(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后勤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装备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二)海军部
司令员(上将)1人
政治委员(上将)1人
副司令员(中将)1人
副政治委员(中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少将)1人,副参谋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政治部:主任(少将)1人,副主任(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后勤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装备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三)空军部
司令员(上将)1人
政治委员(上将)1人
副司令员(中将)1人
副政治委员(中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少将)1人,副参谋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政治部:主任(少将)1人,副主任(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后勤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装备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四)二炮部队
司令员(上将)1人
政治委员(上将)1人
副司令员(中将)1人
副政治委员(中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少将)1人,副参谋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政治部:主任(少将)1人,副主任(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后勤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装备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五)武警部队
司令员(上将)1人
政治委员(上将)1人
副司令员(中将)1人
副政治委员(中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少将)1人,副参谋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政治部:主任(少将)1人,副主任(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后勤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装备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六)预备役部队
司令员(预备役上将)1人
政治委员(预备役上将)1人
副司令员(预备役中将)1人
副政治委员(预备役中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少将)1人,副参谋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政治部:主任(少将)1人,副主任(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后勤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装备部:部长(少将)1人,副部长(大校)1人,协理员(上校)1人
三、作战部队
撤销战区,组建集团军
(一)集团军
军长(少将)1人
政治委员(少将)1人
副军长(准将)1人
副政治委员(准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大校)1人,副参谋长(上校)1人,协理员(中校)1人
政治部:主任(大校)1人,副主任(上校)1人,协理员(中校)1人
后勤部:部长(大校)1人,副部长(上校)1人,协理员(中校)1人
装备部:部长(大校)1人,副部长(上校)1人,协理员(中校)1人
(二)师(旅)
1、师编制:
师长(大校)1人
政治委员(大校)1人
副司令员(上校)1人
副政治委员(上校)1人
司令部:参谋长(中校)1人,副参谋长(少校)1人,协理员(大尉)1人
政治部:主任(中校)1人,副主任(少校)1人,协理员(大尉)1人
后勤部:部长(中校)1人,副部长(少校)1人,协理员(大尉)1人
2、旅
旅长(上校)1人
政治委员(上校)1人
副司令员(中校)1人
副政治委员(中校)1人
司令部:参谋长(少校)1人,副参谋长(大尉)1人,协理员(上尉)1人
政治部:主任(少校)1人,副主任(大尉)1人,协理员(上尉)1人
后勤部:部长(少校)1人,副部长(大尉)1人,协理员(上尉)1人
(三)营
营长(大尉)1人
政治教导员(大尉)1人
副营长(上尉)1人
副政治教导员(上尉)1人
协理员(中尉)1人
(四)连队
连长(中尉)1人
政治指导员(中尉)1人
副连长(少尉)1人
副政治指导员(少尉)1人
排长(准尉)
四、省军区
省军区由预备役组成,受预备役部队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是省委的军事部、省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边防省军区负责边防守卫。
预备役部队、专武干部和负责边防守备的预备役士官和士兵,统一着07式军服,佩戴制式饰物。其它预备役部队人员和民兵统一着07式夏季、冬季作战服,不得穿着春秋服、夏服、冬服。
(一)省军区
司令员(预备役少将)1人,兼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省委常委
人大代表
政治委员(预备役少将)1人,政协委员
副司令员(预备役准将)1人
副政治委员(预备役少将)1人
司令部:参谋长(预备役大校)1人,副参谋长(预备役上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中校)1人
政治部:主任(预备役大校)1人,副主任(预备役上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中校)1人
后勤部:部长(预备役大校)1人,副部长(预备役上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中校)1人
装备部:部长(预备役大校)1人,副部长(预备役上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中校)1人
(二)预备役师
1、机关
师长(预备役大校)1人
政治委员(预备役大校)1人
副司令员(预备役上校)1人
副政治委员(预备役上校)1人
司令部:参谋长(预备役中校)1人,副参谋长(预备役少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大尉)1人
政治部:主任(预备役中校)1人,副主任(预备役少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大尉)1人
后勤部:部长(预备役中校)1人,副部长(预备役少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大尉)1人
2、预备役团
团长(预备役中校)1人
政治委员(预备役中校)1人
副团长(预备役少校)1人
副政治委员(预备役少校)1人
司令部:参谋长(预备役大尉)1人,副参谋长(预备役上尉)1人,协理员(预备役中尉)1人
政治部:主任(预备役大尉)1人,副主任(预备役上尉)1人,协理员(预备役中尉)1人
后勤部:部长(预备役大尉)1人,副部长(预备役上尉)1人,协理员(预备役中尉)1人
3、预备役营
营长(预备役大尉)1人
政治教导员(预备役大尉)1人
副营长(预备役大尉上尉)1人
副政治教导员(预备役大尉上尉)1人
协理员(预备役大尉中尉)1人
4、预备役连队
连长(预备役中尉)1人
政治指导员(预备役中尉)1人
副连长(预备役少尉)1人
副政治指导员(预备役少尉)1人
排长(预备役准尉)
(三)军分区
军分区由预备役组成,受省军区和州委、州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是州委的军事部、州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
司令员(预备役大校)1人,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委常委、人大代表
政治委员(预备役大校)1人,政协委员
副司令员(预备役上校)1人
副政治委员(预备役上校)1人
司令部:参谋长(预备役中校)1人,副参谋长(预备役少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大尉)1人
政治部:主任(预备役中校)1人,副主任(预备役少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大尉)1人
后勤部:部长(预备役中校)1人,副部长(预备役少校)1人,协理员(预备役大尉)1人
(四)县人民武装部
县人武部由预备役组成,受军分区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是县委的军事部、县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人员编成28人。
人武部干部编成:13人
部长(预备役中校)1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人大代表
政治委员(预备役中校)1人,政协委员
副部长(预备役少校)1人
副政治委员(预备役少校)1人
军事科:科长(预备役大尉)1人,参谋2人
政工科:科长(预备役大尉)1人,干事2人
后勤科:科长(预备役大尉)1人,助理2人
人武部职工编成:15人
驾驶员3人
炊事员1人
训练基地3人
网络员1人
保密员1人
民兵仓库装备仓库6人,其中,仓库管理员2人、警卫4人
(五)乡(镇)武装部
部长1人,部长为乡(镇)党委委员,副科级干部
干事1人
五、任务分工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负责抵御外来侵略和国际维和。
(二)武警负责反恐、维稳、处突。
(三)预备役部队负责边防守备、国防动员、兵役和人民武装工作。
六、其它单位编制设置
(一)撤销森林武警,由林业公安替代。
(二)撤销公安边防部队,撤销边防派出所,撤销消防大队部队编制,由公安、海关替代。
(三)保留总政歌、陆军、海军、空军、二炮部队、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舞团。歌舞团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正师级单位,文职干部最高技术等级为正师,演员为士官,授予士官军衔。取消全军其它单位的医院、歌舞团,战时由地方动员。
(四)撤销军队体育团体,解散运动员队伍。
(五)撤销部分可以由地方代培的部队院校。撤销解放军艺术学院、取消人民武装学院和军医大。
(六)整顿志愿兵队伍,突出精和强。
(七)建立地方政府保障部队体制机制,撤销各军兵种军代处,改由省军区全权负责防区内军务联络。撤销所有单位在各地设立的驻地办。
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